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重症监护病房脓毒血症临床及病原学分析

来源 :儿科药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脓毒血症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对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PICU送检的脓毒血症血液标本所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4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G+)菌29株(64.4%)、革兰阴性菌(G-)15株(33.3%)、真菌1株(2.2%)。前3位的病原菌依次为表皮葡萄球菌(22.2%)、肺炎链球菌(17.8%)、铜绿假单胞菌(17.8%)。G+球菌对儿科常用的β-内酰胺类药物多数耐药,而对万古霉素、复方磺胺甲唑敏感性较高;G-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高度耐药,而对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敏感性较高。结论:表皮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条件致病菌已成为PICU脓毒血症的主要致病菌,且对常用的多数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所致脓毒血症病死率较高,且对多数药物耐药明显。前期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后期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有效控制感染、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
其他文献
经济全球化是20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特征之一,也是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安德森空气微生物采样器是国际通用的测定空气细菌和真菌粒子浓度和粒度的标准仪器,现有2级、6级和8级等类型,以适应各方面的需要。其中,6级类型者在室内外空气微生物学监测
分析程序设计课程应培养的卓越工程师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能力,包括快速实现需求、敏捷定位bug、自主学习、良好交流等,提出在C++课程教育中贯彻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几点认识,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测定气雾剂空气动力学粒径结果的差异。方法:分别采用双级撞击器和安德森撞击器,测定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的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情况,评价2种方法结果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