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语文课堂中渗透五邑侨乡传统文化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oxin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大环境下,在科学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下,充分挖掘地方优秀文化资源,并灵活运用于语文教学中已成为发展趋势。江门五邑地区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与时代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侨乡精神和侨乡文化。作为语文教师,理应肩负起传承五邑侨乡传统文化的使命。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五邑侨乡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促进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完善传统文化教育。
  一、把五邑侨乡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课堂,让课程内容更加“接地气”
  五邑侨乡文化历史底蘊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有着大量的自然风景、人文景观、文学艺术、风情民俗、杰出人物等资源。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要充分挖掘五邑侨乡传统文化的内涵,将其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具体来说,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把教材和五邑侨乡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如学习必修1中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时,印发拓展资料——《梁启超,中国近代史上最成功的爹: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从而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本地名人梁启超,明白良好的家风对一个人的成才是多么重要;学习必修2中的《荷塘月色》一文时,组织学生观看茶庵寺的荷花,并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仿写训练,从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学习必修4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时,和同学分享自己在叱石观音寺山上看到的一首同名题词,让学生明白只要是有感而发,即使是同题也可以写出不同的内容和风采。
  在语文课堂渗透五邑侨乡传统文化,拉近了教材中看似与我们的生活毫不相干的人、事、物,让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接轨,从而让书本知识充满烟火味,让语文课堂更加“接地气”。
  二、把五邑侨乡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课堂,可以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在高中语文课堂渗透五邑侨乡传统文化,要想达到预期效果,在教学中必须灵活运用讲授法、讨论法、替换比较法、问题探究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学案预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如学习必修3中的《林黛玉进贾府》,笔者采用情景教学法,带领学生参观外海名人陈少白的故居,实地了解过去大家族的府邸建筑文化,在比较和想象中直观地理解大家族的奢华。学习必修5中的《滕王阁序》时,引进五邑的文化景点——小鸟天堂,通过讲授讨论让学生明白:很多景点是因文成名的道理,特别是人文景观。学习必修3中的《祝福》和必修5中的《边城》时,组织引导学生们通过走访了解外海本地的一些风俗,然后用演讲、分享会、展览等形式,介绍外海自梳女、夏至、中秋及过年等习俗,在感受鲁镇祝福氛围和湘西淳朴的民风民俗时,适时引导学生了解挖掘五邑民俗,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
  通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学生对身边熟悉的人和事都特别感兴趣,喜欢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语文教师要把语文课上“活”,应多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充分挖掘五邑侨乡传统文化资源,敢于从课堂走出去,敢于创新语文课堂的教学方式。
  三、把五邑侨乡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课堂,能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五邑侨乡传统文化不仅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素材,也是语文课堂实现育人功能的重要资源。五邑侨乡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教材的高切合度,为落实语文教学目标、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提供了可行性。如学习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中王维的诗《积雨辋川庄作》时,为了让学生了解王维诗作中的禅意,我们可以联系茶庵寺六祖道场、陈白沙心学等内容,把抽象的概念逐渐具体化,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笔者尝试运用粤语教古诗词,因为粤语本身保留有不少古音,读起古诗韵味十足,抑扬顿挫,学生用普通话读不出来的感情,因用了他们熟悉的方言——粤语,反而表现得很自然贴切,从而落实诗词教学中把握情感的目标。如讲杜甫的《登岳阳楼》,当学生用粤语朗读时,粤语独特的音调与读音,让该诗的节奏鲜明起来,“坼”和“浮”两字把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形象逼真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无一字”“涕泗流”却把漂泊中的孤单、沧桑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学生读着读着就自然明白:作者写此诗不是为了表达登岳阳楼的喜悦之情,而是为了表达兵荒马乱的动荡里自己一事无成,昔日抱负成泡影的沉郁之情!
