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体育课堂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t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高中体育 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策略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包含着躯体健康,还包含着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健康。其中心理健康对人生成就的重要性已经被人们所认识。判断心理是否健康的一般原则是心理与环境的同一性、心理与行为的整体性、人格的稳定性。而心理健康至少要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没有心理疾病,其二是指具有一种积极适应与发展的心理状态,而体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内容,因此体育活动对促进人的心理健康也就具有积极的影响。
  1体育教学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1.1体育教学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学生在参加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通过体育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1.2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学习中,人际关系好的学生总是心情愉快、精神饱满,对任何事都充满兴趣,这些人生活的很愉快;人际关系不好的学生常常是无精打采、抑郁寡欢、缺乏生活的乐趣,而体育教学可以改变这一现象。在体育教学可以通过手势、表情、身体的动作等进行交往,而不一定以语言为媒介,学生随着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沟通和交流,在不自觉中就会产生亲近感,并会获得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必须服从裁判、尊重观众、团结同伴,努力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在交往中的社会公约和团体规范意识,加强自身的义务感和责任感,这些都能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使人际关系得到改善。
  1.3体育教学调节学生的情绪状态
  体育教学能直接地给学生愉快和喜悦,并能降低紧张与不安,从而调节学生的情绪,促进心理健康。体育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强烈而又深刻,成功与失败、进取与挫折共存,欢乐与痛苦、忧伤与憧憬相互交织,同时学生的感情表现也相互感染、融合。这种丰富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成熟,有利于情感自我调节的发展。
  2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高中体育教学中的途径
  2.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要组织好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还要做到让每一位学生都参加,对待学生认真负责,当学生有疑问还需耐心指导,所以对教师的要求就会很高,教师要让学生爱自己,信任自己。同时还要不吝啬赞美的话语,鼓励每一个学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秀等。教师还要尽可能的进入到学生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做到能够分享学生的哀愁与喜乐,让学生能够充分的信任自己,也让他们感觉教师能懂得他们的感受等等。总而言之,只要教师付出了,就一定会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有更好的进步,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2.2因材施教,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高中体育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身体素质等状况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因材施教,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对于腼腆、胆怯的学生,鼓励他们多参加武术、体操等体育项目;对孤僻、怪异的学生,鼓励他们多参加篮球、集体接力等体育项目;对于自负、逞能的学生,鼓励他们多参加一些难度较大、动作较为复杂的具有一定技巧性的体育项目,比如健美操、跳高等体育项目;对于缺乏信心的学生,鼓励他们多参加一些简单、易学的体育项目,比如跳绳、广播操等;对优柔寡断的学生,鼓励他们多参加球类活动,比如篮球、羽毛球等体育项目;对于急躁易怒的学生,鼓励他们多参加太极拳、慢跑等体育项目;对于遇事紧张的学生,鼓励他们多参加一些激烈的比赛,尤其是篮球、足球等体育项目。
  2.3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研究表明,当自己的能力适应任务挑战时,学生就会产生愉快。在体育教学中要善于利用任务进行诱导,循序渐进,使其懂得只要主观努力,方法得当,就能将自己的潜能挖掘出来。扬长避短,逐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体验到快乐,这对于具有强迫症和抑郁症的学生,能够起到较好的缓解与调节作用,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适当,教学的内容与形式,要充分考虑到个体的差异,定出不同的期望目标,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或让学生自己选择,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都能得以发挥,在各自擅长的项目中找到运动的乐趣、展示自己的才能。
  2.4利用体育竞赛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
  在高中的体育教学中,教师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就是体育竞赛,实践证明,体育竞赛所展现出来的效果是十分有效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分组竞赛的方法,可以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及时有效的巩固,同时也使学生练习的兴趣得到较大程度的增加。在竞赛之前,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分组,然后进行赛前练习,通过这样的赛前准备,学生就可以树立起取得胜利的共同目标,平时就能够认真联系并互相督促和帮助,促进良好学习分为的形成。在竞赛时,在一个小组的学生之间会相互加油,从而促进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使一些学生任性、自私等不良个性品质在运动中得到有效的克服,升华情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时,教师还可以丰富竞赛的内容和形式,使学生的班级荣誉感和使命感有效培养起来,并使学生的机体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显著提升,从而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竞争意识与心态。
  3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体育科学的快速发展,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运用正确的心理教育理论,并通过各项体育活动,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指导,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极大程度的提升。只有促进高中体育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相互协同渗透,才能将体育教育的最佳功能发挥出来,也才能使素质教育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较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吴留军.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1).
  [2]蔡耀洲.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分析及对策[J].体育教学,2009(6).
  [3]张芙枚.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教师版),2007(3).
其他文献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它包含着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和理论知识,其中具有大量的科学性精华.为了解对便秘认识的发展历程,并挖掘对当今临床有价值的理论
1 前 言  自国务院于1995年颁发并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下简称《纲要》)后哈尔滨城乡的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深入人心。《纲要》指出提高全民的体质与健康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哈尔滨市人口的绝大部分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哈尔滨市城乡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全民健身活动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但由于城乡经济发展总体上的不平衡,全民健身活动的发展和普及程度不尽相同。努力实现哈尔滨市
期刊
喜欢画画是儿童的天性。儿童时期的形象思维丰富、活跃,不受拘束,他们有时会借助于绘画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但受年龄的限制,他们虽然有画画的想法,却不能很好地掌握绘画的技法。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就要去培养他们。  一、培养观察力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学生要画好一幅有自己想法的画,首先要认真地去观察,由观察实物形体、颜色、构造等外部特征,去了解事物,认识事物。那怎样去做呢?首先,提出观察任务。由于受心理
期刊
目的:本课题从中医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出发,结合现代藏药理论研究,拟研制开发一种安全有效,服用方便,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药物——桑蒂复肝胶囊。本实验从药效学角度研究其复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