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来源 :今古传奇·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17878213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篇 此生尽付中华
  陈嘉庚出生在福建渔村,为生计漂洋过海到新加坡。13年之后,陈家变故突生,父亲所营企业破产,欠下巨款。按照新加坡的法律“父债子免还”,他毅然宣布:要将父亲欠下的债务还清!他白手起家,没日没夜和工人拼搏在第一线上,有些积蓄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连本带利还清了父亲所欠的债务。在短短20年间,陈嘉庚迅猛崛起,雄踞一方,成为东南亚地区远近闻名的“橡胶大王”。
  知他年少有为,赤手空拳搏赢了命运,却不知原来他一诺千金。
  他身居異邦却心怀故国。从1913年开始,他在家乡先后创办小学、女子小学、师范、航海、农业等多所学校,1919年,他开始筹备兴建厦门大学。在当时的校址上,怪石林立,荒冢遍布,他亲到现场,和工人一起清理坟墓、开采石条。他对美国人设计的全西式教学楼不满意,自己修改,将屋顶设计为中国式,有人评价,厦大的建筑是“身穿西装,头戴斗笠”。在厦门大学资金周转困难时,他宁愿卖房卖地,也要匡扶教育!
   知他匡扶教育,却不知他竟执著至此,宁愿“毁家兴学”而无怨无悔!
  他是手握亿万资产的巨富,可他的生活却“寒酸”到了极点。他平日里身上的现金不超过5块,他曾说:“个人少费一文,即为吾家多储一文,亦即为吾国多储一文,积少成多,以之兴学。”就这样一点一滴,积土成山,积水成河!他从不穿戴名牌,除了两三套较好的礼服外,其他的衣服一穿就是好多年,处处都是补丁,一件黑色棉背心,穿了十几年,里面的棉絮都露了出来,还舍不得丢掉。
  知他是腰缠万贯的华侨首富,却不知他一生勤俭至此,早已堪破财富!
   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在海外奔走呼吁捐资抗日,后来竟冒着生命危险回国,奔走前线慰劳将士。星城被占,日军通缉侨领陈嘉庚,他携毒药逃亡,随时准备殉国。
   知他家国情深,却不知他情深至此,誓与中华共存亡!
  在国共力量悬殊时,他冲破阻拦访问延安,当他了解到,共产党真正能挽救祖国危亡,他不惜一切倾囊相助。祖国和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是他做事的最高原则。
   知他饱经世事沧桑,却不知在他心里,那份家国情怀,是最永恒最纯真的存在。
  1961年8月12日,被毛泽东誉为“华侨领袖、民族光辉”的他,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临终时,身为亿万富翁的他,还有300多万财产,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那么,他给子孙留下了多少钱?答案是:一分钱都没有!
   金钱如肥料,散播才有用,数亿巨资,一腔热血,此生尽付中华矣!
其他文献
社区矫正是一种与监禁执行相对应的新型刑罚执行方式,在促进社会秩序稳定,降低刑罚执行成本,提升罪犯改造质量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区矫正的不断发展成熟,与其相对应的检察机关的检察监督也在不断探索实践,尤其是伴随《社区矫正法》的出台,对检察监督工作更是提出了更严峻的考验.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了社区矫正检察监督的必要性,其次分析了地方视域下社区矫正检察监督的困境,最后研究了地方视域下社区矫正检察监督的出路,旨在为相关人员研究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