  可以说高中语文课堂充分利用五邑侨乡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更深刻的了解五邑侨乡传统文化;有利于落实语文教学目标,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把五邑侨乡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课堂,对传承侨乡传统文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五邑侨乡传统文化随着历史的变迁、时代的发展已深深地融入五邑侨乡同胞的人格品质中,它的核心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传承五邑侨乡传统文化,通过教育让其扎根在学子心中,使其肩负起传承五邑侨乡传统文化的使命。此外,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如学习必修2中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学生在感受蔡元培校长的人格魅力的同时,引导学生了解江门本地的大学校长: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陈垣。他1910年毕业于光华医学院。自幼好学,无师承,靠自学闯出一条广深的治学途径。在宗教史﹑元史﹑考据学﹑校勘学等方面成绩卓著,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推崇。他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陈垣从教70多年,任过46年大学校长,对广大青年学者热心传授,影响深远,造就了众多的人才。让学生在了解前辈的优良品质中感受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学习必修5中的《中国建筑的特征》时,组织学生观看开平碉楼的纪录片,阅读有关文章。从而了解开平碉楼是五邑海外华侨将西方建筑文化与五邑地区乡土建筑文化结合起来的艺术产物。进而让学生在影片和文字中感受五邑侨胞的劳动智慧和创新精神,在自豪中自觉传承五邑传统文化。
  不管是五邑杰出人物,还是五邑名胜风情,都是五邑侨乡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灵魂,蕴含优秀的文化内涵,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本土教材。通过五邑侨乡传统文化和典范事迹在语文课堂中的渗透,有利于拓展学生的道德范畴,激发他们的自豪感,从而使他们爱校爱乡爱国。
  笔者近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把五邑侨乡传统文化资源运用到高中语文课堂是可行的,既能兼顾教学难点重点,又能突出地方文化的特点,也能达到预期的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通联:广东江门市外海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内镜治疗在大肠息肉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1年8月间于我院就诊的275例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75例大肠息肉患者中,男性患者163例,女性患者112例,年龄为8-71岁,平均年龄为43.7岁。为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针对性的手术方法,将275例患者分为电切除组,圈套切除组和微波组三组。结果:三组患者单发息肉、多发息肉、无
目的:寻找血清甘油三酯(TG)失控的原因,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方法:分别对质控血清、仪器、试剂等因素进行分析,查找TG失控原因。结果:试剂因素引起TG失控。结论采用少量多
目的:探讨两种胸腔穿刺抽液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效价比,为胸腔穿刺治疗胸腔积液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将结核性胸膜炎伴胸腔积液患者(积液量为少到大量)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
议论文写作初始阶段,学生在掌握好了写作基本知识后,如何给搭建好的框架填充适合的材料,成了最让学生头疼的问题。观点拟定了,结构构建好了,拿什么来证明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种总是感觉“无米”的体验,让人捉襟见肘,心生尴尬。学生已有的几个材料成了“万能”素材,生搬硬套,拆东墙补西墙,有时还闹出一些笑话,初涉议论文写作满满的新鲜感和信心也随之消耗殆尽。笔者认为,对于议论文的写作指导,老师在引导学生掌
【摘要】目的:观察中国针灸在海外应用前景,分析针灸治疗爱尔兰人常见多发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依靠糖皮质激素喷鼻剂缓解症状患者分为激素治疗组和针灸对照组进行比较,两组为同一病人。针灸对照组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为肺气虚寒型,脾肺两虚型,肺肾两虚型三型。温和灸肺俞 脾俞 肾俞。针刺取靳式鼻三针为主,配合取合谷列缺 足三里 三阴交 太渊丰隆复溜 太溪穴进行治疗。针灸每周2次,8次为一疗
一、层次诵读成习惯,后天语感自生成  1.粗读全文,印象文言。学生的第一次阅读主要是获得对文章的整体感,一定不要急于去看文下的注释,更不要对着有关翻译书逐字逐句地读,而应该是全凭自己的语文功底硬看下去,不会念的字、不懂的字词暂且放过,或者可以根据前后语境体会出来。通过粗读一遍,对文章有个模糊轮廓,知道了大致情节,这就可以了。  2.细读赏鉴,查阅资料。首要解决的是正音问题,生疏字可以通过查字典明确
【摘要】研究目的: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混合感染,本研究主要研究可比特与干扰素联合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均为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200例,随机分为4组,综合组-采用综合治疗,加可比特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可比特泵吸,加干扰素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干扰素治疗,联合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可比特和干扰素治疗,肌肉注射,1ug/kg.d,最大剂量10ug/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