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学校体育室内课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对学生体育基础知识认知的发展、体育观念的更新、体育技能的提高以及思维品质的改善,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可引起体育教学从观念到形式的变革,从而推动素质教育。
关键词:多媒体 直观 完整 效率 兴趣 体育教学
前言
21世纪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科学化、多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体育教学既有在室内进行的体育知识性教学课,又有在运动场进行的以身体运动为主的教学课,也有室内与运动场结合进行教学的课,传统观念认为,体育课主要是让学生锻炼身体,学习运动的技能技巧,和多媒体教学没有多大关系,这正是他们忽略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传授学生必要的运动常识和理论的原因。以往这部分内容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板书来完成的,但是这种方式缺乏直观性,不能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在这种特殊的条件下,应用于体育课堂教学的CAI主要是在计算机上播放课件。体育课教学的大部分内容需要在身体运动的过程中来进行学习,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需要在身体运动之中去认识、理解、掌握、运用,其课堂大都是较为宽广的运动场。如果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辅助教学,效果会怎么样呢?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教师的示范动作及难点预先录制好,上课时,边播放分解动作、边讲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整套动作有更直观、更完整的了解,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一、提供直观、完整的感受
多媒体电脑教学最大的优点就是能给学生提供直观的感受,通过画面、图片、声音等综合性多媒体技术,带给学生生动的、真实的形象,并引导学生发展思维,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质量。以往的板书、口授形式则达不到这样的效果。例如:向学生们介绍前滚翻的技术动作时,如果用传统的示范、讲解方式来进行教学,效果是不理想的。因为在上课时,教师将完整的动作示范出来以后再进行讲解、分析,所讲的一切都较为抽象,在视觉上不能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学生不易理解,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很难完全掌握。然而,如果在上课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前滚翻的整个技术动作借助教学软件,通过屏幕展示预先录制好的示范动作、图形分解以及将蹲撑——两手撑垫屈臂——低头——两脚蹬地——提臀收腹——重心前移团身滚动——枕骨、肩、臀部依次触垫——抱小腿团身成蹲撑的文字解释出示在相应动作的旁边,结合课堂上的需要使画面重复播放、讲解,加上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这样,学生的大脑中形成清晰完整的技术动作,练习起来便会更有劲、更主动,对动作要领便能直观理解,掌握技术动作也就更快。又如:排球教材中的正面双手垫球,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对击球动作中的“蹬地、抬臂、跟重心”的理解一直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对整个击球动作的重点和上、下肢协调用力,学生很难体会,教师的分析讲解与学生的认识理解总是隔着一层,即使学生能够将教师的讲解一字不差地复述,也未必说明真正理解体会到动作的关键。我经过反复考虑后采用了计算机CAI课件,结合讲解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加深理解。由此共制作了三张动画,第一张是击球动作中的蹬地技术,通过计算机屏幕显示动作的部位和用力的方向,并显示“蹬地”的慢放动态过程,有效地从各角度、各侧面来表现运动的方位、距离、运动轨迹等空间特性,让学生建立起只有运用充分的蹬地才能将球垫出的概念。第二张、第三张是击球动作的难点“抬臂、跟重心”,通过制作软件,适时地用电脑加以调控,进行动作的分解演示,并对错误加以区分比较。这样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判断识别能力,有利于学生正确掌握技术动作。通过屏幕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动作,用暂停、重放、慢放等功能,让学生看清动作过程及技术关键,边放边讨论,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理解“抬臂”不是手臂垂直向上抬,而是手臂跟着上体一起,使身体重心向前上方移动,达到协调的目的。为使学生的认识体会进一步巩固,我提问:“如果去掉蹬地、抬臂、跟重心三个动作的其中之一,会是怎样的结果呢?”同时通过计算机慢慢地将一个一个地动作交换隐去,学生看到了动作极不协调的画面,由此进一步体会到整个击球动作技术中的重难点。这样教学,既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又能帮助学生建立起协调配合的概念。
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大家都知道,在体育教材中有很多腾空、高速、翻转的技术动作。学生很难把这些瞬间完成的动作看清楚,也就很难快速建立一个完整的动作表象;教师放慢速度又影响动作的完整性及效果。这时教师只能反复示范,重复讲解,最终的结果是影响了教学进程,而且,过多的讲解和示范还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误认识。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这一新的教学手段,对于解决上述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实际应用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缩短了教学过程,学生也乐于接受。尤其是在示范快速、复杂、腾空等动作时效果更显著。更重要的是多媒体课件能够把教师做不好或讲不清的动作环节表达清楚。例如:在教学“鱼跃前滚翻”的时候,学生很难把握“跃”的感觉。同时,滚翻时容易塌身,而教师在示范时也只能一气呵成,一放慢,动作就容易失误。运用多媒体就简单多了。