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打破传统的、循规蹈矩的课堂教学模式,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自由、愉快的氛围学英语,真正使英语实用化,自然化。
【关键词】课堂教学 自由化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步骤是:组织教学、复习检查、导出新内容、反复操练和布置家庭作业。能熟练地运用这五个基本环节基本上就能完成大纲中的教学任务。然而学生学习英语,目的在于用英语进行交际。英语要作为交际工具来教,也要作为交际工具来学,按照传统的五个环节循规蹈矩那是远远不够的。我觉得英语课堂教学应体现时代特征:节奏要快,信息量要多,容量要大,形式上多一些“随意性”和“自由化”,让学生在一个更自由的氛围中学习英语。LearnEnglish in a free atmosphere。
一、灵活招呼及道别用语的方式
一般的英语课,上课起立问候,下课起立再见,有的英语课无greetings直接上课。各个老师的教学方式不同,课堂组织教学的形式也不同,根据我的尝试,上下课的招呼和道别用语可以随便些,更自由些,就拿招呼语来说,我觉得英语教师一走进教室就应同所见的学生say“hello”,然后随意的用英语谈任何一个可能的话题,如天气,身体情况,作业完成情况或像足球赛、电影、音乐等热门话题。若起立问候过再进行自由式会话使人觉得不太自然。下课时的道别用语可以简单些,不一定非得班长喊起立再下课。下课铃响时,老师的一声goodbye结束这堂课再好不过了。不过不同的情况要用不同的方式,若所教的班级班风松散或近阶段学生萎靡不振,那么教师就得让学生全体起立,声音洪亮地互相招呼,使学生因一声招呼感觉已开始上课,精神为之一振,以取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音乐的效果
音乐以其独特的语言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幅优美动人的画卷。多年前我听过一位美国回来的老师的一节英语课,这节课使我们全体听课老师耳目一新。其中一样就是英语课上的音乐教学。他向我们介绍美国中小学课堂上播放音乐很普遍。课前课中也不断放些优美的音乐,介绍一些外国名曲,营造出轻松的课堂气氛,甚觉课堂效果不同。我在上课时多采用放课文录音、课文示范教学录像、配乐朗诵等。学生紧张地学完一段课文后,教师让他们默读记忆时或完成练习时,若放一段优美的轻音乐,学生会感到轻松愉快,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有次江苏省英语会考听力测试试播选用的音乐,正是我们常听的一首英文名曲,学生一听到那些熟悉的音乐,满脸笑容,心情于是放松下来,有利于下面的听力测试。英语课上,学生经常处于积极、紧张的状态,容易感到疲劳,而优美的旋律就像一缕春风,抚慰了学生因枯燥的知识所带来的烦躁,身心愉悦,师生间的距离也为之缩短,配合也更加默契。
三、双师或多师教学法
传统的英语课堂上是一师制,即一节课始终是一位老师负责教学。学生获取知识的对象只有教者,有的学生中学几年只接触一位老师。随着课本的改革和内容的多样化,我觉得一师教学远远不够,有时不能达到预期的课堂教学效果。那么解决这个问题应从以下两点着手:(一)可以培养一到两名学生作为助手。(二)采用或多师教学。因为双师或多师教学,学生的注意力能更加集中,教师与教师之间的默契配合更易于学生的模仿学习,另外较之于以学生作为助手,双师或多师的教学更具有说服力,更易接受。而且课堂气氛更加自由活跃,再则同备课组教师的协同精神得到体现,关系更加融洽。
四、发言方式的自由化和竞争性
中学英语要求训练学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而这四个方面又要听、说领先,“说”是其中重要的一种。而这种能力又是在大量的练习中培养起来的。教师从一开始就要注意培养学生不怕说错了别人笑话,这是“说”的大敌。学生上了高中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比较害羞,不愿主动发言,很多人都是被动地由老师点名回答问题。这样的结果是学生思维不活跃,而且浪费时间,课堂节奏缓慢,教学效果不好。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我课堂上采取自愿为主和点名为辅的原则,问题提出后,我要求学生两秒内主动的回答问题,若无人回答,由教者点名回答,被点名者回答问题后不能立即坐下,而得等待机会下次主动发言,采取这种措施后,学生争着发言,主动积极,有时能有几个同学同时回答,教师根本不需担心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口语得到大量锻炼,同时自信心增强,达到了大纲关于交际的要求。
当然课堂的“自由化”并不是“放羊式”,而要求教者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和安排,在自由的气氛中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真正的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建华,中学英语创新教法,学苑出版社,1999(8)
[2]梅露英,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交际能力的培养河池学院学报,2008(2)
[3]唐光铜,外语教学心理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
