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功能及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来源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ryl18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平衡功能及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8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平衡组、等速组及联合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平衡组、等速组在上述干预基础上分别辅以平衡功能训练或膝关节等速肌力训练,联合组患者则辅以平衡功能及膝关节等速肌力训练。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及10 m步行时间对各组患者步行能力进行评定。

结果

治疗8周后平衡组、等速组及联合组患者其FAC分级及10 m步行时间[分别为(35.97±8.49)s,(36.03±8.62)s和(31.61±6.64)s]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并且联合组患者FAC分级及10 m步行时间亦显著优于等速组及平衡组(P<0.05)。

结论

平衡功能训练及等速肌力训练均能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两者联用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提高患者平衡能力、促进步行功能恢复。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观察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和极早早产儿(VPI)神经发育预后及影响因素,探讨早期干预对其神经发育预后的影响。方法对VPI和VLBWI早产儿114例进行出院后的干预和随访,在纠正年龄1岁时进行智能发育测试(CDCC)。根据CDCC结果将114例患儿分为智力发育正常组[智力发育指数(MDI)≥80分]和异常组(MDI<80分)以及运动发育正常组[运动发育指数(PDI)≥80分]和异常组(PD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后获得性前岛盖综合征(AOS)患儿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以及康复预后。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神经康复科收治的AOS患儿9例,回顾性分析其颅脑MRI表现、口运动及进食和语言障碍特点、伴发癫痫和认知障碍情况以及康复疗效等。结果9例患儿中明确为单纯疱疹病毒脑炎者3例,肠道病毒相关性脑炎2例,病原未明的脑炎4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随意性口面-颊-舌-咀嚼肌运动功能丧失
期刊
目的探讨振动排痰机对危重病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治疗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重症监护病房VAP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予积极综合治疗,2组分别采用不同排痰措施,观察组采用振动排痰机排痰,对照组采用人工叩背排痰。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和每日排痰量。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3、5和7天时,
目的探讨简易平衡评定系统测试(mini-BESTest)量表的效度及敏感度。方法由2名专业人员对符合入选标准的20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mini-BESTest及Berg平衡量表(BBS)测试,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配对t检验和描述性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mini-BESTest每项条目与其所在维度相关系数范围为0.782~0.934(P<0.05),mini-BESTest与BBS总分及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6例,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按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接受包括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等常规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上肢机器人训练联合高压氧治疗。共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治疗后)采用Brunnstrom分期、简式Fugl-Mey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Previous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 is more severe, and associated with worse functional outcomes, than ischemic stroke. This Chinese study c
期刊
目的观察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豚鼠模型的疗效及对Treg、Th17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5%对苯二酚(氢醌)涂抹豚鼠局部皮肤制备实验性白癜风豚鼠模型,待制模成功后将其分为实验组及模型组,同时选取正常豚鼠纳入正常对照组。采用308 nm准分子激光对实验组白癜风豚鼠皮损处进行照射,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豚鼠饲养期间均未给予其他特殊干预。于激光照射8周后观察各组豚鼠白斑恢复情况并进行疗效评定,应用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