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培育壮大新型消费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运行產生了巨大冲击。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要把复工复产与扩大内需结合起来,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使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得到回补。这为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突破口指明了方向。为此,应坚持系统思维,全面辩证看待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加快培育壮大新型消费,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奋力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强支撑。
  培育新型消费是顺应发展趋势的选择
  新冠肺炎疫情给传统消费带来了强烈冲击,与此同时,新型消费在疫情期间不断发展壮大,并显示出了其强劲潜能。疫情使人们更加注重卫生和安全,更加注重环保和绿色消费,大量增加体育和大健康等方面的消费。企业纷纷创新产品销售服务模式,开启直播购物、“非接触式”购物等消费新模式,支撑了新型消费的内容和形式。餐饮、超市、蔬菜类企业通过“线上下单、线下自提”,实现全程无接触购物;景区、博物馆和展览馆推出实景直播、VR旅游等线上“云旅游”模式……新型消费崭露头角,有效激发了消费潜力、激活了消费市场,为消费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新型消费蕴含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生机。从社会发展看,新型消费是大数据、云计算、5G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驱动的结果,代表了高质量消费的前沿趋势。绿色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的新型消费,不仅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信息数字技术提出更高要求,推动其从供给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并不断在需求侧催生和培育新型消费,在供需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从形成条件看,新型消费源于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源于全球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新型消费在线、智能、绿色的鲜明特征,指向数字经济的制高点,蕴含并代表了高质量发展的新生机,展示了在供需两端提质升级日益增长的新动能。
  新型消费有利于推动消费与生产形成闭环。终端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现阶段国民经济循环的堵点。从需求侧看,消费受到持续影响,服务性消费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出现收缩。从社会生产和经济循环角度看,消费不足影响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疫情对居民收入和社会心理的冲击,导致消费需求回升力度不足、节奏过慢,制约复工达产和扩大投资,又使得用工需求下降,进而向收入分配领域传导,制约消费潜力回升。因此,必须大力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推动终端消费与生产供给形成良性闭环,激发市场需求有效回升,稳住企业投资、生产,夯实稳就业、保就业基本盘。
  培育壮大新型消费需从供给端发力
  新业态新模式特别是信息消费实现高速增长,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新型消费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江苏要抢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突破的战略机遇,坚持从供给端发力,着力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激发、释放消费潜能。
  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新型消费之“新”,既有获客渠道的线上化和用户服务的智能化,也有消费的多元化和场景化,起关键支撑作用的正是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须加快“新基建”打通未来投资供给与新型消费需求的通道,以数字基础设施赋能消费市场变革,以产业升级推动消费升级。加速推进5G网络建设,在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慧城市等领域开展规模商用。加快农村地区接入网扩容改造,因地制宜打造“互联网+”乡村综合服务网络,推动“互联网+”在农村普及。围绕产品创新能力构筑新型消费生态,头部科技企业可利用“平台化”带动更多中小微企业实现产品体系和运营体系的数字化转型。
  支持线上线下新消费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电商在农副产品推销方面非常重要。各地领导化身“主播”为地方产品代言,对传统电商和实体企业转型的引领作用十分明显。应完善“互联网+”消费生态,鼓励建设“智慧街区”“智慧商圈”,促进线上线下互动、商旅文体协同。推动龙头企业建设互动式、场景式信息消费体验中心,促进新型消费发展供需资源线上线下互动对接。支持传统商贸流通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线上线下融合能力。建设一批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型消费体验馆,丰富线上消费场景和内容,精准匹配消费新需求,发展无接触式消费、无人商超等新业态,通过直播电子商务、社交营销开启“云逛街”等新模式,繁荣居家“宅消费”。
  着力提升产品和服务消费体验。发展新型消费的关键在于提升产品和服务的体验与品质。良好消费体验和过硬产品口碑的打造,是新型消费推动传统商贸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可依托南京、苏锡常、徐州等推进成熟商圈提档升级,培育发展若干区域消费中心。发挥步行街带动城市消费的溢出效应,培育一批省级高品位步行街。鼓励基础条件好、消费潜力大的城市,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新型消费商圈。探索总部办理许可、门店登记备案连锁经营制度,推进食品药品、音像制品等品牌连锁便利店发展。同时,应注意保持新型消费和传统消费、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之间的动态平衡和融合发展。聚焦线上业态、线上服务、线上管理,加强技能培训,提升新型消费供给服务能力和水平。
