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平台的中国大地热流数据库

来源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angna98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大地热流数据库是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数据库的子库之一。该库底层数据库为Access97,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应用MO、DAO及API技术,使用VB、VC语言实现了数据库的各项功能。该库具有对原始数据进行添加、删除、编辑、备份、浏览、查询、显示和维护等功能,并且开发了常规的数据解释软件包,还可对原始数据进行一些常规处理,同时任意输出各种数据报表和图件等。另外,还开发有中英文双语言界面。
其他文献
利用激光拉曼探针测定了单个流体包裹体成分 ,计算了流体的 pH、Eh值 ,并从不同角度对大港探区的油气运聚规律和储层评价进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 ,本研究区表现出具明显的两期 (早、晚 )油气运聚特征。还对油气资源进行了评价 ,展现了流体包裹体研究方法在油气运聚规律研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针对砌块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现详细探讨了接触线磨耗与波传播速度、接触线张力、安全系数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运营线路接触线张力选择的优化方案。
地震勘探对地下地质结构的调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由于条件的限制,有些地区不适合采用炸药震源,而且炸药震源费用高、危险大。采用电磁驱动的高频可控震源,震源采用全新的电磁驱动方式,频率从10H z到1000H z,向地下发送可变频率振动。为验证高频可控震源野外工作的稳定性、可靠性、有效性,在鞍山东山隧道上进行了实际探测,与已知资料相比,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太 190区块位于大庆长垣二级构造带上的两个三级背斜构造的鞍部 ,是被断层复杂化的小断块油田。三维高分辨率开发地震技术研究表明 ,构造形态复杂、局部隆起的微幅度构造及小断距断层十分发育。应用储层综合反演技术进行沉积微相、储层分布及剩余油预测 ,基本弄清了剩余油分布与局部构造、断层、相带等之间的关系。针对剩余油富集区的加密调整、注采系统调整获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