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的危机,国民党的转机?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nruihong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否做到“官司归官司,团结归团结”,关系着国民党能否重生
  2018年5月15日,距离正式卸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两年还差5天的时刻,马英九迎来了一个“有罪判决”,罪名是“泄密”,刑期四个月,可“易科罚金”,即以罚款12万新台币(约合人民币25万元)替代监刑,并可上诉。对比其前任陈水扁当年因贪污入狱(目前保外就医),这个罪名和刑期,既讽刺又荒诞。
  今年68岁的马英九已经发表声明,称一定上诉,给自己争个清白。

有罪还是无罪?


  此事得追溯至2013年8月31日。时任“检察总长”黄世铭办案监听民进党“立委”柯建铭电话时,意外发现柯建铭请时任台湾“立法院长”王金平关说(利用职权干扰正常执法)时任“法务部长”曾勇夫及时任“高检署检察长”陈守煌,请求不要对柯涉及的案件进行起诉。黄世铭向马英九报告了此事。
  9月11日,马英九以国民党主席身份召开记者会,谴责王金平“司法说情”事件。当天,国民党“考纪会”开除王金平党籍。而一旦丧失党籍,没有“立委”身份,其“立法院长”的头衔自然不保。
  王金平随后向法院提出“确认国民党员资格存在”的民事诉讼,法院裁决保留其党籍。也就是说,国民党“考纪会”开除党籍的决定不被司法认可,这也是台湾第一桩司法确认政党党籍的案例。国民党败诉后再上诉,直到2015年朱立伦接任国民党主席后才撤回上诉。
  2015年,黄世铭因依泄密罪被判刑1年3个月、得易科罚金45万新台币。“法务部长”曾勇夫、“高检署检察长”陈守煌负行政责任,分别移送“监察院”和检察官评鉴委员会。“立法院长”王金平和民进党“立院”党团总召集人柯建铭则免于被处理。
  而对于马英九涉案的情况,台北检察院2016年12月启动调查后认定,马英九为了撤销王金平党籍和“立法院长”而泄密。
  对于马英九的泄密指控,主要在于2013年8月底到9月6日“特侦组”召开记者会之前的几天,黄世铭向马英九报告案情后,马找了“行政院长”江宜桦和“总统府”副秘书长罗智强叙述此案。二审判决认为,马英九转述案情,既不是为解决政府部门成员的政治问题,和“院际调解”更是毫无关系。而不论是“特侦组”侦查中的事项或监听内容,依法都不得泄露,且不得用于刑事犯罪侦查以外的目的。
  而马英九认为,自己和江、罗谈话基本属于私下讨论,在“特侦组”公开案情前,“秘密”还是秘密,不能叫泄密。
  此外,此案是黄世铭主动向马英九报告,马英九是被动知晓,并无干涉侦查或探问侦查秘密的动机和意图。
  而更大的争议是,为什么参与“司法说情”(指王金平)事件者无罪,“吹哨者”(指马英九)反而有罪?
  也有舆论认为,马英九处理王、柯“司法说情”事件,在政治上是否过于躁进,很值得讨论。在许多人看来,既然王金平所涉案情十分轻微,马英九是否有必要这么快地做出开除其党籍的决定,值得商榷。
  其实,马英九与王金平的心结自2005年竞选国民党党主席就已经开始,直到马英九卸任,始终无法化解。这是马英九在任台湾地区领导人8年的一大败笔。

“压得愈深,弹得愈高”


