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比加群酯应用于不同肌酐清除率高龄非瓣膜性心房纤颤患者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qh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达比加群酯应用于不同肌酐清除率高龄老年非瓣膜性心房纤颤(NVAF)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纳入36例高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根据肾功能分为2组,肾功能不全代偿期组[肌酐清除率(CCr)(51~70)ml/min组,n=19]及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肌酐清除率(31~50)ml/min组,n=17],分别给予达比加群酯110 mg 2/日及110 mg 1/日口服,检测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凝血指标及肝肾功能等变化,同时观察患者治疗6个月时心脑血管事件及药物不良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达比加群酯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均逐渐延长,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凝治疗3个月及6个月时PT、APTT、TT时间与治疗1个月时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CCr、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和D-二聚体水平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功能指标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两组患者观察6个月时均未出现心脑血管事件及出血事件。结论高龄患者根据肾功能情况给予不同剂量的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可能会更好的平衡栓塞与出血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使用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和加大他汀剂量治疗他汀降脂治疗不能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入选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于辽宁省朝阳市第二医院心内科就诊的2型
2015年3月16日上午举行了的山东省青少年体育工作会议,会议上强调:进一步规范全省大中小学生联赛的管理,联赛必须遵循层层选拔的原则并从今年起暂停大学生篮球、排球联赛,将
文章针对目前经济学数学化过分倾向,从经济学研究的领域及主要方法出发,阐述了数学在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了经济数学化的误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基于文献分析,本文针对覆冰的形成与分类作了简要的介绍,例举了近期我国发生的重大覆冰事故,从覆冰使输电线路机械特性和电气特性受损的角度进行了危害分析。结合我国覆冰事
在新的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实施者,教师对课改精神领悟深浅与否,课程内容传达是否生动有趣,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实施的效果。而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
本文以地质灾害概念为基点 ,把地质灾害承灾体易损性理论与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 ,提出并论证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地质灾害承灾体易损性概念和评价指标。
本文介绍了离子交换树脂在填充床电渗析器中的脱盐及电再生机理,实验研究了一价离子及二价离子在设备内的操作参数。一价离子与二价离子相比,树脂使用周期长,操作范围宽。对于一
快速鲨鱼体表覆盖着一层独特的盾鳞,盾鳞表面具有肋条结构(沟槽结构)。这种盾鳞肋条结构能够优化鲨鱼体表流体边界层的流体结构,从而能有效减小水体阻力,降低能量依赖度,获得
各种仪器设备采集了大量的城市道路交通实时信息数据,但目前所能利用的信息仍较为稀少.研究如何利用这些丰富的信息数据资源极具意义,也十分必要.本文基于对北京市快速干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