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唤醒绿色虎》“唤醒”我们了什么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pw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纪录片以其纪实属性所固有的穿透力、震撼力,受到观众的欢迎。成功的纪录片是真实美与艺术美的完美结合。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艺术则是使这一生命变得有血有肉、多姿多彩的“营养液”。我们从艺术视角对纪录片《唤醒绿色虎》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本片通过令人震撼的影像,出类拔萃的解说词以及对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个人故事的娴熟运用,捕捉到了中国民间环境运动的精髓,为世界了解中国正在蓬勃兴起的公民环保运动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同时,从该片我们得到了如下几点启示:一部好的纪录片,首先要有较高的立意,能够反映现在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其次,要注重结构设计;最后,要整合好叙事风格、画面语言、解说词撰写等艺术处理。
  关键词:艺术;纪录;叙事;语言;解说词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11-0092-03
  一、引 言
  《唤醒绿色虎》通过环境活动人士、农民及记者的眼光,追踪一场史无前例的非凡运动,这场运动是要阻止在中国西南部的崇山峻岭中的长江上游修建大坝。为人们长期固有的“人定胜天”的理念论画上句号。影片以令人惊奇而且从未在中国境外面世的档案材料及对政府内幕知情者和见证人的采访为主体,同时也讲述了在那个特定的年代是如何坚持以进步的名义搞人定胜天运动。数以百万计的中国人被动员起来参加运动,而这些运动改变了中国的地貌,毁坏了湖泊、沼泽、森林和草原,让沙尘暴肆虐而且也令科学停滞不前。五十年来,天一定要服务于人的观念在一代一代的中国人心目中已根深蒂固,批评这一做法的人因此而销声匿迹了多少年。当一部新的环境法通过之后,由环保活动人士和农民领导并得到政府内幕知情人支持的一场新环保运动终于扎下了根。中国有史以来,普通公民第一次享受到了参与政府决策的民主权利。环保活动人士踏上了检验他们的自由度并拯救一条河流的征程。影片获2012年“格兰特海姆环境报道奖”的“特殊价值奖”。本文基于影片的艺术视角,就影片立意、结构设计、叙事风格、画面语言、解说词撰写艺术等进行分析,试图总结出对我们有意义的借鉴。
  二、基于艺术视角下的对《唤醒绿色虎》影片的分析
  (一)立意崇高
  一部好的影片,首先要有较高的立意,能够反映现在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我认为这部记录片若对外播出一定会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这个纪录片主要讲述通过媒体工作者的努力,发动群众力量保护怒江生态环境的故事。该片以怒江环境保护为出发点,借助媒体,让怒江群众了解到修水电站的利害关系,最终阻止了最大的虎跳峡水电站的修建,唤醒了人们对绿色环境的向往,保护环境的激情,认识到我国公民应当充分行使权利,关注民主政治进程。一方面是对保护自然环境与国家经济发展的认识。发展经济不能破坏环境,牺牲民众的利益,“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行不通。开发一个水电站要淹没的不仅是一片村庄,一个景观,更是淹没了一些人世代的生存环境,淹没了宝贵的文化,这些都是无法修复的。另一方面是这部片子会唤醒我们对民主制度的关注。怒江村民经过自己的抗争终于保护了自己的生存家园,中间的过程十分艰辛,有便衣警察的盘问;有总编辑的刁难;有记者因为报道这件事失去了工作;有人为了家乡民众利益而失去生命。一方面,我们看到了民众本身公民意识淡薄,任人宰割,不知道自己可以行使知情权、监督权、决策权等权利,其实这也是大部分中国人的状态。怒江群众为了自己的家园甚至需要豁出性命去保护,这从侧面反映出民主制度的不完善。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媒体在这件事情中的关键作用,如果没有媒体让小沙坝村的人了解漫湾的人们在修筑水电站之后的生活状态,我想小沙坝村的村民会成为第二个牺牲品,如果没有萧亮中的去世,民众也不会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而媒体所扮演的关键角色,使舆论监督机制发挥作用,引起国家上层领导的关注,促进了《环境影响评估》的出台,促进了民主参与决策的能力。
