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诗》《骚》之中,取象设比,前人论之已详。相对而言,有关诸子文章设比饰辞的研究,则显得较为薄弱。其实,诸子用比不仅量大,而且类丰,它与《诗》《骚》一道,于异地唱和,前后呼应之标,把比喻的运用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期。有鉴于此,本文拟就诸子用比的共性特征及其发展略加申说。 一、诸子用比的共性特征 诸子之间,思想上互有差异,所处时代亦或先或后,但在用比上却有着不谋而合的相同之处。这种相同之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诸子用比的共性特征。 有关诸子用比的共性特征,择要而言则有以下两点。 其一:详陈喻体 剖解比喻,可得本、喻二体。着眼于喻体,可以看到:诸子之文,设比之时,往往详陈喻体。此种设喻之方,宋人陈曾称之为“详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