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翻译“信”与“达”

来源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huibul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做到“信”
  尽量直译,一一对应;不能直译,意译辅之
  要准确传达原文意思,就要努力做到直译,能直译的时候绝对不意译,句中的每一个实词、虚词都力求一一对应,逐个落实。这样,一道翻译题的分数可以说能拿到一半了。
  比如2012年高考语文辽宁卷的两道翻译题:
  ① 从弟穆亦有美誉,欲陵折[凯] [页],[凯] [页]陶然弗与之校,于是人士益宗附之。
  ② 后因酒过为有司所纠,帝亮其情,亦未加黜责。
  句①中的重要实词有:从弟(堂弟)、陵折(压倒、折服)、陶然(和悦)、校(计较)、益(更加)、宗附(尊崇依附)。
  句②中的重要实词有:过(过错)、有司(有关官员)、纠(检举)、亮(通“谅”,谅解)、黜(贬斥)。重要虚词是:为(被)。
  再来看参考译文:
  ① 堂弟周穆也有美好的声誉,想压倒周[凯] [页],周[凯] [页]态度和悦,不与他计较,于是人们更加尊崇依附周凯。
  ② 后来周[凯] [页]因为醉酒的过失被官吏检举,皇帝谅解他的情况,也没有对他贬斥责罚。
  很明显,以上参考译文均为直译,重要实词与虚词在翻译时均做到了一一对应。
  从历年的高考试题看,要求翻译的句子一般都能通过直译解决,偶有个别不能直译的词语,就需要意译来辅助。
  比如2012年高考语文天津卷的翻译题:
  而先生独能以一刀圭活之,仆所以心折而信以为不朽之人也。
  参考译文为:而唯独一瓢先生能用少许药物救活我,(这)就是我从内心折服而确实认为他是不朽之人的原因。
  句中的“刀圭”本是古代用来量取药末的器具,这里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借指药物,这个词在翻译时只能意译。
  像“刀圭”这样比较生僻无法直译的词,命题者有时会在文后给出注释,帮助我们理解。但大多数情况下,那些无法直译的词旨在考查同学们平时的积累。比如《张衡传》中的一段文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其中,下车(官员到任)、视事(到职工作)、乞骸骨(告老还乡)等词语不能直译,只能意译。这几个词语在文言文中属于常见的词汇,是高中生必须掌握的。
  追求“达”
  具备词类活用意识和文言句式意识
  在逐个落实实词、虚词之外,要拿到翻译题的另一半分数,就要具备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的意识,做到语句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在文言文中是一种常见现象,也是一个重要考点。
  比如前面提到的2012年高考语文天津卷的翻译题,“而先生独能以一刀圭活之,仆所以心折而信以为不朽之人也”中的“活”字,就是一个使动词,意为“使……活下来”,可翻译为“救活”。
  又比如2012年高考语文湖南卷翻译题的第3句:
  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也,实益我者也。
  这句话比较好理解,翻译时要注意的是“若”和“益”。“若”意为“这样”;而“益”在这里是使动用法,意为“使……获益”,可翻译为“于……有好处”。参考译文:得到这样的人并与他交往,不是损害我,实在是对我有好处。
  词类活用的情况很多,常考的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这几种。针对这几种情况整理一些例句,多看多读多记,一定能强化对词类活用的敏感度。
  文言句式
  近几年的高考语文浙江卷几乎年年都考到文言句式,比如2013年的两道翻译题:
  ① 其岂有劳于求而不得人,密于法而不胜其弊,若今之患哉?
  ② 奚重而不更也?
  参考译文为:
  ① 哪里会有搜求上费力却得不到人才,制度法令上严密却弊端无穷,(导致)像今天这样的忧虑呢?
  ② 为什么如此严重却不改变呢?