  (二)结构严谨
  该片首先讲述对怒江建坝的讨论,温家宝总理亲自批示要慎重处理,接着讲到曲格平对大炼钢炉除四害的回忆;镜头转向回到漫湾,环保人士请群众去开发水电站的地区了解当地人们的生活状态,使即将修筑漫湾水电站的群众了解到维护家园的重要性;插回曲格平对大跃进时的回忆,“人定胜天”、“征服自然”的错误观念,围垦滇池,导致大饥荒,开垦森林,使农牧林业全部受损。回到长江上游对史立红所拍影片反响强烈的地区,温家宝总理的批示,表明领导对这件事的态度。萧亮中的去世深深刺激到当地群众,最后通过这些努力,怒江群众不仅有效的保护了自己的家园,还引发了人们对民主问题的讨论与思考。由于纪录片的结构方式主观性较强,靠蒙太奇手法将画面连接在一起,不受时空限制,使这部片子的衔接不够自然流畅。以该片为例,先讨论建坝问题,又回忆起大跃进时的情景,中间过渡很生硬,会使人的思绪被打断,观众会产生疑问:这两件事之间的联系是什么?从完整性来看,该片较完整,提出问题,找到方法,解决问题,以及引发的思考,整体思路比较清晰;从严密性来讲,虽然整个片看起来不够精巧,工整,严密,但凸显真实性,太过严谨反而失去了真实感,也就失去了这部纪录片所要表达的思想。这部片子的魅力就在于那种毫不雕琢的真实感,增加了可信力,容易感染受众。单看描述怒江群众保护家园时运用了顺序式结构,以时间为轴,随着事态发展将事实展现给观众,容易被观众接受,但整部纪录片以交叉式结构来展开,插入大跃进时期的事情并不唐突,因为大跃进时期领导人一句“人定胜天”就可以让群众毫无理智的狂热,不计后果,最终造成大饥荒,而现在社会在进步,我们不应该再为国家的发展而牺牲环境,牺牲生存的家园,可是现在依旧有群众为了修水电站而流离失所,通过这种类比深化了主题,这两件事内部的联系,拓展了主题的意义。
  (三)叙事风格独特
  整部片子以旁白和被采访者口述为主,中间加一些录像资料,是史实与史论的有机结合。这部纪录片在电视语言构上通过画面加解说叙述史实,通过专家学者访谈(同期声)完成结论和评说,有的段落在史实叙述过程中,往往加入研究学者,事件参与者对于关键情节、细节的追述或补充,产生夹叙夹议、浑然一体的效果,这种记叙的客观性和评价结果的史论对立统一的关系,大大增强了电视片叙事的内涵和力量,容易使观众受到感染,起到呼吁作用。由于有了访谈的介入,降低了解说的比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片子的主观介入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向观众展现过去和将来时空,从而扩展整个片子的表现力。解说和访谈的交替出现,无形中给片子带来一种节奏因素,因而更加满足观众的收视需要。   (四)画面语言优美
  该片画面语言丰富。开头开门见山,告诉群众这是一次环保运动,易使观众领会全片基调,插入过去毛泽东领导下的影像资料,设置悬念,吸引观众注意力,观众会迫切的想知道这是一场怎样的环保运动。在叙述整个事件的过程中,运用多次运用长镜头和蒙太奇的手法。例如到达漫湾,使用长镜头记录老太太失去家园在垃圾堆里捡垃圾的过程,还有一位妇女失去家园声泪俱下,同时使用特写记录当人们看到这些场景时的表情。该片中的蒙太奇的镜头没有太快或太慢的镜头,保持整体节奏的统一,影调也比较协调,除了影像资料是黑白的之外,大部分画面明暗衔接过渡都很自然。在景别与角度的选择上,由怒江的绝美景色,转向怒江人民的生存状态,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在纪录片的段落上,运用平行交叉蒙太奇和比喻象征蒙太奇。平行交叉蒙太奇集中表现为一边记录怒江,一边回忆大跃进;象征比喻蒙太奇表现为怒江的景观是一种象征,象征那些为了国家发展需要而即将不复存在的美丽景观,象征那些流离失所的群众,也象征国家一些法律制度还有待完善。结尾发人深省,从侧面表达我国公民意识加强,关注民主制度。
  (五)解说词表达准确
  解说词是纪录片的重要声音之一。该片中,解说词首先交代拯救怒江地区人民生活环境的背景,怒江生物的多样性,怒江人民与怒江之间不可割舍的关系,还有怒江的水电资源,以及对关键人物的简单介绍,使观众迅速了解该片主题,准确表达作者意图。在播出历史录像资料时,解说词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例如当时大炼钢铁的社会背景,片中虽然没有当时关于这段历史背景的画面,但通过解说词“在建设初期,繁荣遥不可及,五亿人民刚经受过战乱,渴望拥有安稳的生活……”使要说明的事件更加完整。