我制作了一个“鱼跃前滚翻”的动画片,分成跃起、手撑低头、团身翻、蹲立四个连贯的动作,并在每一步中都加入了失败的动作动画,并加入了一些特别的音乐,一听就知道动作行不行。教学时先请学生们观看该动画片,并逐步演示成功与失败的对比动作,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在脑中形成动作的概念,练习时教师只需稍加示范或讲解。较之传统教学相对而言,教学时间大大缩短,而教学效果却更加明显。这样一来,教师就不用“扬长避短”了,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就会从全面发展学生各项素质的角度出发,而不受自身因素的影响。同时制作课件的过程也教师加深了对各项技术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了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讲解技术要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解决了传统教学中解决不了的难题。
三、辅在关键处,辅在疑难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很难示范清楚的技术环节用课件中的动画或影像表现出来,或把空中动作停下来示范给学生看,这样就帮助学生看清了每个技术细节,更快、更全面地建立起表象,加深了对动作的理解,缩短了泛化过程,对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学习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例如:我在分腿腾越山羊的教学中,在没有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学生很难掌握“顶肩推手”的动作要领,因为教师的示范动作不可能停留在空中让学生仔细观察。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后,我在设计课件时,将“顶肩推手”的动作要领用分步演示的方法表现出来,加上有趣的动画设计,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轻松地掌握了动作要领,教学难点也迎刃而解。又如:在急行跳远教学中,我利用制作好的电脑课件,展示急行跳远分解的动作,把助跑、踏跳、腾空、落地四个环节生动形象地体现出来,四个不同姿势的小人静止停在画面上,然后在给学生讲解急行跳远的动作要领的同时,让画面上的小人开始随着讲解来做动作。讲到助跑,画面上的小人开始跑动,讲到踏跳,画面上的小人就踏跳,腾空动作是学生很难观察清楚的技术环节,利用电脑把腾空动作静止在画面上,学生对技术环节就能清晰地看到并牢记。对于动作的重难点,利用电脑演示更可以使学生容易突破。这个动作的重点是助跑与踏跳的结合,难点是准确有力的踏跳。我用闪动的箭头来提示这个重难点,并把这个重难点用文字显示在屏幕上,同时让学生一起齐读两遍,这样学生对动作的认知可以更加清晰。
多媒体教学对指出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和进行纠正也有很大的作用。对于学生易出现错误的地方,教师对动作进行反复播放并做定格处理,学生认真观看画面,动脑思考,然后,在教师仔细分析、讲解产生错误动作的根源后再进行改正。另外,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将一些优秀运动员的比赛录像剪辑到教学软件中,在上课过程中播放给学生看,可使学生对疑难动作在运动中的应用有个初步认识。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更丰富,思维更发散,掌握动作技术更快,同时也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协调发展。
四、激发学生的兴趣
多媒体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有静有动,带学生进入愉快的教学中,使学生对体育感到极大的兴趣,很自然地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中。在设计编排中,我始终注意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上武术课时,把学生练习武术的情况拍成录像,然后剪接到课件里,通过屏幕的播放,学生一边观看画面一边听讲解,看哪个同学技术动作掌握得最好,既标准又到位。经过同学们的比较和分析,结果一目了然。这样的动画课件配上适当的音乐展现在同学们面前,非常具有吸引力,让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在以后的练习过程中更加努力,学习的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现在的学生喜欢把体育明星当作自己的偶像,且有意识地收集某些明星的资料、图片。在多媒体电脑教学软件制作中,将一些优秀运动员在比赛场上的精彩动作图片扫描进去,同学们看到优美的动作,不禁摩拳擦掌,情绪兴奋,赞叹起来,再配上飘逸的慢动作示范,加上教师的导语配合,学生产生好奇心,注意力被吸引,激发起学习兴趣。再将运动员的简历输入到软件里,这样不仅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还可以趁机鼓励他们要积极锻炼身体,争取以后也成为世界冠军,为国争光。
在多次的教学尝试中,我深刻感受到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给体育教学带来了诸多优点,解决了教学中疑难问题,也使我更加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占据的重要地位。但是纵观当今教育软件的现状,我们就会发现现在的多媒体课件往往无法直接用于课堂教学,有的仅仅侧重于单个学生人机对话,交互性差,缺少跳跃、扩容、共享的能力。因此我们应加强有关课件制作方面的学习,提高课件制作的理论知识,尝试制作出符合自己教学特点,实用并令自己满意的课件来,而教师在自制多媒体课件过程的同时,也促使着自身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
当然,多媒体是辅助体育课教学的,它作为奇妙的教学工具,为师“教”生“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们不能忽视对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多媒体教学只是辅助,而我们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创新才是主要的,只有这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才能结出累累的教学硕果。
参考文献:
[1]第八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
[2]司友萍.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问题及其遵循的原则.安徽教育科研,2000.6.
