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微脉冲激光、单点激光及多点扫描激光光凝术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效果。
方法将确诊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生前期或增生期Ⅳ期合并黄斑水肿60例(120眼)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微脉冲激光组、单点激光组和多点扫描激光组,每组20例(40眼)。黄斑区分别采用微脉冲激光、单点激光及多点扫描激光光凝治疗。治疗前后所有患眼均查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及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mean sensitivity,MS)。治疗后6个月比较3组患者以上观察指标的变化及在各组间的差异。
结果治疗后6个月,微脉冲激光组BCVA提高;单点激光组、多点扫描激光组BCVA降低,与光凝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3组CMT均降低,与光凝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微脉冲激光组MS提高,单点激光组、多点扫描激光组MS均降低,与光凝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三种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均能降低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厚度,减轻黄斑水肿,但微脉冲激光同时能改善视功能:提高最佳矫正视力,提高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而单点激光和多点扫描激光不能改善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