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古代中国曾存在过一种以法及其善、羲、美(三字均以“羊”为内核)为特质的“羊文化”.古人将“羊”视作“神判”和“吉祥”物.法的古文写作“ ”,其中的“ ”就是神判“解”(
【机 构】
:
中共南通市委党校,江苏,南通,22600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中国曾存在过一种以法及其善、羲、美(三字均以“羊”为内核)为特质的“羊文化”.古人将“羊”视作“神判”和“吉祥”物.法的古文写作“ ”,其中的“ ”就是神判“解”(獬豸).獬豸也就是古代中国原始法道德历史文化中的“神羊”.善、羲、美中的“羊”就是神判羊“ ”及其原始法的历史隐喻符号.善是古人对法的秉公和道德的公正体现;羲是古人对法的践履和道德的力行体验;美是古人对法的敬仰和道德的价值取向.有别于蛙、虎、龙(图腾)的“羊”不是一个附加在灵物之上的吉祥物,其本身就是一个吉祥物(古文“羊”即“祥”),因而羊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吉祥物;真正能够代表“黄河文明”及其祥和循法与礼仪之邦的吉祥物不是表征帝王和皇权的“龙”,而是作为法道德象征的“羊”.中华民族祥和循法、道德践履的优良传统与审美崇尚的诗性精神根植于古老的“羊文化”.
其他文献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是以精神追求为主导,强调人的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在于精神的丰 富,在于人的自觉的、自由的创造性活动,即在新的物质基础上的人文精神。可持续发展教育中的
《梧州市志》对本文作者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项目《广信历史人文地理———岭南文化古都的研究与开发》这一国家级课题研究 ,无疑有巨大的帮助 ,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Wuzh
生态论理对传统伦理的超越是以对"主体"范畴的重构为逻辑起点的,其内容包括:生态主体与现代理性的结合;道德规范与"生态语境"的嵌合,以及价值指向递进到生态整体的层面.同时,
狄拉克的"大数假说"认为一些"大数"之间存在着数量级大致相等的关系,而迪克的"人择原理"则认为这种相等是基于我们现在的宇宙正处于适于人类生存的这个阶段的缘故.它们包含着
画缋五色,并非是具体表示红、黄、蓝、黑、白五种单纯的西画原色、复色意义,它代表的是赤青黑白黄五种意象色彩的色性规律与宇宙自然生命节律高度统一的、朴素的物质变化观念
阎锡山于1917年提出并实施的用民政治,包括民德、民智、民财三个方面的内容.其实质是要按照人们的发展要求因势利导地把普通民众纳入其政治轨道,使人民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
美感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基础上产生出来 ,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变化 ,它是对客观 现实的一种特殊的能力反映。美感的产生和发展 ,其根源和本质 ,归根结底取决于
占有式拥有与享乐式消费相结合 ,享有式拥有与享用式消费相结合 ,构成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末享”与“本享”。鉴于两者对人的生活质量、终极追求的深刻影响 ,现代人不能不
本研究采用团体沙盘这一咨询技术,帮助具有关系问题的寝室改善人际关系,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沟通技巧,化解寝室矛盾。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阐发,认为素质教育应包括自然素质、社会素质、精神素质,试图为素质教育的探讨提供另一种思路,另一种理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