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缆过河预制装配式桥架

来源 :工业建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11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了一种新型过河预制装配式电缆桥架。该桥架为叠合式受弯构件,跨中截面形式为向上开口槽形截面,端部为箱形截面。预制构件及其装配连接均采用了后张预应力技术。桥架的主要设计原则为:荷载标准组合下不出现裂缝,荷载基本组合下桥架底板不出现裂缝。结合某工程预制装配式电缆过河桥架的设计,介绍了设计过程和结果,验证了该新型桥架的可行性。 A new type of prefabricated cable bridge is introduced. The bridge is a composite flexural member, and the cross-section form is an upwardly open trough-shaped section with a box-shaped cross section at the end. Prefabricated components and their assembly are connected using post-tensioning prestressed technology. The main design principle of the bridge is that no cracks will appear under the load combination and no cracks will appear on the bottom of the bridge under the load combination. Combined with the design of a prefabricated cable-stayed bridge, the design process and results are introduced, an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new bridge is verified.
其他文献
苏玉和李传道是服装厂的一对小夫妻,结婚两年后,有了儿子李授业,幸福日子刚开始,却遇上服装厂破产,两人都下了岗。遭遇这么大的变故,两人心情烦躁,难免争争吵吵,最终劳燕分飞协议离婚:儿子、房子归苏玉,李传道净身出户。不久,李传道应聘到一家民营服装厂,很快得到重用,当上了服装设计师。他和同厂女工蓝玫结了婚,一年后有了女儿,家庭、事业都有了起色。苏玉情况也慢慢好起来,她给三家小企业做兼职会计,每月的收入也
编辑同志:我是一位独居的老人,独生女嫁到了国外后,我和老伴李某一起生活。4年前,老伴李某去世后,经人介绍,我在2012年8月再找了一个老伴蔡某,婚后他住在我家。然而,我没有想
2006—2008三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与高中历史教材(旧课程人教版)的关系,根据其设问和答案来看,可以用“紧扣、概括、拓展、升华、游 According to the questions and answers
近些年来,我国幼儿园课程小学化现象日趋严重,不少幼儿园越来越多地引入小学的主干课程资源、管理模式和评价标准,不断地渗透小学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使得不少幼
外包动了许多IT员工的“奶酪”,改变平等地出现在每个人面前。 Outsourced the “cheese” of many IT staff, the change appeared equally in front of everyone.
有效课堂离不开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的课堂灵感,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持续深入的背景下,对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目标,对小学数学
超值经济型主板:INTEL915PLCPU:P42.6664位内存:514/400硬盘:希捷80G/(串口NCQ)显卡:映众6200TC/128M光驱:建兴16XDVD显示器:大宇718BF-3(17英寸CRT彩显)超值机箱电源:38度+P
实例:农民杨某建房时,将房屋“包清工”给有施工资质的张某施工。曹某是张某雇用的一名工人。2005年8月15日下午,曹某在工作时因脚手架断裂跌下受伤。曹某向法院起诉,要求房
在高应变动力试桩时,若锤重心与桩顶没有对中或落锤装置架不竖直,极容易导致偏心敲击,从而对锤体、桩侧的传感器信号产生很大的影响。基于两种不同的传感器安装方法,对高应变
[关键词]高考,选择题,材料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07—0037—02    近年来,选择题的材料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大有“没有史料无以成题”之势。材料分析题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它有利于考查和培养学生阅读材料与获取信息的能力、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利于教与学的方式的转变,进而推动历史课程改革的良性发展。但在选取与组织材料时应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