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外营养的新途径——经周围静脉插入的中心静脉导管

来源 :国际外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ter1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就经周围静脉插入的中心静脉导管的操作方法、并发症等进行调查比较,证实它是感染性并发症最少的置管方法。

其他文献
介绍日本胃癌分级(日本第十三版1998年)的概况供临床参考。
期刊
Smad4/DPC4基因是新近被鉴定的一个肿瘤抑制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8q21.1。其编码的Smad4/DPC4蛋白是细胞生长TGF-β受体调控途径中的重要传导蛋白。本文重点对该蛋白的功能及作用机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该基因在胰腺癌等肿瘤中的改变进行了综述。
近三年来有关胰腺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不断深入,对其病因、发生和发展有了进一步认识,对今后胰腺癌的诊治提供了有益的线索。本文还对胰腺癌的分期和治疗进展进行了回顾。
评估休克复苏的最佳指标是血乳酸盐值的测定,碱缺乏、胃粘膜pH值以及静脉血碳酸过多都是血乳酸盐值的间接反映,对复苏的评估也有一定的帮助。
主动脉瘤的形成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过程。遗传学上结构基因的改变,蛋白酶含量和活性的升高,炎症细胞的浸润,平滑肌细胞凋亡,均可导致主动脉壁结构不良而引起动脉瘤。
为提高胰腺癌的切除率,应争取在上皮内癌阶段即肿瘤形成前期作出诊断。用B超和CT扫描难以诊断出上皮内癌,将胰管扩张和胰腺小囊肿的病人设定为胰腺癌高危人群,近期开发出各种先进的内镜、超声、磁共振的高选择性影像学检查新技术,并开展了分子生物学分析和胰液细胞学检查,使胰腺原位癌的诊断成为现实。
肠外瘘曾一度是外科的“灾难”,其治疗规律亦早已定式,近年来营养支持的发展,更进一步完善了其治疗模式。本综述复习了肠外瘘近期治疗新进展。
内镜时代的胆总管结石处理增加了很多新内容,但在众多的传统处理方法中仍有不少依然具有重要的作用,需要正确评估,不能一概否定。
重症下肢缺血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局部表现,动脉重建可挽救肢体。自体大隐静脉为首选移植物,尽量应用自体静脉。旁路术失败争取再次血管重建。糖尿病、严重感染和坏疽是移植物通畅者截肢的主要危险因素。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调控血管生长作用强、特异性高,在正常组织和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差异显著;VEGF特异性受体也绝大部分只在内皮细胞表达。因此,VEGF及其受体就成为肿瘤治疗的理想靶点。通过抑制VEGF的释放、中和刚释放出的VEGF以及阻断VEGF与其受体的结合等途径,可以抑制肿瘤血管形成,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