  解说词整合了画面信息,创造了明确的指示关系。首先,解说词放大了信息点,强调突出关键性细节。例如“小高炉的温度不够高,大部分的钢不能用就被扔掉……麻雀数量锐减,害虫泛滥,导致了大饥荒……”这些信息在画面中观众可能不会留意,但通过解说词,观众就能体会到当时除四害导致的恶劣影响。其次,解说词对无序画面进行整合。例如片中拍摄的天安门广场,紧接着就在车中拍摄一行人奔赴怒江的情景,两个画面之间没有什么联系,但解说词说:“到了2004年,随着新法规《环境影响评价法》的通过,普通老百姓获得了与他们的领导人讨论和质疑决策的权力,在怒江河谷,环保人士利用这个机会进行调查,并且广泛报道这些水坝对当地民众的冲击……”这样两个无序镜头的衔接与过渡就比较自然了,就不会显得突兀了。最后,解说词还有“引力作用”。一方面,解说词设置悬念,不断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让观众不断有兴趣接着看下去;同时无形中提升了纪录片的内在价值,让人们了解到环保人士为其付出的努力,也在不断地在暗示观众关注中国的环保发展。
  三、总结与启示
  (一)挖掘好主题
  拍摄一部纪录片,最主要的是确定拍什么,也就是要进行选题策划。寻找选题,是纪录片创作的第一步。把握好一个选题,关键之处在于所选题材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每一部纪录片正式开拍之前,创作纪录片的每个人都会有很多的想法和意图,但是“影片”要求的是能够拍出来的东西,而不是仅仅凭借很好的想法或意图,因此,必须对所选题材做详细的可操作性论证,即对该题材的选取是否能够引起社会大众的兴趣,社会大众对该题材是否存在一种表达的需求,所选的该题材又有什么特别之处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详细的论证。《唤醒绿色虎》在这方面获得了较好的突破,因而,引起了不同凡响的社会公众共鸣。
  (二)注重结构设计
  在《唤醒绿色虎》结构的梳理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内在的结构线,它跟“环境”有关。这样的话,就找到了一条连接这个影片的内在的线。我觉得它能够解释目前人们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这就找到了一个主题当。这个结构里头也包括了视觉上的连接,包括内景和外景、日景和夜景的考虑。结构是一种艺术,但它并不难,每个人都有这种能力,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结构意识。现在的创作里面,结构本身的含义可能更大,比内容还要大,这就是所谓的结构主义所说的内容存在于板块和板块的缝隙之间。
  (三)整合叙事风格、画面语言与解说词
  独特的叙事是纪录片的一个重要艺术特性,从叙事角度研究纪录片,就是要以纪录片为研究文本,探讨其叙事的方式方法。而纪录片中的画面语言与解说词是构成故事的两大重要因素,二者密不可分。《唤醒绿色虎》通过令人震撼的影像,出类拔萃的解说词以及对于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个人故事的娴熟运用,捕捉到了中国民间环境运动的精髓,为世界了解中国正在蓬勃兴起的、有可能改变中国未来的公民运动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参考文献:
  [1] 曹坤.关于纪录片的美学思考[J].当代电影,2003(5).
  [2] 张红军.纪录片美学随想[J].电视研究,2010(1).
  [3] 沈一冰.电视纪录片创作的三要素[J].视听纵横,2010(5).
  [4] 朱海平.电视纪录片故事化的实践与探索[J].新闻记者,2009(1).
  [5] 周东元.纪录片的故事化品质[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5).
  [6] 郑静峰.论纪录片创作的“情景再现”模式[J].视听纵横,2007(6).
  [7] 王莉.对纪录片选题的思考[J].成功(教育),2008(10).
  [8] 陈少波.电视纪录片解说词创作的审美选择[J].写作,1997(9).
  [9] 邹鑫华.纪录片解说词的艺术表达[J].视听界, 2009(5).
