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生产乙二醇反应器设计改进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imin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工艺是石化路线,传统路线生产工艺流程长、设备多、能耗高、成本较高。经改进采用碳一化路线,相比传统路线该路线生产工艺流程缩短、设备减少、能耗降低、成本低下。本文介绍了工业生产乙二醇反应器的设计进行改进。经改进采用碳一化路线,相比传统路线该路线生产工艺流程縮短、设备减少、能耗降低、成本低下。
  关键词:乙二醇;反应器;设计
  乙二醇(EG),俗称甘醇,是最简单和最重要的脂肪族二元醇,更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它既可以作为生产醇酸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酯纤维和聚酯塑料的重要原料,也可以作为高沸点溶剂。随着近几年全球聚酯产品市场消费的增加和乙二醇生产工艺的不断创新,世界范围内乙二醇的生产发展很快。工艺以合成气和甲醇为原料,甲醇以Na2CO3为催化剂脱氢制备的甲醛以羰基化反应生成乙醇酸,乙醇酸酯化加氢生成乙二醇,精馏后获得浓度达到99.9%的乙二醇产品。
  1流程介绍
  工艺流程分为以下四个工段:甲醇氧化脱氢工段、甲醛羰基化工段、乙醇酸酯化工段、合成工段。
  1.1氧化脱氢工段。本段工艺主要模拟的是甲醇在0.1MPa,650℃条件下,以Na2CO3为主要成分的催化剂氧化脱氢生成甲醛。工艺中的主要反应为:
  2CH2OH→2HCHO+H2
  1.2羰基化工段。本段工艺主要模拟的是甲醛与CO,H2O在6.9MPa,50℃条件下,用酸性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进行羰基化反应生成乙醇酸。工艺中的主反应为:
  HCHO+CO+H2O→HOCH2COOH
  1.3酯化工段。本工段工艺乙醇酸与甲醇在2MPa,380℃条件下,用SO42-/ZrO2催化剂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醇酸甲酯。其中,主反应为:
  HOCH2COOH+CH3OH→HOCH2COOCH3+H2O
  1.4合成工段。本工段工艺乙醇酸甲酯与氢气在210℃,3.5MPa条件下,以Cu-Cr催化剂发生加氢反应。
  2改进后的反应器
  甲醛羰基化化反应器示意图。
  3甲醛羰基化反应中,反应器设计改进,改进后有如下优点
  3.1反应器内外壁产生的温差应力小,有补偿热应力引起的变形能力,能适应管内管间物料温差较大的操作,大大增加了管板的稳定性和耐用性,从而提高了甲醛氧化反应器的耐用性。
  3.2在氧化筒内壁中进行绝热保护,筒体外壁采用汽液冷却,避免氧化筒材料在高温下出现强度、塑性及抗氧化性显著下降的情况,因此大大降低了氧化筒材料的报废率,从而大大提高了甲醛氧化反应器的使用寿命。
  3.3同时在羰基化反应中使用了多段式固定床反应器,使原料多次触碰催化剂,使其反应的更加彻底。反应器结构简单,能容纳较多的催化剂,使反应物与催化剂充分接触,温度分布合理,产能大,转化率高。
  参考文献:
  [1]沈菊华.国内外乙二醇生产发展概况[J].化工科技市场,2003(6):12-15.
  [2]尹安远,陈梁锋,戴维林等.草酸酯催化加氢制备乙二醇研究进展[J].化学世界,2008(6):369-373.
  [3]范进.乙二醇的生产技术进展及市场前景分析[J].日用化学品科学,2014,1(37):9-31.
  [4]赵宇培,刘定华,刘晓勤.合成气合成乙二醇工艺进展和展望[J].天然气化工,2006,31(3):56-60.
  [5]张翔宇.环氧乙烷/乙二醇工艺技术比较[J].化工设计,2006,16(3):7-12.
  [6]唐永良.环氧乙烷催化法合成乙二醇的研究进展[J].合成纤维,2005,11,23-27.
  [7]崔小明.环氧乙烷合成乙二醇的研究进展[J].杭州化工,2006,36(3):11-19.
  [8]崔小明.环氧乙烷合成乙二醇的研究进展[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7,7(7):19-26.
其他文献
摘 要:教育事业及社会文化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使较高学历的研究所需求量增大,这给研究生培养机构构建增加了难度,因为不同专业都可以进行不同层次及不同方向的研究生教育,所以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构建不但要考虑到专业因素,还要考虑到专业的发展方向、该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研究生就业等因素。政治学专业在研究生培养方面也面临培养机构构建问题,所以笔者从政治学专业学生的角度分析了政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构建。  关键
摘 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与推广,社会大众获取新闻等信息的途径日趋增多,我国媒介格局也逐渐呈现为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为主导的“两极格局”,二者相互依存和竞争,同时广播电视优质节目生产能力也在趋于弱化。在这种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发展,就必须要加快对其组织进行重构。本文立足于媒介融合背景,着重就广播电视组织重构现状与对策进行了深入探究。  关键词:媒介融合;广播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