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仿写指导的策略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dalong880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仿是发展、创新、创造的基础,写作亦然。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认为“模仿”是作者效法他人作品,从而取人之长、补已之短的必要手段。小学生善于模仿,也需要模仿,小学生的作文训练是一个由模仿到创造的过程。照着范文仿写,仿中练功,仿中求异,从仿到作,这是小学生写作的基本模式。因此仿写教学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地仿写呢?现以《课间十分钟》为范文指导仿写习作《老鹰捉小鸡》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见。
  一、分析范文,明确写法
  只有熟识了仿写的对象——范文,才能仿照范文开始写作,也就是说,只有深入理解范文的语言特点才能“仿其文”;只有了解了范文的写作结构、布局和写作思路才能“仿其格”;只有明确了范文的写作方法、修辞手段和观察方法才能“仿其法”。因此在仿写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对范文的分析工作,研究范文的写作方法、语言特点,为顺利仿写打好扎实的基础。
  1.析范文探实质
  《课间十分钟》一文详写了“打乒乓”“爬竹竿”“丢沙包”这几个活动项目,每个项目都是从“活动地点”“活动情况”“活动心情”这些方面来写的。写“活动情况”时,作者又紧紧抓住不同的动作特点来写。如“打乒乓”的基本动作特点是“你推我挡”;“爬竹竿”的特点是“跃”“爬”;“丢沙包”的基本动作特点是“攻”和“躲”。具体描述“躲”这一动作的词还有“左躲右闪”“蹦来跳去”“抬、转、捞、抓”等。“老鹰捉小鸡”也是一项活动,因此在写作时也可抓住它的动作特点来写,这是写好活动项目的关键。
  2.析范文明写法
  “丢沙包”这项活动是全文中写得最具体的一段。本单元的阅读训练重点、写作训练重点是围绕“先总起后分述”的方法进行的,因此本段是本单元读写结合的一个最佳学习点。这段课文先总写“丢沙包的同学玩得最有劲”,再抓住“丢包”和“躲包”同学的不同动作特点先概括地写出“攻、防”双方总的活动情况,再具体写出“躲包”同学的两种不同的防守方式及其心情。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明确以上这两点,即仿什么、怎么仿,就为仿写《老鹰捉小鸡》打好了理论基础。
  二、明确目的仔细观察
  观察是为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有计划的视知觉过程,有观察才能言之有物,使写作成为有源之水,避免空洞乏味的流水账。而在观察的同时,如能伴随着积极的思维,就可以全面、深入、准确地认知和把握事物的特点。儿童的注意力容易转移,观察事物往往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因此培养学生观察的方法尤为重要。
  在课前的“老鹰捉小鸡”游戏中,我先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范文《课间十分钟》是怎样抓住不同动作特点来写各项活动的,使学生明确在游戏中也要观察“老鹰捉小鸡”的活动特点,即明确“老鹰”“母鸡”“小鸡”的基本动作各是“攻”“拦”“躲”,另外还应注意观察这些动作的具体过程,即在游戏时应仔细观察“老鹰”是怎么进攻的、“母鸡”是怎么拦的、“小鸡”又是怎样躲的,有哪些不同的情况,老鹰又是怎样施计捉小鸡的。
  明确了观察的目的、内容和方法,即观察什么、怎样观察,学生的观察就有的放矢了,作文也不再成为“无米之炊”。
  三、体验生活积累素材
  仿写不仅仅是仿文填空的过程,能够仿其形是一种境界,而能仿其神是另一种更高的境界。要进行高质量的仿写,作者必须拥有丰富的写作素材。生活是素材的积累过程,写作是素材的释放过程。素材有两个来源,即生活的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于身体力行的观察、体验,其中一部分是当场的观察(如前所述),另一部分是日常的观察和体验,这是直接的;二是来自于他人的经验,通过读、听、观等渠道获得,这是间接的。没有写作素材,就谈不上写作。
  因此在仿写《老鹰捉小鸡》前,明确观察的内容后,我便组织学生参与这项活动。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有了感性的认识并体验了活动的乐趣,为写作积累直接的观察和体验的素材,使学生产生“骨鲠在喉,不吐不快”的心理需求,让活动中产生的情感贯穿写作的始终。但是仅仅利用当场获得的素材进行仿写未免有就事论事的味道,虽可达到锻炼的目的,但难以达到提高的效果。我们进行仿写的目的,不只是指导学生怎样去观察(包括当场的和日常的),还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对素材进行挑选、甄别和运用,在较高仿写层次上,通过对范文的结构、写法、主次作适当的扬弃,使仿写真正地为自主写作服务。
  四、尝试写作了解起点