  无可讳言,“泄密案”二审逆转有罪,必然对马英九造成不小的压力。政党第三次轮替这两年,台湾政治生态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国民党不只是失去“政权”,而且在“立法院”席位已经少到甚至提不出“释宪声请案”,这和民进党第一次主政时是非常不同的。
  民進党第一次主政时的陈水扁时代,国民党在“立法”部门占多数,但未过半,只要国民党和亲民党联手,就能挡下偏激政策,甚至以提出罢免台湾领导人动议进行施压。当时的陈水扁因为是“少数派”,只能以靠拢独派拉拢“深绿”来巩固政治安全感,政局喧闹却成不了事。蔡英文主政后则不然,占据“立法”部门绝对多数席位的结果,不仅没有鼓励她往中间靠拢,相反却增加她实施更偏向于民进党主张的政策信心。不论“立法”或“修法”,民进党都能强压其他党派完成“三读”,即使法案不符法律或“宪政”原则,亦无人能挡。加上国民党提不出“释宪声请案”,“释宪救济”的可能性大幅降低。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民进党摧枯拉朽般攻城掠地。
  在陈水扁主政的时代,国民党这边,连战把党主席交给“人气王”马英九,即使本土派王金平隐有分庭抗礼之势,都撼动不了马英九的核心领导地位。而如今,国民党领导层的人气显然不如当年的马英九,全党所谓的“政治菁英”甚至有青黄不接之势,仅仅是选举造势都进行得异常辛苦。如此低迷的气候下,马英九卸任后人气逆转回温,是唯一的特例。如今却因为“泄密案”逼得天天跑法院,某种程度上也凝聚了国民党内的同仇敌忾之气,反而加大其辅选能量。
  所谓“压得愈深,弹得愈高”,要改变台湾政治形势,除了选举别无他法,国民党必须从今年底的县市选举中展现足以与民进党抗衡的政治能最,到2020年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时也才有重争主政地位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马英九还是国民党内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当然,马英九与王会平之间能否做到“官司归官司,团结归团结”,也关系着国民党能否重生。就此而言,现仟国民党主席吴敦义也得扮演一定角色。毕竟,当年“马王政争”时,作为马的副手,吴敦义正是唯一提出不同意见的人。
  (作者系台湾资深媒体人)
其他文献
艺术作品和艺术家出现在了这座中国西部凋敝的村庄里。  艺术并没有为村民带来很多物质上的改变,却催生出了很多微妙的变化  2017年5月26日下午5点,一辆货车经过3天的长途跋涉,将6盆花椒树运回甘肃秦安县城北边5公里的石节子村。它们在两个月前从这里坐着专车到上海明当代美术馆展出。来回运费近两万块。  这是村民孙银银家的花椒树,明美术馆为每棵树付了800元作为报酬。现在,卸货的升降车小心地把它们卸下
宁夏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目前正在筹备9月举办的  第三届中阿博览会。我们将抢抓“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形成的浓厚氛围和一系列重大机遇,面向世界搭建平台    近几年,宁夏已成为中国“西望”阿拉伯之窗、对外开放的新名片,影响力越来越大。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之际,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李建华接受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专访,阐释如何打好中阿博览会这张牌,面向全球开放,
在极端物理条件下,物质的运动规律、物理化学过程、生命过程等都可能会发生变化,这就意味着微重力实验有实现重大科学突破的可能。  人类要走向太空,就必须研究微重力环境下物质会发生哪些变化  4月18日下午,“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的回收舱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着陆区。在12天的太空旅途之后,这枚中国首颗专用的微重力实验卫星的使命告一段落。  “实践十号”卫星总重3.3吨,使用化学电池供电,搭载
两年前,上海姑娘杨锦玟在“十一”长假期间去美容院做头发,其间,造型助理一直劝她趁着最近价格优惠做个隆鼻的微整形。明眸皓齿的杨锦玟,对自己脸部五官唯一不满意的地方就是鼻子,总嫌鼻梁还不够高。助理告诉她,微整形无需麻醉不用动刀,只需著名微雕大师往鼻梁上打一针玻尿酸,就能让鼻子挺拔起来。这些话说到了杨锦玟的心坎儿上。她一动心,就在美容院做了隆鼻注射。山东省青岛市一名19岁的姑娘李亦霏,决心整容成她心目中
这位巴西队的头号美女粉丝,在世界杯赛场身穿巴西隊球衣,与闺蜜一起支持自己的国家队。安布罗休喜爱的球星是内马尔,她自己也是健身和运动高手,冲浪、沙滩排球等项目都不在话下。
挂川应该是东京和大阪之间的东海道新干线上最不起眼的一站了。快车“希望号”直接飞驰而过,只有慢车“光号”和更慢的车“回声号”停靠。据说,当时本没打算在这个人口只有11万的小城设新干线车站,经当地政府反复游说才最终促成。  炎热8月的这天,附近的袋井市将举行花火大会。虽然城市小到只有8万人口,袋井的“远州花火大会”可是全日本有名——不仅烟火数量(3万枚)多,而且出自全日本顶级烟火师之手,是不折不扣的烟
“年轻人无所事事,只好去搞音乐。”也正是随着曼城摇滚乐潮的兴起,废都复兴。  两年前,我第一次到英格兰西北部城市曼彻斯特,遇上北方典型的剧烈气候。走入曼城地标布里奇沃特音乐厅时还是阳光直照,半小时后出门却寒雨如刀,衣领掩不紧地走了几步,忽然一道强光下来,抬头一看,天又变回了深蓝色,仿佛从没发生过变化。只是音乐厅顶上一大团移动的乌云透露了秘密,速度快得像魔幻大片里的特效。冰雨渐细,有轨电车经过新桥,
何必胸怀什么天下?反正“天下”也不是你的  海航的王健走了,走得突然。坊间各种猜测,更多的是感叹世事之无常、生命之脆弱。饭桌上同事说,还是活得简单点好啊。可马上又自嘲,没准明天给个总裁当当,屁颠儿屁颠儿就去了。  我仅见过王老板几次,他总是一副志得意满、指挥若定的样子,似乎海航凶狠的收购需要这份淡定。有人说海航并购足以进入教科书。能吗?不能,因为没几人敢玩这凶险的游戏。  网上关于王健的报道很少,
现代风景学必须夯实“日常性体验”这一地基  暑假外出旅游的多,我一位河南同学去开封玩后发朋友圈:“同样是铁塔,历史悠久的开封铁塔很少有人知道,埃菲尔铁塔却风靡全球。”有点为家乡风景抱不平的意思。  “风景”与地域主义的牵扯,其来有自。我们的祖先看到一座山,可能首先是从工具性视角发问如何靠山吃山。生活水平提高,“有闲阶层”出现,开始以欣赏性视角打量一座山,这才催生了“风景”。  这方面,向有“壮游”
克瑙斯高的六卷本小说《我的奋斗》厚达3600页,去年出齐的德文版厚4700页,中文版出齐的话想必也将达到可观的4000页。这一罕见的普鲁斯特式的文学工程赢得了广泛的认可,稳定地推动着作者的声望在世界文坛的高涨。德国《世界报》说他“用一种激进的方式定义了当代的自传体文学创作”,老牌的美国《新共和》月刊则把他称作“你最喜爱的作家最喜爱的作家”——这不是夸大之辞。过去几年,在纽约、伦敦和柏林的文学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