[4]胡文仲,外语教学与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5]肖嫚,互动式教学模式与英语口语能力培养,科技信息,2009(02)
【关键词】课堂教学 自由化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步骤是:组织教学、复习检查、导出新内容、反复操练和布置家庭作业。能熟练地运用这五个基本环节基本上就能完成大纲中的教学任务。然而学生学习英语,目的在于用英语进行交际。英语要作为交际工具来教,也要作为交际工具来学,按照传统的五个环节循规蹈矩那是远远不够的。我觉得英语课堂教学应体现时代特征:节奏要快,信息量要多,容量要大,形式上多一些“随意性”和“自由化”,让学生在一个更自由的氛围中学习英语。LearnEnglish in a free atmosphere。
一、灵活招呼及道别用语的方式
一般的英语课,上课起立问候,下课起立再见,有的英语课无greetings直接上课。各个老师的教学方式不同,课堂组织教学的形式也不同,根据我的尝试,上下课的招呼和道别用语可以随便些,更自由些,就拿招呼语来说,我觉得英语教师一走进教室就应同所见的学生say“hello”,然后随意的用英语谈任何一个可能的话题,如天气,身体情况,作业完成情况或像足球赛、电影、音乐等热门话题。若起立问候过再进行自由式会话使人觉得不太自然。下课时的道别用语可以简单些,不一定非得班长喊起立再下课。下课铃响时,老师的一声goodbye结束这堂课再好不过了。不过不同的情况要用不同的方式,若所教的班级班风松散或近阶段学生萎靡不振,那么教师就得让学生全体起立,声音洪亮地互相招呼,使学生因一声招呼感觉已开始上课,精神为之一振,以取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音乐的效果
音乐以其独特的语言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幅优美动人的画卷。多年前我听过一位美国回来的老师的一节英语课,这节课使我们全体听课老师耳目一新。其中一样就是英语课上的音乐教学。他向我们介绍美国中小学课堂上播放音乐很普遍。课前课中也不断放些优美的音乐,介绍一些外国名曲,营造出轻松的课堂气氛,甚觉课堂效果不同。我在上课时多采用放课文录音、课文示范教学录像、配乐朗诵等。学生紧张地学完一段课文后,教师让他们默读记忆时或完成练习时,若放一段优美的轻音乐,学生会感到轻松愉快,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有次江苏省英语会考听力测试试播选用的音乐,正是我们常听的一首英文名曲,学生一听到那些熟悉的音乐,满脸笑容,心情于是放松下来,有利于下面的听力测试。英语课上,学生经常处于积极、紧张的状态,容易感到疲劳,而优美的旋律就像一缕春风,抚慰了学生因枯燥的知识所带来的烦躁,身心愉悦,师生间的距离也为之缩短,配合也更加默契。
三、双师或多师教学法
传统的英语课堂上是一师制,即一节课始终是一位老师负责教学。学生获取知识的对象只有教者,有的学生中学几年只接触一位老师。随着课本的改革和内容的多样化,我觉得一师教学远远不够,有时不能达到预期的课堂教学效果。那么解决这个问题应从以下两点着手:(一)可以培养一到两名学生作为助手。(二)采用或多师教学。因为双师或多师教学,学生的注意力能更加集中,教师与教师之间的默契配合更易于学生的模仿学习,另外较之于以学生作为助手,双师或多师的教学更具有说服力,更易接受。而且课堂气氛更加自由活跃,再则同备课组教师的协同精神得到体现,关系更加融洽。
四、发言方式的自由化和竞争性
中学英语要求训练学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而这四个方面又要听、说领先,“说”是其中重要的一种。而这种能力又是在大量的练习中培养起来的。教师从一开始就要注意培养学生不怕说错了别人笑话,这是“说”的大敌。学生上了高中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比较害羞,不愿主动发言,很多人都是被动地由老师点名回答问题。这样的结果是学生思维不活跃,而且浪费时间,课堂节奏缓慢,教学效果不好。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我课堂上采取自愿为主和点名为辅的原则,问题提出后,我要求学生两秒内主动的回答问题,若无人回答,由教者点名回答,被点名者回答问题后不能立即坐下,而得等待机会下次主动发言,采取这种措施后,学生争着发言,主动积极,有时能有几个同学同时回答,教师根本不需担心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口语得到大量锻炼,同时自信心增强,达到了大纲关于交际的要求。
当然课堂的“自由化”并不是“放羊式”,而要求教者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和安排,在自由的气氛中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真正的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建华,中学英语创新教法,学苑出版社,1999(8)
[2]梅露英,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交际能力的培养河池学院学报,2008(2)
[3]唐光铜,外语教学心理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
[4]胡文仲,外语教学与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5]肖嫚,互动式教学模式与英语口语能力培养,科技信息,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