[3]胥国忠.浅析多媒体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02期.
关键词:多媒体 直观 完整 效率 兴趣 体育教学
前言
21世纪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科学化、多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体育教学既有在室内进行的体育知识性教学课,又有在运动场进行的以身体运动为主的教学课,也有室内与运动场结合进行教学的课,传统观念认为,体育课主要是让学生锻炼身体,学习运动的技能技巧,和多媒体教学没有多大关系,这正是他们忽略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传授学生必要的运动常识和理论的原因。以往这部分内容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板书来完成的,但是这种方式缺乏直观性,不能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在这种特殊的条件下,应用于体育课堂教学的CAI主要是在计算机上播放课件。体育课教学的大部分内容需要在身体运动的过程中来进行学习,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需要在身体运动之中去认识、理解、掌握、运用,其课堂大都是较为宽广的运动场。如果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辅助教学,效果会怎么样呢?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教师的示范动作及难点预先录制好,上课时,边播放分解动作、边讲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整套动作有更直观、更完整的了解,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一、提供直观、完整的感受
多媒体电脑教学最大的优点就是能给学生提供直观的感受,通过画面、图片、声音等综合性多媒体技术,带给学生生动的、真实的形象,并引导学生发展思维,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质量。以往的板书、口授形式则达不到这样的效果。例如:向学生们介绍前滚翻的技术动作时,如果用传统的示范、讲解方式来进行教学,效果是不理想的。因为在上课时,教师将完整的动作示范出来以后再进行讲解、分析,所讲的一切都较为抽象,在视觉上不能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学生不易理解,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很难完全掌握。然而,如果在上课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前滚翻的整个技术动作借助教学软件,通过屏幕展示预先录制好的示范动作、图形分解以及将蹲撑——两手撑垫屈臂——低头——两脚蹬地——提臀收腹——重心前移团身滚动——枕骨、肩、臀部依次触垫——抱小腿团身成蹲撑的文字解释出示在相应动作的旁边,结合课堂上的需要使画面重复播放、讲解,加上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这样,学生的大脑中形成清晰完整的技术动作,练习起来便会更有劲、更主动,对动作要领便能直观理解,掌握技术动作也就更快。又如:排球教材中的正面双手垫球,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对击球动作中的“蹬地、抬臂、跟重心”的理解一直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对整个击球动作的重点和上、下肢协调用力,学生很难体会,教师的分析讲解与学生的认识理解总是隔着一层,即使学生能够将教师的讲解一字不差地复述,也未必说明真正理解体会到动作的关键。我经过反复考虑后采用了计算机CAI课件,结合讲解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加深理解。由此共制作了三张动画,第一张是击球动作中的蹬地技术,通过计算机屏幕显示动作的部位和用力的方向,并显示“蹬地”的慢放动态过程,有效地从各角度、各侧面来表现运动的方位、距离、运动轨迹等空间特性,让学生建立起只有运用充分的蹬地才能将球垫出的概念。第二张、第三张是击球动作的难点“抬臂、跟重心”,通过制作软件,适时地用电脑加以调控,进行动作的分解演示,并对错误加以区分比较。这样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判断识别能力,有利于学生正确掌握技术动作。通过屏幕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动作,用暂停、重放、慢放等功能,让学生看清动作过程及技术关键,边放边讨论,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理解“抬臂”不是手臂垂直向上抬,而是手臂跟着上体一起,使身体重心向前上方移动,达到协调的目的。为使学生的认识体会进一步巩固,我提问:“如果去掉蹬地、抬臂、跟重心三个动作的其中之一,会是怎样的结果呢?”同时通过计算机慢慢地将一个一个地动作交换隐去,学生看到了动作极不协调的画面,由此进一步体会到整个击球动作技术中的重难点。这样教学,既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又能帮助学生建立起协调配合的概念。
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大家都知道,在体育教材中有很多腾空、高速、翻转的技术动作。学生很难把这些瞬间完成的动作看清楚,也就很难快速建立一个完整的动作表象;教师放慢速度又影响动作的完整性及效果。这时教师只能反复示范,重复讲解,最终的结果是影响了教学进程,而且,过多的讲解和示范还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误认识。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这一新的教学手段,对于解决上述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实际应用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缩短了教学过程,学生也乐于接受。尤其是在示范快速、复杂、腾空等动作时效果更显著。更重要的是多媒体课件能够把教师做不好或讲不清的动作环节表达清楚。例如:在教学“鱼跃前滚翻”的时候,学生很难把握“跃”的感觉。同时,滚翻时容易塌身,而教师在示范时也只能一气呵成,一放慢,动作就容易失误。运用多媒体就简单多了。我制作了一个“鱼跃前滚翻”的动画片,分成跃起、手撑低头、团身翻、蹲立四个连贯的动作,并在每一步中都加入了失败的动作动画,并加入了一些特别的音乐,一听就知道动作行不行。教学时先请学生们观看该动画片,并逐步演示成功与失败的对比动作,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在脑中形成动作的概念,练习时教师只需稍加示范或讲解。较之传统教学相对而言,教学时间大大缩短,而教学效果却更加明显。这样一来,教师就不用“扬长避短”了,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就会从全面发展学生各项素质的角度出发,而不受自身因素的影响。同时制作课件的过程也教师加深了对各项技术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了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讲解技术要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解决了传统教学中解决不了的难题。
