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花旦的表演特色浅析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sfsfsdfsdfsdf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花旦虽然是戏剧表演中的配角,但是其本身是比较具有特色的一种表演形式,对于烘托舞台表演和氛围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戏曲中花旦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对戏曲花旦的表演特色进行了分析,从妆容服饰、动作技巧以及唱腔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全面展现了花旦的特点。
  关键词:戏曲;花旦;表演特色
  旦角,指戏曲中的女性形象,分为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彩旦等类别。花旦兴起于元杂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角色行当,是中国戏曲旦行中的一支,区别于正旦(北方剧种多称“青衣”)、武旦和老旦,扮演的多为青年或中年女性的形象,性格活泼开朗或泼辣放荡,常常带点喜剧色彩;身着短衣裳,如褂子、裤子、裙子、袄,有时穿长衣裳,也绣着色彩艳丽的花样;动作敏捷伶俐,表演以做功、说白为主,说自主要是京白,韵白较少。
  一、京剧四大名旦
  提到戏曲艺术中的花旦行当,就不能不提“四大名旦”。“四大名旦”是指在京剧艺术表演中,梅兰芳、程砚秋、苟小云、苟慧生四位京剧表演艺术家被誉为“四大名旦”。他们以风格独特的演技在京剧舞台上尽领风骚数十年,为京剧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简单来说,梅兰芳功底深厚,文武兼长;台风优美,扮相极佳;嗓音圆润,唱腔婉转妩媚,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程砚秋受师于梅兰芳,在唱功上他讲究音韵,注重四声,追求“声、情、美、永”的完美结合,创造出一种幽咽婉转、起伏跌宕、若断若续、节奏多变的唱腔,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程派”。苟慧生汲取梆子戏旦角艺术之长,熔京剧花旦的表演于一炉,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苟派”,其念自有独特的风格,柔和圆润,富于韵律美;唱腔柔媚婉约,委婉动听,俏丽多姿,声情并茂,感人至深;动作美、媚、脆,尤其讲究眼神的运用,一举一动、一指一看节奏鲜明,讲究一出场就光彩照人,满台生辉。尚小云唱腔以刚劲著称,字正腔圆,善于使用颤音,崤拔高昂。念白爽朗明快,流利大方,做功身段寓刚健于婀娜,武功根底深厚,嗓音宽亮,世称“尚派”。
  二、基本功和分寸感的把握
  花旦的艺术的表现是需要基本功的表现。花旦的艺术功底的积累的值得一提的一方面是跷功。跷功的积累对于花旦在舞台上的台步的漂亮十分重要。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一度认为跷功是一种文化落后的象征而废纸了。但是,跷功缺失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功夫。技术对于花旦的舞台表现力非常重要,但是基本功不能代表一切。基本功的锻炼最终还是为了让观众感受到艺术的魅力而不是仅仅是一种杂技或者是身段的展现。为了达到这种效果,就要科学的掌握好分寸感在舞台中的表现。分寸感的建立是基于演员对所要表现的角色的理解。这种理解仅仅靠老师的教导和花大量的死功夫是不够的。更多的是演员的自我修养和情感的投入。有了对剧本角色的充分理解和感情投入,表演也就能更加出彩。分寸感的另一个把握的要素是要做到不媚俗,不去为了迎合某些观众的喜欢而可以的追求噱头。现在我们的而一些青年演员的浮躁心,往往为了追求角色在剧中的噱头而忘记花旦表演艺术的真正魅力所在,失去了分寸感而丧失了美感。
  三、剧目和表演相辅相成
  首先,从剧目上来说,有花旦表现的剧目的内容的大多数是由“小花旦,小生,小花脸”组成的戏。这样的人物的组合大多数是表现的生活的琐事,表现出生活中的趣味性,没有严肃的历史性的题材。这样的剧目的内容让戏剧的表现主要是在演員对话的逗趣性上。这种特点让京剧在南方地区的表现出现了冷场,因为南方观众听不懂以北京话为基础的京剧俏皮话。这样的特点让有剧情的花旦戏更多的在南方被接受。剧目上内容的局限性使得花旦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剧目和表演的相辅相成而不是传统的依靠对的花旦表演。在花旦表演发展的今天,为了让表演更加吸引观众,已经打破了传统的老的花旦的表演的形式,结合了青衣、刀马旦等表演形式,让花旦的表演在观赏性上更加的丰富。这种多种形式的结合的表演,反而让花旦的戏变得更加好看。
  四、戏曲花旦表演特色