  句①考查了介词后置结构“劳于求”“密于法”,句②考查了文言固定句式“奚……也”。
  除了介词后置结构、文言固定句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省略句、被动句也是常见的文言句式,其中,被动句、省略句、文言固定句式是同学们翻译时的难点所在。
  特别是被动句,除了我们知道的通过表被动的文言虚词体现被动含义外,有时候也存在句中没有表被动的词却有被动意味的情况。
  比如2007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的翻译题: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句中“终身不用”虽没有表被动的词,却是一个被动句,翻译时必须体现出来。参考译文: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被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对这样的被动句,如果敏感程度不高,句式意识不强,很容易视而不见。
  涉及文言句式的内容,考查的不仅是翻译的能力,更是文史知识的储备,需要同学们在平时多多积累。
  【文言句式集锦】
  常见被动句式
  ……见……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于……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师说》)
  ……为……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见……于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为……所 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指南录后序》)
  常见省略句式
  省略主语 旦日,客从外来,(邹忌)与坐谈,(邹忌)问之客曰……(《邹忌讽齐王纳谏》)
  省略谓语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省略动词宾语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省略介词宾语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省略介词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鸿门宴》)
  常见文言固定句式
  此之谓…… 这就叫作……
  孰与…… 与……比起来,哪一个更……
  何(以)……为 为什么还要……呢
  如……何(奈……何) 拿……怎么样(办)呢
  独……耶 难道……吗
  独……哉 难道……吗
  何为…… 为什么……
  何……哉 怎么能……呢
  何……之有 有什么……呢
  何其……也 多么……啊
  无乃……乎 恐怕……吧
  得无……乎 该不是……吧
其他文献
距离2014年高考只剩一个多月了。眼下,高三的同学们除了紧张备考外,肯定也在想院今年高考考查的内容会不会有变化钥试卷难度会不会上升或下降钥这也是本刊编辑部最关心的问题
我家房子旁邊有一小块菜园,是奶奶闲着的时候种菜的“秘密基地”。  菜园虽然不大,但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叶片很宽大,一半绿色一半紫色的是芋头。五六十厘米高,叶子小小的,叶子里躲着一个个绿色的小灯笼的是青椒和尖椒。黄绿色的是黄瓜,紫色的是茄子。哇,有好多好多蔬菜啊!  大自然真有趣,只要你认真劳动,它就会给你奖励!  215400 江苏省太仓市实验小学三(4)班  指导老师 杨春柳
期刊
到了寂静的夜晚,泉州人出来散心时,通常会顺道来一碗四果汤。当然,店里不是只有四种食物,柜台那边有石花膏、西瓜、黑珍珠、芋头等二三十种食物,你随便选上四種。选完,老板再配上冰凉的蜂蜜水,这样,一碗四果汤就做好了。在炎热的夏天,吃上一口,那种透心的冰凉甜爽立马渗到你的五脏六腑,沁人心脾。而此时,如果你还有时间的话,就再来几串香喷喷的烤串,慢慢品尝,那真是绝配。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实小六年
期刊
忘记《天生狂野》和《逍遥骑士》里所有的陈腔滥调吧!摄影师Doug Barber为你讲述拍摄亡命飞车党的真实情况。你对拍摄飞车党的兴趣从何而来?我幼时在美国各地不断搬家,后来作
如何接近野生动物?如何拍摄出清晰而精彩的照片?过来听一下我们从实践中总结的技术吧。冬天是拍摄野生动物的好时机。植物凋零,缺乏生机,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就更容易在野生动
【确定文章立意】  这是一道典型的半命题作文题。所谓“滋味”,可以是具体的事物拥有的滋味,也可以是某种情感蕴含的滋味。  选择前一种角度,可以写茶的滋味、酒的滋味、苦瓜的滋味……但不管选择什么滋味,不能就“滋味”说“滋味”,要写出“滋味”背后所蕴含的情感或哲理。  选择后一种角度,可以写母爱的滋味、乡愁的滋味、后悔的滋味、惆怅的滋味、怀念的滋味等,但要深入现实生活,写出生活的甜酸苦辣。  还可以在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  多年以后,当我每次面朝大海时,都会回想起父母带我去看海的那个遥远的夏天,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大海。  1992年的北海,银滩刚刚开放了一年,好像所有人都约好了一起去银滩看海。作为一个内陆小女孩,“海”对我来说是一个张大了嘴的读音,是电视上漫无边际的蓝色,是动画片里海尔兄弟游玩的地方。大家说要去看海的时候,懵懂的兴奋让我一定要穿蓝色的裙子,母亲还给我搭配了蓝色的头花。  说起来,银
期刊
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学会了一门民族乐器,叫阮。之后我开始经常去参加一些表演和比赛。说起来,我的第一次演出可真是难忘。  那一天,爸爸妈妈陪我去参加中阮展演比赛。路上他们不停地鼓励我,嘴里唠叨着:“没关系,别怕,就当去练练手。”虽然我表面装出一副满不在乎、大大咧咧的樣子,但心里却早已没底了。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表演前,越临近上台我越紧张,大脑一片空白。原本练得非常熟练的曲子,我突然怎么也想不起谱子,
期刊
“最近比較烦,比较烦!”我的两颗大门牙还没掉,里面竟然长出了两颗新牙。  妈妈看后,果断地说:“上医院拔牙。”拔牙?!太可怕了。重话故事中小能拔牙哇哇大叫的场景让我心里打战,我好害怕拔牙后会鲜血直流。我坚决地说:“我不去,我不去!”妈妈说:“乳牙不拔的话,新长出来的牙会很难看的……”没办法,在妈妈的鼓励和安慰下,我战战兢兢地来到了医院。  一位穿着白大褂的医生接待了我们,他看了我的牙齿后,用棉签蘸
期刊
当下校园里,男生们似乎越来越不起眼了,不仅成绩常常落后于女生,学生干部中也少有他们的身影。  “去年我们学校搞学生会竞选,男生只有一人进入决赛。而在决赛的演讲答辩阶段,硕果仅存的这名男生也被女生PK下去了。现在的学生会干部,从主席、副主席到部长、副部长,清一色的女生。”山东省德州市第五中学校长杨玉华认为,校园内正遭遇“男孩危机”。除了学业上陷入困境,更让他感到忧虑的是,男生的体质和气质也越来越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