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2003年成都统筹城乡发展以来,在城乡管理体制、生产要素体制、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户籍制度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锐意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走在了全国其他地区前面。
【机 构】
:
成都市社科院,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
【基金项目】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式农村劳动力回流型转移的理论与实践——基于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现象的实证研究》阶段性成果(批准号:09BRK005), 2014年度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部交通战略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资助项目, 西南交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成都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研究”(编号:XJQ005)的部分研究成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3年成都统筹城乡发展以来,在城乡管理体制、生产要素体制、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户籍制度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锐意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走在了全国其他地区前面。准确认识和把握新常态下统筹城乡改革面临的新机遇,对于成都继续争当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排头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建议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以及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等六个重点领域改革,打造统筹城乡改革升级版,为我国解决好"三农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政治的发展始终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民主政治的整体进程主要遵循基层民主和领导层民主两个相互独立的形式逻辑。特
集体行动是个体做出合作行为选择的结果。成功的合作依赖于准确的信息和可靠的执行。社会资本作为关系性资源强化了行为主体间的彼此联系。其中:信任社会资本打破了信息非对称
生产性服务业因其在改变城市产业发展方式、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城市创新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逐渐成为区域中心城市在经济结构转型时期重点发展的行业。本文认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