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小学生英语自主阅读能力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tan0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是学习者获取信息的一种有效方法,汲取有价值信息的数量与质量往往取决于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对小学生终身学习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小学生英语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基于小学英语阅读现状,借助思维导图探究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英语自主阅读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英语;自主阅读能力
   目前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仍是以老师讲解为主,小学生的阅读主动性较差,阅读兴趣、阅读策略、良好的阅读习惯的训练与培养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而阅读能力对小学生终身学习的发展至关重要,小学生英语自主阅读能力亟待提高。
   而自主阅读能力是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阅读上的具体体现,自主阅读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往往对阅读充满了兴趣,并且乐于去阅读,而且可以有效运用阅读策略,监控阅读行为,并进行评价,强调了阅读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课堂上,教师运用一定的方法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形成自主阅读习惯,并在系统训练后,有效提高自主阅读能力。
   基于此,本文将从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个方面探究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来培养小学生英语自主阅读能力。
   一、阅读前:运用思维导图,激发英语阅读兴趣
   课前,使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开展头脑风暴,围绕一个中心词或关键词,展开各个分支。教师根据文本内容确定中心词,画出思维导图,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学生的思维活跃,比较喜欢这种课堂环节,在这个环节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头脑中的已有知识,包括词汇、短语、句型,从而发散思维,不仅是对原有知识的应用复习,也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然后,根据课文图片或者文章标题对其进行预测,从阅读策略的角度看,这个环节也是训练学生对文本的预测能力。在阅读前,通过思维导图把文章图片或者中心话题相结合,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利用头脑风暴的形式让学生的原有知识和文章内容迅速建立联系,对所学内容有个大体的感知,为下文的学习做好准备。同时,学生成为活动主体,学习兴趣被极大地调动了,才可以更好地培养阅读兴趣。
   二、阅读中:运用思维导图,培养自主阅读策略
   阅读材料本身的词汇量较思维导图的词汇量是大得多的,对于小学生而言,从头到尾读一遍并把握清楚阅读材料里面的语言知识并获取相关信息是相当难的,大多数学生看到篇幅较长的文本材料就产生了畏惧感和厌烦,缺乏阅读动机。而形象直观、色彩多样的思维导图将烦琐的文本简单化。同时,思维导图绘制的过程是一个将思维形式外显示的过程,展示了从文本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而这也是训练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使用阅读策略的过程。对于小学生而言,阅读策略大体包括:预测,寻找关键词,寻读,猜测词语等。思维导图的制作需要关键词的寻找和层级关键词的设置,这就可以帮助小学生获取有用的阅读技巧。
   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成功应该体现在会使用学到的科学的阅读策略很好地有效地阅读一些能力范围内的阅读材料,能够自己扫清阅读障碍,获取文本信息,形成个人的理解和观点。根据策略的指导组织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并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不断练习,逐步内化为学生的稳定自主阅读策略。
   三、阅读后:运用思维导图,培养自主阅读能力
   阅读后,学生根据思维导图梳理文本内容,提取关键信息进行文本的复述,同时也可以完善思维导图信息,进一步回顾所学内容,加深对文章的记忆。对于小学生而言,思维导图为复述文本这一语言输出提供了良好的支架,使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都得以提高,提升了学生英语学习的信心,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同时,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和绘制,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也有所提高。
   教学实践发现:阅读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更是读者理解文本的一个思维过程,阅读过程是读者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识背景、语言知识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进行的,是读者和作者通过文字进行的一种思维的交流,有着良好阅读习惯的学习者可以自主地从有限的材料中获取最多的信息,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准要点和主题,在阅读中,读者不断架构文本的知识结构网络,而思维导图就是这种知识网络结构的直接呈现。
   總之,思维导图是一种有用的认知工具,能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和发散,还可以将阅读过程中关键性的文本信息记录下来,并以可视化的图形或者网络结构呈现出来,有利于学习者建立自我知识网络,便于阅读者获取有用的信息,使得文本的字面交流更清晰。
   将思维导图应用到小学英语阅读中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课堂学习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的渗透,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把兴趣、策略和能力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提升阅读课的效率,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夏兰芳.论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08.
   [2]张艳霞.使用思维导图支持探究性学习教学案例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6.
   [3]周芬.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与研究[J].考试与评价,2010(8).
   [4]周洁.高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外语学院,2004.
  编辑 谢尾合
其他文献
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思维训练方法和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使阅读教学内容更为系统、清晰,阅读课堂教学更加流畅、科学、高效.因此,就如何利用思维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导图意识,培养学生构建思维导图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帮助学生准确把握作文题目的立意,有效建立清晰完整的写作知识脉
摘 要:现阶段素质教育得到了普及和推广,教师也愈发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小组合作学习是现代教学模式中被广泛采用的有效教学方法,结合小学语文实际教学情况,就如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展开了探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先进且极具创新性的教学策略,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为目标,
主要研究了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应用互动情景教学的方法与策略,通过实践教学研究发现,互动情景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需要教育者先对自身的教育理念进行改革,并通过情
摘 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一直是教学中的重点,良好的阅读习惯也能使学生受益终生。课程教育的改革与素质教育的不断落实,为教师的教学指明了新的方向,也为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重点不应该仅仅落实在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上,更要强调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入手,从三个方面讨论了阅读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教学  
摘 要:小学语文教育中除了教师的言传身教,还需要有学生的课堂融入以及交流过程才能称之为完整的教育流程。但从实际教学经验角度来讲,教师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理解程度之间因为学生本身的个体差异而存在区别。教师在总结课堂反馈效果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平均水平进行教学思路的反馈,这样才能在后续的互动环节提升互动的有效性,优化学生学习的效果。而且教师的有效引导也能让互动过程增加有效性的同时提升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专注
新课改工作的开展,不仅对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也对教师的教学模式以及学生的思维方式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教学过程当中利用思维导图是一种比较高效的方式,
摘 要:阐述了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六年级学生英语语篇复述能力的研究背景和相关理论,探索基于思维导图的语篇复述教学策略,并以实例的形式设计了基于语篇复述的多样的思维导图,以帮助学生理解并复述语篇。通过收集学生的思维导图作品和语篇复述的视频,以及对学生进行口语前测和后测的对比,说明思维导图有助于提高小学六年级学生语篇复述能力,并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英语;语篇复述;思维品质
摘 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都在应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领域也不例外。教师在不断进行教学方法创新的同时,也尝试借鉴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比如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等,这些新颖的教学方法,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化和革新,将其应用于小学英语课堂中,将会使课堂的成效显著提升。   关键词:慕课;小学英语;翻转课堂   一、慕课理念与翻转课堂   慕课是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将传统的课程变成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