三、辅在关键处,辅在疑难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很难示范清楚的技术环节用课件中的动画或影像表现出来,或把空中动作停下来示范给学生看,这样就帮助学生看清了每个技术细节,更快、更全面地建立起表象,加深了对动作的理解,缩短了泛化过程,对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学习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例如:我在分腿腾越山羊的教学中,在没有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学生很难掌握“顶肩推手”的动作要领,因为教师的示范动作不可能停留在空中让学生仔细观察。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后,我在设计课件时,将“顶肩推手”的动作要领用分步演示的方法表现出来,加上有趣的动画设计,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轻松地掌握了动作要领,教学难点也迎刃而解。又如:在急行跳远教学中,我利用制作好的电脑课件,展示急行跳远分解的动作,把助跑、踏跳、腾空、落地四个环节生动形象地体现出来,四个不同姿势的小人静止停在画面上,然后在给学生讲解急行跳远的动作要领的同时,让画面上的小人开始随着讲解来做动作。讲到助跑,画面上的小人开始跑动,讲到踏跳,画面上的小人就踏跳,腾空动作是学生很难观察清楚的技术环节,利用电脑把腾空动作静止在画面上,学生对技术环节就能清晰地看到并牢记。对于动作的重难点,利用电脑演示更可以使学生容易突破。这个动作的重点是助跑与踏跳的结合,难点是准确有力的踏跳。我用闪动的箭头来提示这个重难点,并把这个重难点用文字显示在屏幕上,同时让学生一起齐读两遍,这样学生对动作的认知可以更加清晰。
多媒体教学对指出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和进行纠正也有很大的作用。对于学生易出现错误的地方,教师对动作进行反复播放并做定格处理,学生认真观看画面,动脑思考,然后,在教师仔细分析、讲解产生错误动作的根源后再进行改正。另外,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将一些优秀运动员的比赛录像剪辑到教学软件中,在上课过程中播放给学生看,可使学生对疑难动作在运动中的应用有个初步认识。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更丰富,思维更发散,掌握动作技术更快,同时也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协调发展。
四、激发学生的兴趣
多媒体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有静有动,带学生进入愉快的教学中,使学生对体育感到极大的兴趣,很自然地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中。在设计编排中,我始终注意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上武术课时,把学生练习武术的情况拍成录像,然后剪接到课件里,通过屏幕的播放,学生一边观看画面一边听讲解,看哪个同学技术动作掌握得最好,既标准又到位。经过同学们的比较和分析,结果一目了然。这样的动画课件配上适当的音乐展现在同学们面前,非常具有吸引力,让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在以后的练习过程中更加努力,学习的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现在的学生喜欢把体育明星当作自己的偶像,且有意识地收集某些明星的资料、图片。在多媒体电脑教学软件制作中,将一些优秀运动员在比赛场上的精彩动作图片扫描进去,同学们看到优美的动作,不禁摩拳擦掌,情绪兴奋,赞叹起来,再配上飘逸的慢动作示范,加上教师的导语配合,学生产生好奇心,注意力被吸引,激发起学习兴趣。再将运动员的简历输入到软件里,这样不仅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还可以趁机鼓励他们要积极锻炼身体,争取以后也成为世界冠军,为国争光。
在多次的教学尝试中,我深刻感受到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给体育教学带来了诸多优点,解决了教学中疑难问题,也使我更加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占据的重要地位。但是纵观当今教育软件的现状,我们就会发现现在的多媒体课件往往无法直接用于课堂教学,有的仅仅侧重于单个学生人机对话,交互性差,缺少跳跃、扩容、共享的能力。因此我们应加强有关课件制作方面的学习,提高课件制作的理论知识,尝试制作出符合自己教学特点,实用并令自己满意的课件来,而教师在自制多媒体课件过程的同时,也促使着自身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
当然,多媒体是辅助体育课教学的,它作为奇妙的教学工具,为师“教”生“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们不能忽视对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多媒体教学只是辅助,而我们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创新才是主要的,只有这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才能结出累累的教学硕果。
参考文献:
[1]第八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
[2]司友萍.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问题及其遵循的原则.安徽教育科研,2000.6.
[3]胥国忠.浅析多媒体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