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强度脉冲超声波促进大鼠骨骼肌挫伤修复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xiang82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不同强度脉冲超声波对大鼠骨骼肌挫伤修复的疗效.方法 共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将其制成右侧腓肠肌挫伤模型,然后分为自然恢复组及超声波组.自然恢复组大鼠制模后未给予特殊处理,让其自然恢复;超声波组根据超声波强度不同,细分为A,B,C共3个亚组,于制模后24h分别接受强度为0.25,0.50,0.75 W/cm2的脉冲超声波(频率均为3mHz)治疗,每天治疗持续5min,共治疗14d.于制模后4,7及14d时取材,采用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等手段检测各组大鼠肌卫星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 制模后4,7及14d时,发现各超声波亚组结蛋白染色阳性平均光密度值(AOD)均明显高于自然恢复组(P<0.05),各超声波亚组间AOD值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脉冲超声波治疗可促进挫伤骨骼肌再生,有利于损伤肌肉组织修复;采用0.25~0.75 W/cm2超声波治疗肌肉挫伤时,其治疗效应无明显量效关系。

其他文献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治疗效果常不理想,我们采用McKenzie法配合针灸及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水中平板步行训练在脊髓损伤(SCI)大鼠康复中的作用及其与脊髓可塑性的关系.方法 将40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假模组、模型对照组、水疗训练组、减重平板训练组及水中平板训练组,每组8只.建立大鼠脊髓挫伤模型,各训练组于术后1周开始进行8周的康复训练.采用BBB评分、爬网格试验评定大鼠后肢功能的恢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脊髓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
关节功能部位深度烧伤经保守治疗后,均不可避免出现瘢痕增生,并进一步挛缩导致功能障碍,是烧伤后康复治疗棘手问题之一。
期刊
目的 研究摩擦刺激足三里等下肢穴位对小脑的激活与去激活效应。方法共10例健康右利手受试者接受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研究,采用3.0 T Siemens Magnetom Trio磁共振成像系统采集全脑功能像。穴位选取右侧足三里、阴陵泉、丰隆和三阴交穴,刺激采用组块设计模式,刺激期操作者使用海绵用力摩擦受试者穴位区,频率约为2Hz。以SPM5和SUIT软件包分析数据,识别相对于基线水平,刺激不
编辑部收到稿件后通常会经过编辑初审以及2位同行专家评审,然后综合各方意见决定稿件初步的处理情况。如果作者收到退修意见,说明稿件被接受的可能性大,但必需重视稿件的修改。强烈建议作者参照退修清单意见和文中批注逐条认真修改和补充,修改结束后在文后附一详细的修改说明,阐述对相关问题是否进行了修改和补充或者无法修改的原因。
目的 探讨并分析梗死灶部位与急性脑梗死(ACI)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选取134例ACI患者(ACI组)和100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临床记忆量表(CMS)、词语流畅性测验(VFT)、画钟测验(CDT)等评定,并行F300检查,将神经心理学量表评定结果及P300检查结果按照脑梗死的影像学分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1.中梗死与腔隙性梗死MMSE、CMS、VFT、C
目的 观察超短波、针刺及关节松动术联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并与单纯关节松动术治疗进行疗效对比.方法 共选取90例肩周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超短波、穴位针刺及关节松动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肩关节松动术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对2组患者肩关节疼痛、肩关节功能及肩关节活动度进行评定.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其肩关节疼痛及活动功能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 利用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健康成年人手部主动、被动对掌运动时的脑激活区的特点,为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9名健康成年人参加实验.以右手主动及被动对掌运动作为刺激模式,采用区块设计,利用SPM5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测量位于对侧感觉运动区及运动前区的脑激活区的中点,并统计各脑区出现激活的频数.结果 主动及被动手对掌运动时主要激活的脑区包括:对侧感觉运动皮质(SMC)区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已成为发达国家青少年伤病致死的首位病因,而我国的颅脑损伤发生率和因颅脑损伤致残、致死的伤员也逐年增加.临床及实验证实了干细胞治疗TBI的效果,也证实了高压氧能促进内源及外源性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并趋于向脑损伤部位分布,高压氧联合干细胞治疗脑损伤在临床上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也取得了一定临床效果.现将近年来关于高压氧及干细胞治疗TBI
期刊
目的 比较体外冲击波与普通物理因子疗法治疗跟痛症的疗效.方法 将63例跟痛症患者分为体外冲击波治疗组33例,传统物理因子治疗组21例,对照组9例.体外冲击波治疗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传统物理因子治疗组患者给予常用物理因子治疗.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定.患者根据自己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工作及生活能力的改变情况,将疗效划分为缓解、有效、无效3个等级.结果 体外冲击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