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疫情世界范围内大流行的严峻局面,全社会接种疫苗构建完整的免疫屏障已经成为抗击疫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截至2021年11月初,全国各地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3亿剂次。近来全国多地已经陆续开始为3~11岁的儿童接种新冠疫苗。变应性鼻炎(AR)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病变,需要鼻喷或口服抗过敏药(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等)进行对症治疗,和/或进行变应原特异
【机 构】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变态反应中心
【基金项目】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8172500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疫情世界范围内大流行的严峻局面,全社会接种疫苗构建完整的免疫屏障已经成为抗击疫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截至2021年11月初,全国各地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3亿剂次。近来全国多地已经陆续开始为3~11岁的儿童接种新冠疫苗。变应性鼻炎(AR)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病变,需要鼻喷或口服抗过敏药(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等)进行对症治疗,和/或进行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IT)建立免疫耐受。为了顺利推进和实施新冠病毒疫苗在AR儿童的接种工作,东方过敏联盟牵头组织了国内知名的耳鼻咽喉科、变态反应科和儿科专家,在系统复习国内外文献证据的基础上,结合专家的临床经验制订了本共识,旨在指导儿童AR患者,特别是接受AIT的患者,进行安全有效的新冠疫苗接种,构建群体免疫的屏障。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蝶腭神经节针刺次数对持续性变应性鼻炎(AR)疗效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持续性变应性鼻炎针刺患者,22例针刺满6次设为观察组,19例针刺不足6次设为对照组,记录2组治疗前、治疗后(末次针刺1周)、6个月后鼻部症状及体征总分,鼻痒、鼻塞、打喷嚏、流清涕、眼痒、流泪的视觉模拟量表 (VAS)评分,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RQLQ)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68.2%)优于对照组(52.7%)(
日常生活中,有些同学总是被"过敏"困扰着:吃过鱼、虾等海鲜食物后,便会发生腹痛、腹泻、呕吐或是皮肤瘙痒;嗅到花粉、吸入灰尘便会不停地打喷嚏,引发鼻炎或哮喘……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一起了解"过敏"到底是咋回事。
通过探讨精油在呼吸道疾病方面的作用功效,对精油在呼吸道疾病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中药传统配伍为参考,针对精油在呼吸道炎症方面的应用进展和研究现状,提出将精油的易挥发性与呼吸道疾病治疗药物的主升发功效相结合,探究调配精油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整体功效的影响。
局部变应性鼻炎(local allergic rhinitis,LAR)是有别于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鼻黏膜局部变态反应性疾病。虽然LAR流行率总体呈高发趋势,但目前对其研究和认识尚处于起步阶段。LAR动物模型是深化LAR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学及免疫学研究的必要手段。由于LAR与AR的发病机制既相似又各具特点,且AR动物建模方法相对较为成熟,故本文在与AR动物建模的
目的对儿童变应性鼻炎舌下脱敏治疗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2020年1月~2020年12月,挑选62例儿童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组,研究组31例,舌下脱敏治疗,对照组31例,常规治疗,比较两组IL-4、IL-10、IL-12、VCAM-l,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P<0.05),IL-4、IL-12、VCAM-l降低(P<0.05),IL-10升高(P<0.05)。结论
目的:研究鼻腔冲洗在变应性鼻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3月-2019年1月收治变应性鼻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鼻腔冲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鼻痒、鼻塞、流涕及喷嚏等症状评分(VA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问卷(RQLQ
目的 IL-17是Thl7细胞产生的炎性细胞因子,在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血清中明显增多,且可能参与了变应性鼻炎的发生发展过程,分析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中IL-17表达水平变化情况,探讨IL-17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变应性鼻炎患者40例为实验组及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IL-17的表达水平。结果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 IL-17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临床采取合理的措施对ASO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对于降低该病病死率、截肢率及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十分重要。该研究主要分析ASO的外科治疗方案进展情况。
目的观察孙氏腹针联合大黄蛰虫丸治疗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9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9例)。两组均予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注射的基础治疗,并嘱糖尿病饮食、适当运动的健康指导。对照组予口服西洛他唑治疗,治疗组予孙氏腹针联合口服大黄蛰虫丸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
目的研究脑脉利颗粒对大鼠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加隐动脉内膜损伤的方法建立大鼠ASO模型,通过检测大鼠下肢动脉血流情况、下肢动脉狭窄情况以及血清中TG、TC、LDL、HDL、TNF-α等指标,评价脑脉利颗粒改善大鼠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作用。结果脑脉利颗粒组可以恢复ASO大鼠下肢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P <0.01),改善血管狭窄,降低血清中TG、TC、LDL、T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