  1.花旦装扮特色。对于花旦的面部妆容来说,比较明媚,脸上的妆粉涂上后,一尘不染,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另外,涂上红色眼影、红色脸颊,眉眼之间带着笑意,此类妆容的花旦能够代表少女形象,如在笔者演出的《拾玉镯》剧目中,孙玉姣就是花旦,该剧描述的是孙玉姣在门前绣花,被青年傅鹏看见,随之产生爱慕之情,以买鸡为借口与其说话,估计将玉镯丢在她家门前,最后在媒婆的撮合下两人修成正果。化妆时,为了表现出少女的青春美好,可以在眉心处画一点红,体现活泼的感觉。针对性格泼辣的妇人来说,如《穆桂英下山》中穆桂英等角色,演员的面部妆容要体现出泼辣、直爽的特点,使得花旦表演更具张力,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同时在服装上,一般穿着短衣、裙子,再搭配坎肩,颜色艳丽,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以此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2.花旦形体表演特色。花旦在表演中,动作要伶俐、敏捷,以做功为主,强调动作的美感。一般来说,要结合舞蹈动作进行表演,协调好手、脚及腰部之间的关系,使得动作更加优美。花旦唱的部分并不多,多数是念白和做功,故要具备扎实的舞蹈功底。花旦诠释的少女形象,性格较为活跃,在走路时,增加一些小碎步或者蹦跳等动作。但具体表演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如果人物是大家闺秀,那么在举止行为上要含蓄和优雅,以此来展示大家闺秀的气质。如《西厢记》中的红娘,形象上较为俏皮,性格反叛,当红娘带张生去找莺莺时,把张生藏在棋盘下,此时,红娘走路用到小碎步,同时眼神较为机灵,表现出怕人看见的样子。其表情、动作表现都很到位,以此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使得整个戏曲表演更加生动。
  3.花旦唱腔特色。与其他角色不同,花旦注重念白,不能够直接将文字念出来,在此过程中要渗透情感和神采,表现出秀丽、灵巧。在表演中,声音要洪亮,注意发声部位。花旦多用假嗓演唱,以此来提高音调,能够更加准确地传递出文字,且观众听上去更加清脆。声音的高低、圆润度都需要演员予以把握。
  4.花旦角色把握。在戏曲表演中,花旦常常扮演的角色有丫鬟、村姑等,简单来说,是整个戏曲表演中的配角,但是配角形象在提高舞台表演效果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配角对于自身的把握非常关键,既不能够抢戏,还要确定好自身定位,配合整场戏的演出。因此花旦在表演时,要把握好自己的位置,结合整个戏曲故事情节的发展,思考自己对于剧情发展的作用,将自己充分融入其中,以此来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和感受。
  戏曲是中国的古典文化,需要人们去传承和发扬,旦角又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行当,在表演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花旦是旦角的一种,在妆容、服装、唱腔以及表演动作等方面都是独具特色的,在表演的过程中要认真地进行把握,分析花旦的表演特色,配合整场戏曲的演出。
  参考文献:
  [1]易琳.如何欣赏京剧系列讲座之十活泼天真与滑稽幽默京剧中的"花旦"与"彩旦".2015
  [2]钱敏.论京剧花旦表演艺术.2015
  [3]王霞.浅析京剧旦角之花旦.2015
其他文献
摘要:传统教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大多时候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现代多媒体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有效地融合各种教育手段,形成图文并茂、形式多样的丰富课堂,推进了课堂教学改革,为课堂教育发展带来生机和动力。  关键词:情境;兴趣;系统;阅读;整合  传统教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大多时候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现代多媒体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有效地融合各种教育手段,形成图文并茂、
期刊
摘要:英语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都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英语教育。但是农村教育质量和城镇相比较明显不足,需要我们做好兴趣激发的教学工作,积极应用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构建生本课堂。基于此,下文对提升农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方式展开论述。  关键词:农村学生;英语教学;兴趣培养  引言:  现代社会发展形势下,英语教育实施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我们要重视起英语教育事
期刊
