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虫本底调查及其分类学研究

来源 :生物灾害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rry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9年对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昆虫本底调查,共采集或观察到昆虫数量为4329头,共鉴定整理出扎龙自然保护区昆虫计12目84科427种,其中鳞翅目201种,占鉴定种类的47.07%;鞘翅目133种,占鉴定种类的31.15%;其他昆虫种类相对较少,得出鳞翅目、鞘翅目为扎龙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优势类群,优势种包括黄蜻(Pamtala flavescems)、普通伊蚊(Aedes communis)、尖突水龟虫(Hydrophilus acuminatus)及中华蚱蜢(Acrida cinerca)。初步掌
其他文献
从系统分类、栽培料与病虫害防治、生物活性物质与营养、安全等多角度综述了茶树菇的研究进展,为今后茶树菇的科学研究及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价值。对我国茶树菇之前的研究进行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9)对食品中农药残留的种类、最大残留限量及检测方法均提出了较多的新要求。通过调查研究菠菜及叶菜类蔬菜上的农药
锯谷盗是重要的仓储性害虫,通过人工饲养及体视显微镜观察,对锯谷盗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并对各个时期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等进行显微观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措施。
随着可再生能源渗透率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的不断提高,微电网因可整合分布式发电单元和本地负载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微电网系统中,存在着大量诸如光伏和储能单元的直流型微
水稻病毒病是系统侵染性病害,是水稻上危害损失重而难以防治的严重病害。概述了广东省化州市水稻上发生的水稻瘤矮病、水稻橙叶病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3种病毒病的发生概况、
【目的】为解决生产上大和长芋山药品种退化的问题,且减少化学药剂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方法】经过多年选育出山药新品种潍农佳长1号和DT山药,将两个新品种山药与普通大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