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质量管理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探索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zhen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高等職业院校教育体系建设中,主要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探讨了对于开设与其专业群相适应的质量管理课程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同时,在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下探索质量管理课程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契合点,找准课程定位,设计教学内容。并结合校企合作培养的教学模式,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将质量管理课程纳入高职教育体系做了有益尝试,对有效培育新型高素质技能人才有重要推动作用。
  [关    键   词]  高职课程体系建设;质量管理课程;订单式培养;课程定位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7-0100-02
  一、高等职业教育整体课程组织框架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时期,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规模得到较大发展后正进入内涵发展、提高质量、办出特色的阶段。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职业教育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务院印发的“硬核”文件《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既有利于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也是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战略之举”。
  在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框架构建过程中,应从现状出发,努力贴合时代脉搏与社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对接相关产业,联系行业特色,服务区域经济,形成高等职业教育整体课程框架。为了让学生拥有系统的职业领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现从已有课程设置总结出一套有效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组织框架(见图1)。
  二、高职院校质量管理课程的建设与定位
  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整体框架下,由宏观架构到微观操作层面,如何面对宏观的课程体系进行对应课程的微观开发,并使之落地,是研究尚不充分的领域。目前,“技术本位”的实践课程已经能够解决理论与实际的脱节问题。但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譬如职业素养的培养与规范如何在高等职业教育阶段予以实施,并未有确切的课程存在于实际教学中。
  一般来讲,我们可将高职大二、大三的课程划分为面向学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与面向职业素养的课程体系。在这两个坐标系中,质量管理课程可作为面向职业素养的课程体系中的代表性课程,将质量管理知识普及化,用以解决高职学生在毕业后面临的在进行职业活动时职业素养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校企合作产生的订单班进行该课程的教学,可以将质量管理的理念超前引入,使学生更加了解企业工作生态与管理模式,增强学生对所处行业的认知感与责任感,同时通过质量管理思维与方法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高职院校现有的学徒制或订单式培养模式中,也已关注到学生的质量素质的养成,大部分此类班级已构建质量管理课程模块,并且是不可或缺的一个课程单元模块。
  三、质量管理课程的内涵
  将先进的质量理念和做法引入高职教育中,以企业产品开发、设计测试、制造加工、采购销售的各个流程为主线,围绕对4M1E(人、设备、材料、方法、环境)的质量管理展开课程设计与内容安排。将质量管理课程划分为五大部分(见图2),并提出相应的学习目标,结合各专业实际进行课程内容优化,最后以适当的考核形式衡量学习效度。
  四、质量管理课程的开展
  本课程建议在高职大二第一学期开展,根据专业群的特点自主设置 12~24学时为宜,适当安排与专业特色相关、课程进度同步的相应实践内容。若为校企合作展开的订单班,为使课程内容更有针对性,可结合具体企业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完善,安排在大二第二学期与订单班课程共同开展。作为面向学生发展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素养的质量管理课程,为了更广泛、更实用地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我们以科学、可行、合理为前提,并结合企业对员工在质量管理方面的要求,设定了三个从易到难、层层递进的意识培养层级。
  (一)产品质量管理意识
  有使用测试设备或仪器进行产品检测,以区分良品与不良品,使生产环节按品质要求有序进行的意识。
  (二)过程质量管理意识
  能够理解相关产品的工艺知识,熟悉工艺过程的设计,注重环节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有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意识。
  (三)体系质量管理意识
  能够理解顾客要求,运用适当方法与工具转化为质量标准与要求,并有效执行,有在体系建设中的质量管理意识。
  五、结语
  在国家扶持企业、发展经济、保障就业、扩大高职教育招生规模的大环境下,高等职业教育着力培养大批满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校企同频共振,合作共赢,高等职业教育正迎来“黄金时代”。将质量管理课程纳入高职教育体系,丰富面向职业素养的课程体系,能更好地对接行业企业,对有效培育新型高素质技能人才有重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包华林,刘良华.校企深度融合,全程职业模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7).
  [2]戴四新,陈绍敏.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课程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7).
  [3]胡斌,俞玮.示范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8).   [4]馮磊东.基于PBL教学模式的“质量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2):87-89.
  [5]林文海,张凌云.“质量管理与控制课程”中“全面质量管理与质量管理工具”教学研究的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3):135-136.
  ◎编辑 栗国花
  Exploration on the Organ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Management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UO Kang,WANG Ting,LI Zong-ying,DENG Jia-fei
   Abstract:In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education system, the main goal is to cultivate skilled talent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of setting up quality management courses that are appropriate to their professional groups. At the same time, under the concept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we explore the intersection of quality management courses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dentify the course orientation and design the teaching content. Combined with the instructional training mode, we integrate existing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incorporate quality management courses into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It has made a useful attempt to effectively cultivate new high-quality skilled personnel.
   Key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urse system construction;quality management course;order-based training; course orientation
其他文献
以“绿色、便捷、智能、共享”为主旨的2017MMC智慧出行体验周暨第四届APEC车联网研讨会于9月14日至16日在上海汽车会展中心举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再次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