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度失灵的民意调查反映了什么?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yucompu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拜登在多个摇摆州的最终票数优势微乎其微,这一次民调中的“蓝色浪潮”最终并没有在现实中席卷而来。

  围绕着2020年美国大选的各种话题,依然吸引着人们的关注。
  虽然距离当地时间11月3日的美国大选投票日已经过去数日,目前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最终票数领先特朗普,并发表胜选演讲,结果似乎没有太多悬念。但是,从过程来看,拜登在多个摇摆州的最终票数优势微乎其微,整个选举进程也仿佛如同过山车,一度充满起伏。
  颇具戏剧性的除了大选本身,也包括此前美国各大主流媒体和民调机构预测的“拜登大比分获胜”的局面并未出现。恰恰相反,2016年大选的情节在某种程度上重演。人们不禁要问:为何民调再次出现偏差?这场测不准的大选说明了什么?

美国大选的民调参与:2016年之前基本靠谱


  美国的政治生态中,素来就有民调的一席之地。1824年,首次出现了由宾夕法尼亚州一家地方报纸进行的政治性民意调查,不过美国独立的民意调查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成为政治竞选新闻中的常见内容。经过近百年逐步发展,美国民调业已经达到相当庞大的规模,主要参与者包括数以百计的私人公司、学术机构以及美国联邦政府所属的部门与单位,还有一些非营利机构。
  在美国民调业发展的最初30年,新闻媒体直接进行民调的现象比较普遍,但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专业民调公司逐渐发挥其主导作用,如今最知名的民调机构之一——盖洛普公司,就是从那时起开始进入大众视野。近30年来,美国的许多民调公司更是迅速向国际化方向发展,比如盖洛普目前在全世界140多个国家进行经常性的定期访谈,这些海外调查已经成为盖洛普民意测验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发展,美国民调已形成一个体系完善的产业。
  在历史进程中逐渐成为美国民众政治参与不可缺席的民调产业,更不可能放过美国政坛最重量级的事件——总统大选。对于靠公共政治生存的民调机构而言,每四年一次的美国总统大选,是展现其价值的最佳宣推时机。
  从美国大选的历史来看,至少自1976年开始,近10届总统竞选结果与民调预测基本相符,这一趋势持续到2016年希拉里与特朗普的竞争。换句话说,此前经过多年检验,美国的民调对于重大事件的把握,在公众心中都基本可信。

  从美国大选的历史来看,至少自 1976年开始,近10届总统竞选结果与民调预测基本相符,这一趋势持续到2016年希拉里与特朗普的竞争。

  那么为什么2016年地方民调会大失水准呢?按照民调机构的说法,目前普遍被认同的有两大原因:首先,存在大批的投票者,在大选最后一刻才决定自己属意的候选人,而这时民调工作已经收尾了;二是民调选取的各样本群体权重有偏差,特别是忽略了低学历者,比如只有高中或以下文凭的人,而这些人普遍青睐特朗普。
11月6日,人們在美国华盛顿白宫附近集会,要求统计所有选票。美国大选计票工作7日仍在进行,几个关键“摇摆州”因两名总统候选人获得选票数的差距过小, 其选举人票的最终归属仍未确定。

  民调的失准,除了上面几种媒体讨论的理由,还与民调机构的背景有很大关系。像《纽约时报》同锡耶纳学院搞的民调,其结果就倾向民主党;拉斯穆森的民调则被认为偏向共和党。当然,民调机构的党派倾向,并不一定意味着其有意扭曲民调结果。以《纽约时报》与锡耶纳的民调为例,共和党支持者接到该民调打来的电话时,不去回应的倾向非常明显,这就造成民主党人群的声音存在被过度表达的可能。当时《纽约时报》曾回应称,他们已经考虑到这种情况,并根据各地两党成员登记情况对民调数据进行了权重调整,但这也会带来新的问题,很显然并非所有的特朗普支持者都是登记的共和党员,这就使得《纽约时报》与锡耶纳在当时的加权民调进一步偏离真实情况。
  一方面,总统大选为民调机构创造了最好的亮相机会。另一方面,倘若预测不准,也会对名誉起到副作用。2016年大选的预测失误令各机构如履薄冰,过去四年他们纷纷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调研,优化民调模型,声称着重考虑了当时预测失准的主要因素,如受访者教育水平、民调截止时间等。新模型在2018年中期选举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基本预测到参众两院的势力变化。于是在今年大选前,各民调机构又放话表示,今年大选的民调,已经修正了2016年的错误,能够真实反映选民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在几个关键州,有了修正后的采样方法,调查将会更仔细、更频繁。
  可惜的是,这一次民调中的“蓝色浪潮”最终并没有在现实中席卷而来。

为何今年民调还是测不准?


