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是2005年风靡全球的韩国人气组合super junior中唯一的中国成员,他始终带着浅浅的微笑,波澜不惊,就连带面具都会在聚光灯下微笑,可以说他就是为舞台而生的。经历了涅槃后蜕变的他化蛹成蝶,却对朋友始终如一,重情重义,在受伤时却没有掉下一滴眼泪,这样的人根本不需要理由大家就会喜欢他!
我叫韩庚,1984年出生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一个普通家庭里。爸爸妈妈沉浸在我这个新生儿为他们带来的喜悦中时,万万没想到的是,在将来,我会走上一条与他们期望所不同的演艺之路。
在他们看来,以我家的经济条件想要培养一个艺人是不可能的,而妈妈更倾心于我长大后成为科学家。但从小学开始我的表演天赋就异于常人,也因为帅气的面孔而备受关注,学校组织的活动更是场场都落不下。连老师都建议我去学表演,当然这也是我喜欢的。后来和家里沟通,最终以妈妈的妥协而告一段落。
就这样,小学毕业后只有13岁的我怀揣着梦想,只身来到北京闯荡,一切并没有我想得那么美好。那时我考入的是中央民族大学中专班,专攻民族舞蹈。天天练功压腿成了我的家常便饭,经常超负荷训练,有几次我都以为自己坚持不下去了。可一想到艺校是一个卧虎藏龙的地方,你不努力就会被埋没。为了能站在舞台上领舞,在众多精英中崭露头角,我又学习了芭蕾和武术。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为自己迎来了光明,我在校期间多次获得了随团到美国、俄罗斯、香港、台湾、澳门等地演出的机会。
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这样一直随团表演,然后就可以小有名气了。但是2001年的一场选秀活动彻底改变了我。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我能在以3000∶1的比例选秀中脱颖而出。于是19岁的我带着欣喜再次踏上征程,不同的是这次要去没有亲友、语言又不通的韩国。
身无分文的我初到韩国,除了挣生活费给自己带来的两点一线的生活外,面对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语言。刚开始我觉得韩语其实挺简单的,我先是用汉语标发音的方法,在经纪人的指导下,仅用了两个星期就可以和当地人进行简单的问候交流了。当时还暗暗窃喜,但是不久之后我听到很多人都说“韩庚怎么这么没有礼貌”,而且公司的员工对我都很反感。我这才知道学习韩语有很多规矩,韩语有敬语、伴语,还有比较亲近的朋友之间聊天的用语,但我刚开始只会说那些伴语。面对韩国这个注重礼仪的国家,在和长辈说话时必须用敬语。而我无论和谁说话都用伴语,可想而知任何人都不会喜欢我。
从那以后,除了正常的训练外,我每天都要拿出10个小时学习韩语。床头墙上贴满了写有韩语的小字条,每天晚上看着看着就睡着了。后来我说的韩语只有当地人能通过口音听出我是从外国来的。
对于经过六年的舞蹈训练,舞蹈水平已经不错的我来说学舞应该没有任何问题。可是问题接踵而至,因为学习的舞种不同,我必须从头开始学起。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因为喜欢舞蹈的原因我从来不会觉得练舞烦闷,而且最喜欢一个人练舞,有的时候连续练舞达到20个小时自己还全然不知。为了在异国他乡能够占有一席之地,我对自己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
对于舞者来说受伤是在所难免的,我也一样。一次做俯卧撑时觉得胳膊很痛,去医院检查才知道骨折了。不过那是两个月以前的事,现在已经长好了,就是有点长歪了。所以有时候举起胳膊时会有咯噔咯噔的响声,幸运的是对我的演出没有什么影响。
2005年11月6日,终于盼来了期待已久的登台表演。站在舞台上的那一刻,我的激动和欣喜不言而喻。可是残酷的事实是在我出道的兴奋还没有褪去的时候,就泼来了一盆冷水。由于我是外国籍艺人,只能签三个电视台,其他未签的电视台都不能露脸。还有签证的问题,导致后来经纪人和我说以后不能在韩国演出了。我当时就哭了,觉得梦刚刚开始,就被封杀了。由于自己的不甘心,我和经纪人想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既然不让我露脸我就戴上面具,不让我说话我就只跳舞。要不队形缺少了我整个组合就全乱了,而且马上就要演出,重排已经来不及了。于是,我带着面具出现在了韩国KM电视台的现场。当时我就是想一定要尽全力,要韩国所有的歌迷都知道有一个韩庚在舞台上,给他们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事实证明,上天是眷顾有准备的人的,我成功了。
当我登上了亚洲娱乐市场的最前端,总是不由得想起戴面具在台上舞蹈的时刻,仿佛就发生在昨日,历历在目。
我没有想到的是,我差点儿因为自己的成名而失去儿时的朋友。每次回家我都有个习惯,就是打电话给故友许晓峰找他叙旧。我们从小玩儿到大,几乎形影不离。可是后来不知道怎么了,每次在电话里他都以工作忙为由拒绝和我见面,我很纳闷儿。后来还是从父母口中得知,原来许晓峰觉得我们身份相差悬殊,才刻意回避的。
这个以前任我在他面前胡闹、耍小聪明、任性的人突然间要和我终结友谊,我按耐不住了,赶到许晓峰的家中找到了他,告诉他,我在他面前不是什么巨星,一直是那个调皮任性的韩庚,是普通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改变我们的友谊。后来在他结婚的时候,我又推掉了演出从国外赶到婚礼现场祝贺。他终于完完全全地把心结打开了,在我长年在外为事业奔波的时候,他主动替我分担了照顾我父母的辛劳。