摘要:初中美术教学作为初中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为其不属于中考范围,常常被家长和老师忽略,然而,初中美术的学习其实对学生美术天赋的激发、审美的发展都有着关键性作用,是学生全面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育教学  引言:初中美术教育教学作为我国素质教育不断进步完善和发展的重要体现,其对于初中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本文从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性出发,就初中美
期刊
摘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 carl · orff 1895 - 1982 )所创建的一个独特音乐教育体系,已经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运用奥尔夫教学法,能够培养小学生的多项音乐素质能力。本文将从奥尔夫教学法的内容、特色以及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运用案例展开论述。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课堂运用  一、奥尔夫教学法的基本思想 
期刊
摘要:多元化教学形式是基于以往单一化的课堂互动模式的延伸,通过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的口头传授与板書类型的教学,延展为多媒体、情境、生活化、合作等不同的教学模式,期间教师仍旧在素质教育的环境下不断的创新思考,为了衔接学生的思维习惯,让初中阶段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更高,教师构建了与学生的沟通桥梁,紧密的围绕学生的习惯喜好进行互动,多元化的空间中更加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贴近学生的心理诉求,让学生感到新鲜有趣,
期刊
摘要: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有广泛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是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可以用心去体会感悟的。而以往的数学学习,常常使学生们感到离开自己的生活实践太远,枯燥乏味。小学数学学习完全可以将学生学习范围延伸到他们力所能及的社会生活和各项活动之中,将教育和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和感受体验。教给学生思维方式与思维的习惯。让学生去体会感悟数学的智慧与美。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期刊
摘要:笔者通过阅读《乌合之众》一书,联系多年一线教学经验,反思自身教学工作,本文从分析群体关系入手,提出权威效应、榜样激励法、化整为零法三个方面总结了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用以抛砖引玉,供交流探讨。  关键词:群体关系;权威效应;榜样激励法;化整为零法  【正文】  《乌合之众》一书出自法国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是一本研究大众心理的经典巨作。  在书中,勒庞阐述了群体以及群体心理的特征,指出了当
期刊
从事幼教工作已经二十多年了,在这二十多年的工作中有数不尽的酸甜苦辣,回想起来真是感慨万千——  刚过了二十岁,还带着少女憧憬的我,离开了合肥幼儿师范学校,走进了幼儿园——这块神圣的土地,开始和牙牙学语的孩子们打交道了!当我第一次走进课堂,面对着一双双童真的眼睛时,我的心情既紧张又害怕,我想我能胜任这个工作吗?  经过几天的接触,我彻头彻尾地喜欢上了这群孩子,也深深地爱上了这份职业。  当时,我带的
期刊
创造,是现代人的本质特征,人的创造力,其核心是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异、独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它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后天培养与训练的结果。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越发重视科学思维发法,而且着眼于从小培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本文从三发面进行探讨。  一、亲和的情境,以激活创造思维  情境最大的特点就是亲和。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
期刊
摘要:阅读策略对于促进小学生的阅读理解非常重要,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大变革之一即是专门安排了几个重要的阅读策略单元。当然,我们原来的语文教学也不是完全忽视阅读策略,而是没有把阅读策略单独当作一个系统来进行训练。为此,本文将围绕阅读策略单元进行阅读教学的探讨。  关键词:阅读策略;统编教材  阅读策略属于广义的学习策略的一部分。学习策略就是个体为了提高学习的效率或者效果,有目的、有意识进行的有关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