  学习了范文,体验了游戏乐趣,接下来就是尝试仿文写作。写作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展开联想而不作具体指导,放手让学生仿照范文把自己的所做所想写下来。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已有的能力,使他们不受任何人的提示,不受任何框框的限制,充分发挥个性,把游戏过程和自己的内心体验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做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潜能,而且还能使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此次作文的起点,哪些方面显示了学生已有水平,哪些问题是学生普遍存在的,这样在以后的作文中,教师就可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如有的学生虽然有了观察,有了体验,但写起来总是寥寥数语,平淡无味,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这些文章与范文进行比较,进一步明确从哪些方面可使之具体生动。又如许多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维过程非常独特,因此写出来的文章异彩纷呈,语言风趣活泼,可学性非常强,教师可将他们的文章读给全班同学听,而这正是不少中下学生体验到而表达不出的语言,他们听后会倍感亲切,修改也就有了方向。
  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去写,非但无损于仿写的教学目的,还有利于学生形成自由创新的心理定势,为最终的自主写作打好基础。
  五、结合习作规范行文
  在学生写完习作、进行思维发散的同时,还应进行思维的聚合,与本单元习作结合起来,规范作文。本次作文的要求是用“先总起后分述”的方法写一段话,写好总起句尤为重要。写好了总起句,再明确分述句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这是本次写作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进行这一部分修改时还应紧紧跟范文结合起来,如范文写“丢沙包”时,概括地写出“攻和拦”的总体情况,再列举几种典型的拦守情况来写,这一行文的结构方式非常值得借鉴,因此,可引导学生仿照这一写法来修改自己的作文。
  除了仿范文的行文结构、观察方法外,还可仿照范文中的语言来写,如范文中写“躲”的词有“左躲右闪”“蹦来跳去”“抬腿”“转身、抓住”等词,又如范文中写活动后心情的词有“笑着”“欢畅”等,除此之外还可用“蹦呀跳呀”“欢呼”等词来形容,在规范的同时又进行了创新。
  六、以点带面训练到位
  写作是一种技能,这种技能主要通过内部言语来操作。其步骤大体是:首先要从记忆所存储的材料中调出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接着,对所选择的思想材料进行编码,最后,是将内部言语转化为外部言语。所以写作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心智活动的过程。
  可见写作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有一个扎实训练的过程。每类作文拥有许多共性的同时,还存在着丰富的个性因素。由于这些个性因素的干扰,许多学生在具体的写作中往往不知所措。因此在我们的仿写教学中不应追求一次性的到位和一次偶尔成功的满足,而应立足于学生是否真正达到了本次仿写的目标。如学生会仿写“老鹰捉小鸡”这一活动,不等于也会写其他活动。我们应该通过这一内容的写作带动其他活动如“丢手帕”“跳绳”“打篮球”等的写作,通过多次的反复,实现以点带面、触类旁通,使学生领悟到同类题材的写作方法,把作文教学落到实处。
  仿写,起始于范文,又回归于范文,以范文为基础,贯穿仿写的整个过程,又不拘泥于范文。合理指导学生进行仿写,不仅可以发挥学生模仿能力强的优势,也为自主写作打好基础。在指导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对范文写法的分析,寻求读写的最佳结合点,使“仿之有法”;又要重视仿写过程的指导,融观察、体验、写作为一体,使“仿之有物”;更要重视同类题材、不同内容的多次仿写活动,以寻求规律,使“仿之有效”。
  (浙江省永康市大司巷小学 321300)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中预防性化疗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流花医院2001年1月~2006年1月间收治的因输卵管妊娠行经腹腔镜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的患者120例。治疗组75
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情”,它和其他学科比较有着鲜明而丰富的情感特色:内容丰富优美,结构精巧多姿、情理融会贯通,隐含着作者的审美情趣。落实好情感这一目标,必须遵循语文学科的规律,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使学生深入走进文本,体会文章的意念,受到感染,得到震撼,使抽象语言文字的学习变得情趣盎然,有滋有味。  一、品析词句,用情用心  现代对话理论认为,在阅读活动中,作者和读者的关系,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卡络磺钠葡萄糖注射液中卡络磺钠含量。方法采用C18色谱柱;以0.12%磷酸二氢铵溶液-乙腈(91:9)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363nm。结果卡
目的建立抗饥消渴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33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30∶70),检测波长为265 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