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那史”是彝族传统文化中原始的有代表性的绘画艺术遗产.彝人在请布摩(祭司)择定吉日为死者超度亡灵时,要请画工画神案(也称翁帐),这种神案彝语称之为“那史”,语义为盖住眼睛,有些地方称为“吐曲”,语义为遮住面容.画好之后请妇女织十余丈麻布做成布壳,粘贴画像,富裕之家多直接画在锦缎或白布上.其内容有日月星辰,飞禽走兽,花草树木,龙蛇鱼虫、神灵人物等.其名如《母猪拖耙子》、《白龙长鸟头》、《蚯蚓爬大象》、《老鼠舔犁头》、《实子骑雄鹤》、《撮泰扛耙子》、《青蛇长人脸》、《黑人长猪毛》、《蝴蝶拖金索》、《细蛇攀花》等奇形怪象.绘画工具一般为毛笔或竹笔,风格古朴、苍劲,具有透人心脾的艺术魁力;“那史”形采用平面造形,既没有前后层次的空间关系,也没有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整个画面由许多彼此独立的图形构成,一般多为描摹基本形象的简笔画.《大定县志》卷13引《黔南职方纪略》记彝族葬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