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株NDV贵州分离株(GN、ND99)与2g疫苗毒株(Ⅰ系和Ⅱ系)经检测为生物异质性毒株。利用蚀斑克隆技术对以上4株毒株进行蚀斑纯化,结果得到11株克隆毒株。其中,10株克隆毒株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形成圆形、透明无色蚀斑,1株形成圆形、透明、红色蚀斑。经RT—PCR检测,11株克隆毒株中6株为弱毒,形成蚀斑的大小在0.4-0.8mm之间;5株为强毒,形成蚀斑的大小在1.0~2.0mm之间。结果表明:所形成蚀斑的大小与病毒毒力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