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技能考核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尝试

来源 :体育师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体育教学评价都是以运动技能学习的结果为主要依据,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可以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随着对技能本身教育功能认识的转变,体育课程评价的功能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不只是检查技能掌握的情况,更为关注的是学生掌握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和改进功能。
  运动技能考核课是检查和评估教学过程中教和学双边活动质量的手段,也是获取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反馈信息的途径。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地、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运用和安排考核课,能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同时,它也是连接体育课和体育课外活动课的天然纽带,有利于提高课外体育活动的质量。
  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导下,我在教学实践中,对运动技能的考核采用了下面三种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持续考核法
  方法:在单元考核结束后,提倡并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活动和课余时间,积极开展自锻,并允许学生持续、反复多次参加该项目的考试,直至达到理想的成绩。
  目的:发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学习和完成任务的主动性,养成经常地、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更好地掌握动作技术,增强体质,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优点:能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增强取得理想成绩的信心和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能培养学生的自锻能力,发展身体素质,养成经常参加锻炼的习惯;能使学生比较扎实地掌握动作技能,有效地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缺点:随机性大,增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同时,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时间概念,容易出现“今日复明日”的不良现象。
  解决办法:为了避免这类弊端的出现,教师可以规定在一定时间(如一个月)内每人可以测验10次或更多次,给予弹性较大的量化规定,使学生感觉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和压力。
  譬如:我校高一年级女生在测验排球双手自抛自垫时就采用这种方法。第一次测验后,有部分学生成绩不及格或没有达到满分,她们希望老师再给机会进行测验。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安排这部分学生进行测验。这样每个学生通过自身努力,都能取得自己认为满意的成绩,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也打下了坚实的垫球基础,为高二的选项教学做好了准备。
  二、人人过关考核法
  方法:在某一单元学习或练习后,由教师口头对学生完成练习的技术质量进行评分,对能较好地完成和掌握技术动作的学生,方可转入其它技能或下一个技术内容的学习或练习,并有针对性地对差生进行辅导的一种方法。
  目的:通过评估,使学生及时了解和获取完成技术动作情况的反馈信息;改进、提高动作技术质量;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和好胜心,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并达到掌握技术、锻炼身体的实效;在评价过程中,应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适当提供否定的信息,激励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而对学习感到困难的学生反馈时提供肯定的信息,调动他们“我并不差,我能行”的内驱力。
  优点:通过“过关”,滤出差生,有利于好、差分组教学;能激发和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有效地增强体质;有利于对差生进行针对性地辅导,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由于“过关”后,可有2次课左右的自由选项练习,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兴趣的培养。每一位学生只要在原有基础上有提高、有发展、有创新,都将有机会得到肯定和赞赏。
  缺点:对个别差生心理压力较大,易产生逆反心理;对“过关”的学生,应组织和安排好活动内容,否则容易形成“放羊式”。
  解决办法:在“过关”前,教师首先从思想上给学生减轻负担和压力,进行疏导,向全体学生说明这次只对某一项技术进行考核,有可能你这次不过关,但并不代表你能力不行,并不是丢人事情;过关了并不能说明你动作就完美无缺。对滤出的少数差生,先要肯定他们在这个单元学习中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然后指出要努力的方向,教师的态度要和蔼可亲,因为这部分学生更需要教师的关心和爱护,更需要进行个别辅导。
  譬如:我校高二篮球教学班“行进间低手上篮”考核就采用了这种方法。因为在学习这个技术前,就有四分之一的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接近一半的学生基本掌握,但每班仍有10名左右的学生一点基础没有。通过“过关”考核可以对这部分学生进行针对性地辅导,促进他们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此项技术。
  三、单元考核法
  方法:这是传统的考核方法。在某一单元教材学习结束时,一次性检查、评定学生掌握技术动作情况的方法,考核不及格再考即为补考。
  目的:培养学生及时根据教学要求完成任务的能力,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评定学生体育成绩,评估教学质量,提供教学反馈信息,积累教学经验,为以后改进、提高教学质量而提供实践指导,进行身体素质测试时大都使用此种方法。
  优点:能促使和调动学生积极锻炼,培养及时和定时完成任务的良好习惯;提供总结经验的反馈信息,积累教学经验。
  缺点:由于一次性评分,不合格再考即为补考,容易使部分差生对完成任务感觉有较大的压力,甚至放弃考试机会,不利于实现教学目标。
  解决办法: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可以和第一种考核方法结合使用,不能机械地、呆板地执行这种考核方法,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地增加1——2次考试机会,但决不能无原则地迁就学生。
  譬如:我校高二篮球教学班“单手肩上投篮”考核也采取了这种方法,除了培养学生投篮的专注力外,还通过此种考核方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并能迁移到文化课学习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为了更好地发挥考核课的作用,合理运用上述考核方法,在教学实际工作中还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目的性。首先应明确考核是整个教学活动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完成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考核旨在发现问题,提出解决和改进的方法,并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目标性。每学期开始让学生明确将要学习的教材内容、技术标准、考核方法及要求,为调动学生自练提供具体的目标。
  3、可行性。目标、标准的提出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贯彻区别对待的原则,分数、等级的制定应符合正态分布原理,即面向大部分学生。
  4、鼓励性。在考核过程中,对学生完成技术动作质量的评定应准确并简明扼要,语言表达多用鼓励性的语言,并提出下一步练习的技术关键、将要达到的目标。通过考核,既可以让学生在充分展示自己长处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与喜悦,增强自信心,也可以让学生在发现不足、体验失败的过程中,激发学习潜力,这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与发展。
  5、方法性。考核过程中,应指出存在的问题,更应教授自练的方法,以便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自练,提高练习效果。在评价主体上,将学生被动接受评价转向主动参与评价,使评价变成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
  6、综合性。考核过程中,注重从关注技能学习的结果,即技能的掌握情况,转移到更为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的情感态度体验、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形成方面;在评价方法上,注重从过分强调量化转向注重质的分析与把握。
  7、差异性。在运动技能考核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学生平时的学习与练习态度,以及在学习和锻炼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这样将会使一些身体素质较差,但学习态度好的学生提高练习的积极性;让那些先天条件好,但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认识到:先天的条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后天的努力程度,从而使他们端正学习态度。
  参考文献:
  [1] 季浏等.体育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2
  [2]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新课程与评价
  改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9
   (甘肃省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737200)
其他文献
文章结合两个初中体育课基本部分运用游戏的案例,论述体育课基本部分游戏应用需要把握五个要点。
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企业中已经建成的应用系统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如何整合这些分离的系统,推动企业信息化工作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成了当务之急。消息中间件
摘 要:手势是一种身体语言,它既方便灵活,又生动直观,是教师语言表达的再补充。手势具有传递组织信号,减轻教师负担;优化课堂氛围,融洽师生关系;提示动作要领,促进技能学习;传达教练意图,提高指挥效率的作用。通过教学实例,从组织教学中、技能教学中、比赛活动中等方面对教师手势的运用进行阐述,以求体育教师能够掌握手势运用,轻松地驾驭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体育教学;手势;价值;运用   中图分类
摘 要:体育小课题研究是中小学体育教师以自己在教、学、研、训、赛、考、培等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由教师个人或几个人合作,在不长的时间内共同研究,取得结果,服务于实践的校本教研形式。文章从着眼于小,着手于实,着重于真,着力于细,立足于小而实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小课题研究时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小课题;着力点  中图分类号:G
【正】论文的标题应做到确切、恰当、鲜明、简短,既能概括全篇内容,又能引人注目,题文密不可分。科技论文的题目通常有三部分组成:一是所论对象的类别(名称、范围);二是进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