  [10] 李余良.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的写作[J].新闻爱好者,2006(11).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主要采用量化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大河报》1997年1年的中学生报道进行内容分析,从都市报对中学生的报道数量、报道篇幅、报道密度、报道程度等方面探讨都市报在新的竞争环境下拓展报道领域、提升报纸影响力的有益尝试,以期为都市类报纸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内容分析;中学生;《大河报》  中图分类号:G25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11-0050-0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创新扩散理论阐述了在互联网和MOOC(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背景下知识传播的变革。本文以“TED演讲”为例,重点分析了TED在我国扩散过程中使用的知晓、说服、决定、实施和确认。并结合TED线上和线下活动的开展,具体说明了网络知识传播的发展、成熟和运用。  关键词:创新扩散;知识传播;TED演讲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11-00
期刊
摘 要:本文选取《河南日报》与《大河报》对当今国际重大事件的报道为研究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新闻文本的内容要素进行总结与归纳,发现《河南日报》作为党报在报道国际新闻时主要以客观中立的态度审度事件本身,对一些有关国际局势变革、世界经济扭转以及中国与其他各国关系发展走向有关的报道颇为重视;而《大河报》作为都市报更多是起到桥梁作用,基于百姓所关注的角度,从民生看世界。两份报纸报道国际新闻时侧重点有很大
期刊
摘 要:本文以2013年以前国际传播学界关于社会化媒体的研究为研究对象,着重回顾了不同类型的社会化媒体的研究重点,认为社会化媒体已经成为传播学领域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跨学科研究构成当前研究的主流。随着社会化媒体的蓬勃发展,未来的研究应在深度和广度上加以拓展。值得注意的是,在国际社会化媒体传播学研究中,来自中国大陆的研究论文极少,中国大陆的研究机构亟待提高在国际社会化媒体传播研究中的话语权。  关键
期刊
摘 要:本文以什邡事件为例,分析微博空间中非理性表达的表现形式,非理性表达主体的心理倾向和思维方式,剖析微博非理性表达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发现非理性表达也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微博不仅是草根群众发表言论的平台,而且也是社会的减压阀,是窥探社会矛盾的窗口。  关键词:微博;非理性表达;表现形式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11-0061-03
期刊
摘 要: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收视率作为业界所关注的焦点,影响着各种各样的电视栏目,在以收视率为重要考核标准的电视节目评价体系中,主流媒体新闻评论类栏目收视率低的问题,也一直吸引着电视新闻从业者的关注。本文希望在收视率为导向的电视节目评价体系下,分析电视新闻评论类栏目收视率低的原因,并探寻提高电视新闻评论栏目的收视率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的出路。  关键词:收视率;新闻评论;《今日点击》  中图分类号:G2
期刊
摘 要:赵超构是中国现代新闻史上著名的报人。除了在办报方面的巨大贡献以外,赵超构在自己富有特色的“小言论”式的新闻评论也是其新闻生涯中重要的一笔。本文以赵超构在成都《新民报》开设的“未晚谭”栏目为例,对其“小言论”所体现出的平民立场进行了考察、梳理和分析。  关键词:赵超构;小言论;平民立场;未晚谭  中图分类号:G2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11-0056
期刊
摘 要:新媒体自制视频节目不断拓宽道路,与电视媒体争夺观众和广告主。但近年来大获成功的音乐真人秀《中国好声音》和《我是歌手》针对草根自制节目的短板,走上一条专业化的道路。两档节目都强调高端技术的采用和参与者的专业素养、追求节目价值的纯粹回归和参与者形象的“反神化”、注重节目内容的权威性和正面娱乐价值的重构。本文认为这两档真人秀的改变为电视媒体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的新定位——专业化做出了有利的探索。 
期刊
摘 要:公共倡导是很多社会组织,尤其是公益组织重要的传播议题。在新媒体时代,公共倡导遇到了新的问题。本文以《KONY 2012》为分析蓝本,通过分析《KONY 2012》倡导策略的得失,探究新媒体环境给非营利倡导带来的机遇和风险,旨在深入探讨公共倡导的传播策略。  关键词:KONY 2012;新媒体;公共倡导;公益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
期刊
摘 要: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新闻价值规律的回归、受众多元化信息诉求、电视台自身发展的需要和新媒体迅速崛起,促使电视新闻语态发生微妙变化。电视新闻语态从传统的宣教模式向“宣教+新闻”模式过渡,电视新闻节目试图融合浓厚的宣教与客观的新闻。本文以央视《新闻联播》作为研究案例,梳理其开播以来新闻语态的转变路径,并探析电视新闻语态的转变方向。  关键词:新闻语态;转变;《新闻联播》  中图分类号:G21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