  在大选之前,各家民调数据显示,拜登的支持率一路领先,甚至超过特朗普将近10%。而美国当地时间11月3日开票以后,初期民意调查上的优势,非但没能转化为真正的选战优势,反而特朗普还曾经一度领先。如果不是最终多个摇摆州“翻蓝”,可能这次民调会普遍收到比四年前更加负面的评价。
  必须要指出的是,虽然民调被认为继2016年大选后再度失灵,但二者之间还是存在差异。2016年,综合民调并没有太大问题,意外出现在某些关键州;而今年,综合民调都预测拜登大优势获胜,结果差距并不明显,反而各州最后的实际情况与预测差异不大。
  当然,这前后曲折的过程,背后的成因依然值得分析。换言之,尽管民调机构纷纷表示自己比四年前更专业,为何还会出现这种不靠谱的现状?民调的不靠谱,如今早已不再是一个抽象的议题,反而必须联系美国的实际进行分析讨论。而美国目前无法忽视的一个社会现象,便是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
其他文献
世界杯了。足球再次统治一切了。  话说,足球也真神奇:世界宣称这是团队运动,但最招人爱的,往往是那些个体英雄。比如,守门员、后卫、指挥官与终结者们各有人爱,但最招人爱的,总是那些能千里单骑的人物——实际上,每当谈论起最顶级人物时,世界很少讨论哈维、普拉蒂尼、皮尔洛这些当世最好的传球大师,而多归于贝利、马拉多纳、梅西与罗纳尔多们,津津乐道于他们匪夷所思的个人能力。  尽管,我们说,足球是团队运动,但
近日,“何影重重——何曦摄影作品展”在八号桥艺术空间1908粮仓开幕,现场共展出上海中国画院著名画家何曦的摄影作品六十余幅,这些作品可以看作何曦近年来行走世界各地的游记,包含着他对生活的观察、对摄影的理解、对艺术的感悟。  何曦的这些照片是他多年行走世界各地拍摄的。拍摄“在路上”的照片本身是非常困难的,不困难的方法就是廉价的浪漫主义,巨量的民俗风情,抒发对大自然的情感什么的,我们早已领教过无数这样
技术发展会受到时间限制,而想象力不会。在1969年7月阿波罗11号登月之前大约1800年,科幻先驱们就已经畅想了人类登月的种种可能,其中一些想象的技术甚至真的在后来派上了用场。而登月成功半个多世纪以来,有关月球的科幻小说仍然层出不穷,为人类的太空探索提供无限可能。写到灵魂出窍  很多人以为最早涉及登月的科幻小说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1865年发表的《从地球到月球》,其实早在公元200年左右,来自萨
11月12日,在俄罗斯哈卡斯共和国马伊纳的一个鳟鱼农场,工作人员把鳟鱼装箱。  今年6月以来,已有10余省份在冷链冻品中检出新冠病毒阳性。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冷链进口海产品或为疫情源头。11月24日,天津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张颖表示,海联冷库感染来源确定为北美进口猪头。  此外,在溯源过程中,多个病例将矛头对准冷链及相关环节。有关专家曾表示,在事实证据的累计下,
2020年9月1日,北京大学本科新生到校报到。来自湖南省耒阳市余庆街道同仁村的钟芳蓉,即将在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开始她的大学生活。  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对于小钟来说异常热闹。自7月末湖南省高考成绩发布,围绕她“676分的高分”“湖南省高考文科第四名”“留守女孩报考北大考古系”引发的巨大关注和讨论,一直没有间断。  “考古”这个话题,因为钟芳蓉再次上了热搜。  近年来,从海昏侯墓的发掘、良渚古城遗址申
同为美国在亚太地区最重要伙伴,日韩在此次美国大选中有着不同的担忧与期望。当美联社报道称拜登胜选之际,日韩同样面对一个课题——一方面要与仍在任上、起码在明年1月20日之前仍是美国总统的特朗普维持相应关系,另一方面,要尽快与拜登团队建立联系,并尽可能更多、更快地了解拜登可能施行的内政、外交政策。  同处东亚的他们,还有一个共同之处——在与美国交好的同时,不得不顾忌与中国的关系。而日韩之间的矛盾,目前来
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主会场科学家照片墙。摄影/陈汶鑫  130余场科学家独立演讲;70余场主题峰会、近140位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沃尔夫奖、拉斯克奖等全球顶尖科学奖项得主出席……盛况空前的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汇聚了全球科学界的巅峰人物。这场“全球大脑”的智慧碰撞,再一次生动诠释了“科技,为了人类共同命运”的鲜明主题。  人类的共同命运是和平与发展,这一切依赖于人类具有高度的文明与
11月5日,第二届进博会正式开幕,一年一度买遍全球的“购物狂欢”由此启幕。与此同时,来自世界各地的“网红展品”也在“四叶草”揭开了神秘面纱。  进博会首日,上海交易团“6天 365天”交易服务平台——震坤行工业超市与陶氏公司、施耐德电气在工业智能装备馆(4.1馆)达成1亿美元采购意向订单。最耀眼 | 128克拉的“海洋之心”  本届进博会最耀眼的展品当属重达128克拉的坦桑石“海洋之心”。这颗坦桑
2018年即将结束,中国共享经济看上去可以说是一地鸡毛。从“万物皆可共享”再到今日的退潮,那些曾经风靡一时的产品,很多企业已经销声匿迹。  甚至,还有媒体整理了2018共享经济死亡黑名单,希望能用这些鲜活的前车之鉴,给后来的创业者以启发。共享经济的前世今生提出  1978年,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社会学教授马科斯·费尔逊(Marcus Felson)和伊利诺伊大学社会学教授琼·斯潘思(Joel.Sp
中华文明的实证。  杭州城仍沉浸在庆祝和欢腾中。  从市中心往余杭方向走,祝贺的标语被印成旗帜排在路两行,向所有路人传递捷报——7月6日,阿塞拜疆,随着世界遗产大会主席阿布法斯·加拉耶夫敲下法槌,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中国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入遗”。  而良渚古城申遗成功的背后,还与习近平总书记有着一段故事。  2016年6月13日,著名考古学家宿白、谢辰生、黄景略、张忠培向总书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