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治疗小儿泄泻的有效性评估报道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m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分析和研究推拿治疗小儿泄泻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12月小儿泄泻患儿126例,将其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推拿组与常规组,每组各有患儿63例。常规组患儿以西医常规治疗;推拿组患儿加以推拿治疗,将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每日大便次数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组间对比:推拿组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每日大便次数组间对比:治疗前相似P>0.05,治疗后推拿组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推拿治疗小儿泄泻的有效性高,作用显著,可减少大便次数,值得推广。
  【关键词】 推拿 小儿泄泻 有效性
  小儿泄泻在儿内科中为常见疾病,以大便次数增加、大便性状水样或稀薄状为主要症状,经早期及时治疗,可改善预后。若治疗不及时,方法不当,可久泻不愈,影响小儿生长发育[1]。本文选取小儿泄泻患儿63例,应用推拿治疗,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1月小儿泄泻患儿126例,将其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推拿组与常规组,每组各有患儿63例。63例常规组患儿中:男40例,女23例;年龄在0.7—5岁,平均年龄为(2.56±1.02)岁;病程在1天-6个月,平均病程为(2.35±0.74)个月。63例推拿组患儿中:男40例,女23例;年龄在0.6—5岁,平均年龄为(2.36±1.31)岁;病程在1天-6个月,平均病程为(2.45±0.14)个月。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资料具有较好的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患儿给予常规对症支持,包括保护胃肠道黏膜、维持肠道菌群平衡,给予抗菌、抗感染和静脉补液等治疗。
  推拿组患儿加以推拿治疗,以健脾和胃为主要原则,根据临床辨证分型兼顾清热、消食和化湿等。基本手法包括仰卧位退左脾经、左大肠、摩腹和揉脐;腹卧位揉龟尾、推上七节骨。寒湿型加推三关,揉外劳宫、中脘穴;伤食型加揉左板门、运内八卦;脾虚型加揉中脘穴、清天河水、退六腑、揉脾俞和胃俞,并按揉足三里[2]。因小儿皮肤娇嫩,操作时术者双手需应用润滑剂,根据患儿病情和体质决定手法轻重和次数,以皮肤微红为准,1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休息1-2天进行下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1.3 评价指标
  将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每日大便次数进行比较。
  疗效判定方法:显效:患儿症状与体征消失;大便性状复常,大便次数每天1次。有效:患儿症状与体征改善;大便性状成形,大便次数减少50%以上。无效:患儿症状、体征、大便性状、大便次数均无明显改变。总有效率为显效率+有效率[3]。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涉及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行统计分析,凡是治疗效果等计数资料用%表示,检验方式为χ2检验。每日大便次数等计量资料,用x±s表示,检验方式为t检验,P<0.05为组间或组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判断依据。
  2 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组间对比:推拿组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其中,推拿组37例显效,25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98.41%;常规组32例显效,20例有效,11例无效,总有效率82.54%。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每日大便次数组间对比:治疗前相似,常规组为5.56±1.25次,推拿组为5.54±1.22次,P>0.05;治疗后推拿组明显少于常规组,常规组为3.12±1.01次,推拿组为1.24±0.23次,P<0.05。
  3 讨论
  小儿泄泻跟小儿生理特点相关,其生长发育蓬勃,脾胃需更多水谷精微化生,加重脾胃负担,加上脏腑娇嫩,易受外邪或内伤导致脾胃升降失调,水谷运化受阻,清浊相干而成泄泻。推拿手法遵循中医辨证思想,通过手法对腹部、脐部和七节骨、龟尾等穴位进行推拿刺激,可改善胃肠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功能增强,发挥健脾和胃止泻的作用[4]。其中,脐部按揉可改善肠道微循环和消化吸收功能,缓解腹泻症状;七节骨、龟尾推拿可兴奋支配肛门括约肌的神经,发挥清热止泻作用;根据不用辨证分型加减,可兼顾清热、消食和化湿[5]。
  本次研究中,常规组患儿以西医常规治疗;推拿组患儿加以推拿治疗,结果显示, 推拿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推拿组每日大便次数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提示推拿治疗小儿泄泻的有效性高,作用显著,可减少大便次数,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徐玲,李志山,陈光明等.推拿治疗小儿泄泻(湿热证)临床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3(5):725-726.
  [2]徐珊.小儿泄泻伤食证推拿治疗方案及疗效评价方法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
  [3]徐珊,汪受传,李江全等.推拿治疗小儿泄泻伤食证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1,03(3):210-212.
  [4]徐珊,汪受传,李江全等.推拿治疗小儿伤食泻的临床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3):226-228.
  [5]李红星.推拿治疗小儿泄泻伤食症效果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3,9(8):138-139.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当前我国医学模式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医疗方面的护理也愈来愈重视。中医护理临床应用也随之逐步发展,但在其应用与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些许不足,本文就其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中医护理 临床应用 影响因素 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9-0132-01  目前,中医护理
畲医诊治痧症的起始年代虽无从考证,但对痧症的诊治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畲族民间广为流传,且逐渐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畲医按照痧症进行辨治的病症几乎涵盖了内
【摘 要】 中医在治疗痛经时,可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调整其治疗方案,因时制宜、因病制宜,中医药在干预痛经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治疗手段多种多样,疗效显著。本文介绍了痛经的临床表现及发病机理以及中医治疗痛经的方法,以供大家交流参考。  【关键词】 女性 痛经 中医治疗  痛经指月经前后或行经期间下腹及腰部有疼痛、坠胀感,严重时伴有恶心、呕吐、肢冷等症状的病理现象,它亦可以称为经期疼痛[1,2]。痛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