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果农洒余晖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7703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上高县乡村果园的小道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位年逾古稀骑着自行车的老人。他头戴草帽,身背水壶,串农户,跑果园,足迹遍布全县14个乡镇的40多个果园场,以及周边7个县、市的15个果园场,义务为果农服务。他,就是原宜春农校园艺专业教师、上高县优秀共产党员、宜春市优秀老科技工作者刘智勇。
  有请必到与“不到”
  2001年5月,上高县南港乡田壁果园场1000多亩梨树出现严重虫害。眼看到手的收成就要打水漂,果农束手无策,心急如焚。果农想请已退休的刘智勇“出诊”,又担心他不一定会来。刘智勇得知情况后,二话没说立即赶到果园。他及时指导果农配药,亲自参与灭虫,很快遏制了虫情发展。
  高安市灰埠镇潘家自然村果农潘国然,种有早熟梨20亩,多年来苦于缺乏技术,产量一直上不去,质量提不高。刘智勇得知后,自荐当上了潘国然的技术指导。在刘智勇的指导下,潘国然每年的梨园收入达8万多元。在潘国然带动下,只有90户的潘家村自发建起梨园700亩,刘智勇成了这个小村的常客。在他的精心指导下,全村梨园平均每亩产值稳定在3000~5000元。潘家村一举成为高安市发展梨园的样板。
  刘智勇不论果园面积大小,路途远近,天气好坏,果农有请必到。近处他骑自行车,远处他自买车票坐班车去。秋收时果农出于对他的感激,送上一些自产果品,他都一一谢绝。凡是请他吃饭,他一概不到。他在敖山镇接官村水库果园场技术服务10年中,果园场多次请他吃饭都未请到。有一次,他实在推辞不了,只在食堂吃了餐只有一个空心菜的便饭。他应邀去宜丰县戴家村桃园作技术指导,每次都是自掏钱先到石市饭店吃饭,然后再到果园。当桃子成熟时,场里送他10多斤桃子,在推辞不了的情况下,他以每斤1.8元的价格付了款。刘智勇这种因事有请必到,因吃有请不到的作风,深得广大果农敬重,请他作技术指导的果农越来越多。几年来,他共接受果农电话咨询400余人次,要求他到现场“急诊”的次数他自己也记不清了。
  有问必答与“不答”
  2005年的一天,宜丰县良岗村一姓漆的果农找到刘智勇,说家里的20多亩柰李几年来不仅产量低,而且品质差,一直找不出原因,希望他能予以指导。刘智勇到现场观察后,指出产量低的原因是修剪不当。这位果农不理解,刘智勇就从柰李的生长习性入手,详尽地作了解答,并现场做修剪技术示范,手把手进行指导;同时他还对柰李的病虫害防治、施肥管理等作了讲解。果农按照刘智勇的指导,加强了对果园的管理,改变了果园低产劣质的面貌。
  几年来,刘智勇在各地果园现场讲课70余场次,听课人数达上千人次。同时他还以一问一答的形式编写果园栽培实用技术资料,解答果农提出的各种技术难题。自2006年起,高安市果业合作社每年均要请他去义务讲课,参加听课的不仅有高安市果业合作社成员,还有樟树、丰城、上高等县市果农。
  刘智勇热心为果农义务服务,也曾受到一些人的猜疑和非议。有人说他在外面挣大钱,发了财,他只是听之任之,不予解释。也有人说他傻,问他:你这样长年义务服务,不仅没有报酬,而且要倒贴车费、电话费,究竟图什么?他也总是付之一笑,不予解答,让说闲话的人自己去理解。
  刘智勇认为,自己身体还好,不能让40多年的园艺技术荒废,作为一名退休科技人员应当老有所为,服务“三农”。他常说:“教学生是教,教果农也是教;学校是课堂,果园也是课堂,虽说辛苦点,但结出的果是香甜的。”
其他文献
李小玲,重庆广播电视集团广播电视剧制作中心高级化妆师,从事化妆工作29年,先后担任了电视剧百余部集的化妆设计工作,其中电视剧(滩头)荣获全国优秀电视剧飞天三等奖,(山城棒棒军)荣获新时期中国优秀作品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重庆五个一工程奖,(新华方面军)荣获全国电视剧飞天三等奖,(邓小平在重庆)荣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移民金大花)荣获中国金鹰奖。29年来,我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和学习,在自己的工作领域
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数形结合思想是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思想,借助于对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可以将原本抽象的数学内容变得更加形象,使理论化的数学知识的逻辑更强、条理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