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非疫区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患儿疾病谱变化及预后

来源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e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流行对非疫区PICU住院疾病谱、治疗方式和结局的影响,指导PICU的临床治疗工作。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2月1日至2019年5月30日(Ⅰ组)与2020年2月1日至2020年5月30日(Ⅱ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PICU收治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感染和非感染疾病谱变化及就诊时间,比较各系统疾病和意外伤害疾病及重要治疗手段使用情况和全因病死率。

结果

Ⅰ组339例,Ⅱ组208例,Ⅱ组患儿总数较Ⅰ组减少38.6%。两组患儿入院24 h内儿童器官功能障碍评分(P-MODS)(P=0.8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组入院24 h内小儿Logistic器官功能障碍评分-2( PELOD-2评分)为1(0,3)分,较Ⅰ组1(0,2)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Ⅱ组住院时间较Ⅰ组延长(P=0.192),其中Ⅱ组中休克组、意外伤害与中毒组两组的住院时间更长,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8,P=0.001)。Ⅱ组感染性疾病(肺炎、无菌性脑炎、脓毒症)病例数及比率均比Ⅰ组明显减少[176例(52.1%)比93例(44.5%),P=0.095]。神经肌肉疾病:无菌性脑炎由13.2%降至7.2%(P=0.028);非创伤性颅内出血由0.9%升至3.8%(P=0.017)。Ⅱ组与Ⅰ组有创介入治疗病例数相比较明显减少,其中无创呼吸机、血浆置换、纤维支气管镜至少减少50%以上,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Ⅰ组与Ⅱ组患儿发病到就诊平均时间分别为7(4,12)d、3(1,6)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Ⅰ组病死率4.7%(16/339),Ⅱ组病死率3.4%(7/208),总病死率及主要引起死亡疾病的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导致PICU收治患儿疾病谱发生特征性变化,感染性疾病明显减少,非感染性疾病如外伤、中毒仍是主要危重症儿童病因。疫情期间非疫区重症患儿的就诊、收住PICU时间以及全因病死率无明显变化,由此可见疫情并未对重症患儿的就诊、转诊、救治以及预后产生不良影响。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儿童急性肾损伤(AKI)的应用时机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15年3月至2020年2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AKI并行CRRT的患儿病历资料。根据AKI分期将符合标准的患儿分为早期组(AKI 1、2期)和延迟组(AKI 3期),记录两组患儿一般情况、启动CRRT时的指标及预后。结果(1)共39例患儿纳入研究,其中早期组23例,延迟组16例。两
期刊
目的探讨快速反应小组(RRT)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与2019年实施RRT前后的各项指标,如院内医疗急救小组启动率、院内死亡率;住院患者心搏呼吸骤停发生率、24 h内非计划性转入ICU比例及启动RRT后患者转归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实施RRT后,院内医疗急救小组启动率、院内病死率、住院患者心搏呼吸骤停发生率及24 h内非计划性转入ICU比例均下降,启动RRT原因顺位排序前三分别是氧饱和度下降
目的研究胎龄<32周的极低/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矫正年龄1岁时神经发育状况。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出生后收治新生儿科,并在出院后定期至高危儿门诊随访满1年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出生体重分为极低/超低出生体重组(出生体重<1 500 g)、低出生体重组(1 500 g≤出生体重<2 500 g)、正常出生体重组(2 500 g≤出生体重<4 000 g)。比
目的探讨儿童下消化道出血(low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LGIB)的临床特征及非感染性病因特点,探讨电子结肠镜在其诊疗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消化病房收治的311例LGIB患儿,对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男女比例1.47∶1,患儿平均年龄(4.67±3.99)岁,学龄前儿童占67.85%。97.75%儿童存在肉眼血便,
目的本研究通过重度创伤患者首次输血时间用血情况及预后分析,以探讨规范大量输血协议(massive transfusion protocols, MTP)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的重度创伤73例。以重度创伤患者从受伤到患者输注血制品的时间差为Δt,根据Δt将患者分为首次输血4 h内组(n=26)和大于4 h组(n=47),比较两组患者输注血制品总量。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