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骨关节炎中西医结合标准化防治流程开发:以颛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

来源 :中国全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p06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骨关节炎是老年人群的第三大常见慢性病,患病人群和高危人群基数均较大。目前,尚缺乏关于社区骨关节炎规范化防治的研究,社区内仍未形成完整、科学的骨关节炎标准化服务流程,使得骨关节炎长期健康管理服务无法提供。

目的

开发出一套完整的、可实际应用的"社区骨关节炎中西医结合标准化防治流程"(简称"防治流程"),并详细分析开发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及难点。

方法

于2020年3—12月,分3个阶段开展"防治流程"的开发,包括筹备阶段、开发阶段、信息化阶段。筹备阶段,主要采用文献回顾法、调查法、小组讨论法,形成与骨关节炎防治相关的指南/标准类文献库,并确定"防治流程"涉及的环节、服务范围等。开发阶段,经多轮小组讨论、焦点小组访谈,并结合试运行情况,完成标准操作流程(SOP)1.0至SOP 4.0的不断修订、完善。信息化阶段,以筹备阶段检索到的数据库和SOP 4.0为依据,梳理出"防治流程"中涉及的指标数据库,为进一步信息化开发做好准备。

结果

筹备阶段,共纳入符合要求的指南/标准类文献10篇,确定的"防治流程"涉及社区动员、评估(筛查)、诊断、干预、跟踪随访5个环节,以社区动员、评估(筛查)、跟踪随访3个环节为开发重点。开发阶段,形成的SOP 4.0包括服务对象、服务时间、服务地点、服务所需工具、服务人员、服务所需技能、对应服务内容(清单)、所涉服务费用(成本)、生成数据清单、本条操作循证依据共10项内容,形成了完整版"防治流程"。信息化阶段,整理出涉及上述5个环节的数据结构表。

结论

本研究开发的"防治流程"可指导社区医务人员基于社区现有资源完成整个社区人群的骨关节炎防治工作,报告的开发流程可以为同行开展骨关节炎及其他单病种社区防治单元建设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背景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是一种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的急性大血管疾病,有研究显示,不同程度的高钠血症患者与其院内死亡有关,但关于入院时血钠水平与AAD患者院内死亡率的关系研究报道较少。目的探讨AAD患者入院时血钠水平与术后院内死亡率的关系及其院内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心外科住院的AAD患者415例。根据入院时血钠水平的四分位数将AAD患
背景通过Lorenz心电散点图定性诊断各类心律失常发生机制的研究较多,但是对于肌袖性房性心律失常(AAR)患者的Lorenz心电散点图特征研究尚是空白。目的探讨肌袖性AAR的Lorenz心电散点图特征,为快速分析此类Lorenz心电散点图奠定基础。方法对2016年8月至2020年8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Lorenz心电散点图中符合肌袖性AAR特点的31例患者Lorenz心电散点图进行
背景在推进单病种社区防治进程中,双向转诊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但目前仍缺乏可指导一线实践的双向转诊实施方案。以骨质疏松为例,在整个诊疗路径中,骨科及相关科室专家的参与不可或缺,但全-专之间如何开展双向转诊仍有待探索。目的分析国内、外社区骨质疏松双向转诊实施现状,整理经验和不足,梳理有效做法和阻碍因素,为下一步落实社区骨质疏松双向转诊提供参考。方法于2019年6月,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
2018年和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分别发布了《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8〕3号)和《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34号)。两个文件明确要求,高等医学院校要高度重视全科医学学科建设,系统规划全科医学教学体系。由此,高校成立全科医学院(系)即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如何根据国家要求,定位和发展好全科医学院(系),也将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本文
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高度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医疗服务模式相继出现,我国全科医生的工作正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工作压力与日俱增。研究中国社区全科医生工作压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有利于探索缓解全科医生工作压力的方法,为稳定全科医生队伍提供参考。目的了解我国社区全科医生工作压力现状和来源,分析影响我国社区全科医生工作压力的主要因素。方法于2017年10月至2018年
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年修订版)》(以下简称修订版指南),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的分级诊疗中承担不同任务。基层医生在慢阻肺诊治、预防工作中可以主导疾病预防,通过问卷调查和普及简易肺功能检查的应用来落实慢阻肺的早期筛查,通过对患者教育、督导和定期随访来落实稳定期维持治疗的药物治疗,指导和核实患者吸入药物的使用正确性,提高患者依从性,贯彻落实呼吸康复治疗
背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四大慢性病"之一。肺功能检查是呼吸疾病诊治的适宜技术,被列入国家卫生健康规划与慢性病防治中长期规划。广大基层医疗机构逐步普及多种国产便携式肺功能仪器,但其检测性能有待科学验证。目的评价国产新型压差式肺量计优呼吸PF680的测量值及其可靠性。方法于2020年9—10月选取国产新型压差式肺量计优呼吸PF680(亿联康公司,浙江)作为实验组,进口Master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