黏液炎症性纤维母细胞肉瘤2例临床病理观察

来源 :诊断病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8408272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黏液炎症性纤维母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通过HE和免疫组化染色对2例黏液炎症性纤维母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 2例黏液炎症性纤维母细胞肉瘤,分别发生于左前臂及左肘部。组织学上表现为界限不清的浸润性生长的结节样肿物,呈现显著的黏液背景,伴大量炎细胞浸润。散在分布于炎细胞中的肿瘤细胞为纤维母细胞样细胞,部分为梭形或上皮样,部分为大多角形或奇异形,核仁明显;可见类似于霍奇金淋巴瘤中的RS细胞的双核细胞。免疫组化显示vimentin(+),部分细胞CD68(+);CD3、CD20、CD30、CD31、CD34和SMA均(-)。结论本瘤为较罕见的具有局部侵袭性的交界性肿瘤,应与一些良性及恶性的软组织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相鉴别。
其他文献
为了消除杂散光的影响,建立了定量化杂散光模板。利用Matlab强大的矩阵计算能力和丰富的函数库,在以离散采样方式建立分段解析的折镜光阑的基础上,首先对与直射杂散光相关的光机构件建立空间坐标,然后变换成单位球面坐标并投影到平面极坐标上,采用顶点方式和点阵方式建立了直射杂散光的定量模板。通过快速傅里叶正反变换,提出了以图像与定量模板的卷积来模拟和消除直射杂散光影响的方法。通过边缘提取函数,将地球圆盘与
工业化进入平稳增长阶段后,我国制造业面临着增长停滞趋势。从理论分析来看,制造业的增长停滞趋势是工业化发展过程的必然阶段,是产业发展周期的一般表现。1980-2002年的统计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人体内重要的炎症因子。相关研究证明,TNF-α与苦参碱的抗炎活性密切相关,是苦参碱的抗炎靶标之一。将其作为受体靶标,根据药物拼接原理,以及分子
通过超声波提取玉米须总黄酮,采用D-101大孔树脂进行分离纯化,得到最佳工艺参数:5 g大孔吸附树脂,玉米须总黄酮上样液质量浓度7 mg/mL,体积1 mL,以HCI调节pH=3,体积分数60%乙
采用相位多普勒分析仪(PDA)系统对炉膛再燃区域气固两相流动动力特性进行了测量,得到了在不同主燃区过量空气系数α条件下再燃区气固速度分布的规律。结果表明:随着主燃区过
患者女性,48岁.半年前发现右侧头顶部一肿块,逐渐长大,突出于头皮表面,无不适,临床以脂肪瘤切除送检.病理检查 巨检:带皮灰白、灰褐色不整形组织,3 cm×1.5 cm×1 cm大小,切
烟酸受体G偶联蛋白受体109A(GPR109A)是心血管疾病和脂代谢紊乱等疾病治疗的重要靶点蛋白,但因属于膜蛋白,其晶体结构一直未被解析,给药物设计带来极大挑战.本文基于鼠类PUMA
探讨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PB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13例BPBC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和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随访。结果 13例BPBC均为女性,其中同时性BPBC 4例,异时性BPBC 9例
目的分析散发型淋巴管肌瘤病(S-LAM)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1例经病理证实的S-LAM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MA、vimentin、HMB45、Ki-67、CD34、D2-40、ER和
患者女性,64岁。体检发现盆腔包块1月余,无发热、盗汗、消瘦、腹胀、腹泻、腹痛等。查体:皮肤无潮红、发绀,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肝脾无肿大。妇检:子宫右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