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6.096
观察低分子肝素钠(克赛Avenfis pharma,CLEXANE)对>70岁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疗效,并对部分出凝血指标进行了监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UAP患者72例,全部病例均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和WHO指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年龄70~81岁,平均75.5±5.5岁。其中男48例,女24例。发作时均伴有ECG相邻2个导联的ST段缺血性偏移>0.1mV,T波压低,倒置或伪改善。用药前48小时内心绞痛均发作>2次,入院前后常规应用抗UAP治疗仍不能控制发作。排除急性心肌梗死、梗死后心绞痛及抗凝禁忌者。
用药方法:克赛0.6ml腹部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共7天。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同等负荷不引起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减少80%以上,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80%,ECG恢复正常;②有效:心绞痛发作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50%~80%,ST段改善≥50%或T波恢复;③无效:心绞痛发作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50%,ECG无改善。
实验室监测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动度(PA),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定性。测定时间为用药前即刻、末次注射后4小时及12小时。
统计学处理:结果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结 果
疗效:本组病例开始应用克赛的时间平均入院后2~4小时,72例中,60例用药后症状明显改善,其中心绞痛症状改善显效40例,有效20例;ECG改善显效40例,有效21例;硝酸甘油量减少显效2l例,有效11例。平均显效40例,有效19例。改善率83.3%。72例中,2例用药后第2天及第3天出现肉眼观血尿,停药24小时后血尿消失,此2例年龄分别为80岁及81岁,均患有明显前列腺增生。72例中3例用药3天后仍无效,改用普通肝素钠静滴(ACT指导调整用量)后改善。
对出凝血指标的影响:用药前后出凝血指标的变化,见表1。
讨 论
本组老年UAP患者平均年龄75.5岁,经常规抗心绞痛治疗不能缓解,应用克赛后临床表现和ECG指标明显改善者达83.3%,无严重出血发生,说明克赛对老年UAP患者的疗效是肯定的。有3例应用克赛皮下注射无效。而改用普通肝素钠静脉点滴后心绞痛缓解,提示在老年UAP患者有时静脉点滴肝素有可能优于皮下注射。本组结果显示,克赛对aPTT和PA影响不大;PT仅有轻度延长且发生在注射后作用最强的4小时(P<0.05),说明其延长与注射后时间有关;纤维蛋白原用药后减低(P均<0.01),而其降解产物FDP阳性者增多(P<0.05),提示了纤溶过程的加强。本组病例用药后的出凝血指标虽部分有明显变化,但均仍属正常范围内的变化。其中2例出血者的出凝血监测指标与未出血者比较均无明显改变,提示其出血的原因可能主要是局部的因素,而非全身性凝血过程的改变。因此,通过临床应用及观察,深感低分子肝素用于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满意、方法简单、使用方便,是安全有效的抗凝剂,尤其适用于基层单位。
观察低分子肝素钠(克赛Avenfis pharma,CLEXANE)对>70岁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疗效,并对部分出凝血指标进行了监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UAP患者72例,全部病例均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和WHO指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年龄70~81岁,平均75.5±5.5岁。其中男48例,女24例。发作时均伴有ECG相邻2个导联的ST段缺血性偏移>0.1mV,T波压低,倒置或伪改善。用药前48小时内心绞痛均发作>2次,入院前后常规应用抗UAP治疗仍不能控制发作。排除急性心肌梗死、梗死后心绞痛及抗凝禁忌者。
用药方法:克赛0.6ml腹部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共7天。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同等负荷不引起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减少80%以上,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80%,ECG恢复正常;②有效:心绞痛发作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50%~80%,ST段改善≥50%或T波恢复;③无效:心绞痛发作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50%,ECG无改善。
实验室监测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动度(PA),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定性。测定时间为用药前即刻、末次注射后4小时及12小时。
统计学处理:结果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结 果
疗效:本组病例开始应用克赛的时间平均入院后2~4小时,72例中,60例用药后症状明显改善,其中心绞痛症状改善显效40例,有效20例;ECG改善显效40例,有效21例;硝酸甘油量减少显效2l例,有效11例。平均显效40例,有效19例。改善率83.3%。72例中,2例用药后第2天及第3天出现肉眼观血尿,停药24小时后血尿消失,此2例年龄分别为80岁及81岁,均患有明显前列腺增生。72例中3例用药3天后仍无效,改用普通肝素钠静滴(ACT指导调整用量)后改善。
对出凝血指标的影响:用药前后出凝血指标的变化,见表1。
讨 论
本组老年UAP患者平均年龄75.5岁,经常规抗心绞痛治疗不能缓解,应用克赛后临床表现和ECG指标明显改善者达83.3%,无严重出血发生,说明克赛对老年UAP患者的疗效是肯定的。有3例应用克赛皮下注射无效。而改用普通肝素钠静脉点滴后心绞痛缓解,提示在老年UAP患者有时静脉点滴肝素有可能优于皮下注射。本组结果显示,克赛对aPTT和PA影响不大;PT仅有轻度延长且发生在注射后作用最强的4小时(P<0.05),说明其延长与注射后时间有关;纤维蛋白原用药后减低(P均<0.01),而其降解产物FDP阳性者增多(P<0.05),提示了纤溶过程的加强。本组病例用药后的出凝血指标虽部分有明显变化,但均仍属正常范围内的变化。其中2例出血者的出凝血监测指标与未出血者比较均无明显改变,提示其出血的原因可能主要是局部的因素,而非全身性凝血过程的改变。因此,通过临床应用及观察,深感低分子肝素用于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满意、方法简单、使用方便,是安全有效的抗凝剂,尤其适用于基层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