  主动作为激活新型消费需求端
  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省委书记娄勤俭强调,要抓紧研究出台市场化的政策举措,把疫情中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大力释放出来。自2013年对江苏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开始,消费已连续七年成为江苏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是化危为机释放新动能的关键举措,要突出需求端引导,充分激活城乡居民的消费潜能,不断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丰富新型服务消费激发消费潜能。疫情促进新型消费大幅增长,说明只要抓住契机,创造适合条件,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就会被激活。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须加强智慧教育、智慧健康养老、智慧交通、智能家居等领域新型服务消费引导培育,满足群众需求。建设智慧文旅平台,开设线上“文旅超市”,支持文博场馆、旅游景区推出“云服务”。推动移动智能终端、医疗机器人等智能化产品提质和推广应用。
  稳定居民收入预期增强消费能力。进一步推动复工达产,稳定扩大就业,稳定工资收入,健全社会保障,增强消费能力。支持返乡入乡创业,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的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稳定资本市场财产性收入预期,完善分红激励制度。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促进重点群体增收,挖掘刚性消费潜力。
  优化商业网点布局提升消费便利。新业态成为消费市场增长的重要推力,强化了居民线上购物的理念。应充分发挥电商平台在促进商贸流动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城市末端和乡村物流网点建设,促进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持续实施“互联网+”帮扶助农行动,鼓励发展直采直供、冷链配送、社区拼购等农产品电商新业态。推进社区电商发展,开展数字商务进社区试点。
  强化市场秩序监管夯实消费保障。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重点监管为补充、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加强线上线下销售行为监测,全链条查处侵权假冒等违法行为。完善消费后评价制度,优化线上消费环境。强化商务诚信平台应用,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完善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隐私保护与信用修复机制。加强质量诚信建设,完善质量信用评价机制。加强行政执法体系和消费者维权信息化建设,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维权服务体系。
  (作者单位: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责任编辑:陈学科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影响激素替代治疗冻融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结局的因素,尤其是确定移植日的激素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在本中心接受激素替代周期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尤其是纸质媒体在新媒体的不断冲击下,其所占据的市场份额被蚕食,甚至很多报纸都遭遇了停刊的危机。本文阐述了互联网条件下新闻的发展,分析了
WTO贸易政策评审机制在增强各成员方贸易政策的透明度,改善国际贸易环境,减少贸易纠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一机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包括成员方数量增加对评审周期的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在新时代改革发展的重要关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作为时代先锋,年轻干部要勇于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不断修炼自我,主动担当作为,强化四种意识。  强化“政从正来”的政治意识。青年干部要强化政治建设。政治忠诚要纯。年轻干部不管在任何岗位、任何层级、任何时候,都必须将对党忠诚落实到一言一行、体现在一点一滴、贯穿于一生一世,确保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听党话、跟党走。政治能力要硬。年轻干部必须把提高政
有一首老歌叫《夜上海》,有一种浪漫叫夜游西湖,有一道风景叫秦淮两岸夜色……都市人白天忙于工作,文化娱乐往往只能选择在夜晚进行。夜间经济发达的城市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年轻人多。白天辛苦的工作需要夜晚的放松来拯救,所以年轻人越多的地方,“夜”往往越突出。  2019年7月底,《阿里巴巴“夜经济”报告》数据显示,“夜经济”正在成为提升城市活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一个新引擎。其中,网红打卡点又成为夜间经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实施专科门诊护理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方法随机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诊治的14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实施专科门诊护理的观察组患者(n=70)及实施常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