经历了浴火重生和失而复得的我,比别人更清楚自己能够做什么,想要什么,并会为之不断地去努力去拼搏。
(责任编辑 王天抒)
我叫韩庚,1984年出生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一个普通家庭里。爸爸妈妈沉浸在我这个新生儿为他们带来的喜悦中时,万万没想到的是,在将来,我会走上一条与他们期望所不同的演艺之路。
在他们看来,以我家的经济条件想要培养一个艺人是不可能的,而妈妈更倾心于我长大后成为科学家。但从小学开始我的表演天赋就异于常人,也因为帅气的面孔而备受关注,学校组织的活动更是场场都落不下。连老师都建议我去学表演,当然这也是我喜欢的。后来和家里沟通,最终以妈妈的妥协而告一段落。
就这样,小学毕业后只有13岁的我怀揣着梦想,只身来到北京闯荡,一切并没有我想得那么美好。那时我考入的是中央民族大学中专班,专攻民族舞蹈。天天练功压腿成了我的家常便饭,经常超负荷训练,有几次我都以为自己坚持不下去了。可一想到艺校是一个卧虎藏龙的地方,你不努力就会被埋没。为了能站在舞台上领舞,在众多精英中崭露头角,我又学习了芭蕾和武术。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为自己迎来了光明,我在校期间多次获得了随团到美国、俄罗斯、香港、台湾、澳门等地演出的机会。
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这样一直随团表演,然后就可以小有名气了。但是2001年的一场选秀活动彻底改变了我。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我能在以3000∶1的比例选秀中脱颖而出。于是19岁的我带着欣喜再次踏上征程,不同的是这次要去没有亲友、语言又不通的韩国。
身无分文的我初到韩国,除了挣生活费给自己带来的两点一线的生活外,面对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语言。刚开始我觉得韩语其实挺简单的,我先是用汉语标发音的方法,在经纪人的指导下,仅用了两个星期就可以和当地人进行简单的问候交流了。当时还暗暗窃喜,但是不久之后我听到很多人都说“韩庚怎么这么没有礼貌”,而且公司的员工对我都很反感。我这才知道学习韩语有很多规矩,韩语有敬语、伴语,还有比较亲近的朋友之间聊天的用语,但我刚开始只会说那些伴语。面对韩国这个注重礼仪的国家,在和长辈说话时必须用敬语。而我无论和谁说话都用伴语,可想而知任何人都不会喜欢我。
从那以后,除了正常的训练外,我每天都要拿出10个小时学习韩语。床头墙上贴满了写有韩语的小字条,每天晚上看着看着就睡着了。后来我说的韩语只有当地人能通过口音听出我是从外国来的。
对于经过六年的舞蹈训练,舞蹈水平已经不错的我来说学舞应该没有任何问题。可是问题接踵而至,因为学习的舞种不同,我必须从头开始学起。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因为喜欢舞蹈的原因我从来不会觉得练舞烦闷,而且最喜欢一个人练舞,有的时候连续练舞达到20个小时自己还全然不知。为了在异国他乡能够占有一席之地,我对自己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
对于舞者来说受伤是在所难免的,我也一样。一次做俯卧撑时觉得胳膊很痛,去医院检查才知道骨折了。不过那是两个月以前的事,现在已经长好了,就是有点长歪了。所以有时候举起胳膊时会有咯噔咯噔的响声,幸运的是对我的演出没有什么影响。
2005年11月6日,终于盼来了期待已久的登台表演。站在舞台上的那一刻,我的激动和欣喜不言而喻。可是残酷的事实是在我出道的兴奋还没有褪去的时候,就泼来了一盆冷水。由于我是外国籍艺人,只能签三个电视台,其他未签的电视台都不能露脸。还有签证的问题,导致后来经纪人和我说以后不能在韩国演出了。我当时就哭了,觉得梦刚刚开始,就被封杀了。由于自己的不甘心,我和经纪人想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既然不让我露脸我就戴上面具,不让我说话我就只跳舞。要不队形缺少了我整个组合就全乱了,而且马上就要演出,重排已经来不及了。于是,我带着面具出现在了韩国KM电视台的现场。当时我就是想一定要尽全力,要韩国所有的歌迷都知道有一个韩庚在舞台上,给他们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事实证明,上天是眷顾有准备的人的,我成功了。
当我登上了亚洲娱乐市场的最前端,总是不由得想起戴面具在台上舞蹈的时刻,仿佛就发生在昨日,历历在目。
我没有想到的是,我差点儿因为自己的成名而失去儿时的朋友。每次回家我都有个习惯,就是打电话给故友许晓峰找他叙旧。我们从小玩儿到大,几乎形影不离。可是后来不知道怎么了,每次在电话里他都以工作忙为由拒绝和我见面,我很纳闷儿。后来还是从父母口中得知,原来许晓峰觉得我们身份相差悬殊,才刻意回避的。
这个以前任我在他面前胡闹、耍小聪明、任性的人突然间要和我终结友谊,我按耐不住了,赶到许晓峰的家中找到了他,告诉他,我在他面前不是什么巨星,一直是那个调皮任性的韩庚,是普通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改变我们的友谊。后来在他结婚的时候,我又推掉了演出从国外赶到婚礼现场祝贺。他终于完完全全地把心结打开了,在我长年在外为事业奔波的时候,他主动替我分担了照顾我父母的辛劳。
经历了浴火重生和失而复得的我,比别人更清楚自己能够做什么,想要什么,并会为之不断地去努力去拼搏。
(责任编辑 王天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