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

来源 :现代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nnesel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望向车窗外,是她哭泣着喊妈妈的女儿。她不会忘记她的女儿才三岁多一点,还在呀呀学语,每天站在阳台盼望着妈妈出现以及进门的那一口甜蜜的轻吻。太阳还未升起,空中蒙着那一层薄纱朦胧了她的眼,可妈妈是医生,妈妈必须去。她拿出手机轻轻抠下几个字:“妈我去武汉了,宝就交给你了。”
   她出征的那天是公历2020年1月25日,农历庚子初的鼠年,那是迎来新年朝阳的第一天。她的母亲在两日后才知道武汉是如何的危险。
   衣白褂,破楼兰,赤子切记平安还。
   她望向窗外,她已经到达武汉十多天了。她推开扇又一扇防护门从狭长阴暗的隔离区走向休息室,脱掉厚重的防护服,把紧贴脸颊的口1罩取下,脸上的一道道勒痕与布满血丝的眼睛以及大口的喘气声,无不显示着她的憔悴。她坐在休息室靠窗的地方,望向那座冷清的城,近处是瘦落的街道,远处是沉寂的星群。
  地铁不再拥挤、街道不再繁华,胡同里的早餐铺失去了热气腾腾,家家户户不再张灯结彩。微博上一串串触目惊心的数据,所带来的恐慌、不安、质疑、悲痛以及复杂的人性席卷开来。
   “这十多天来,我做了些什么?”她想,重症病人个接一个的来,,又一個接一个的走,即使与死神赛跑,但仍有人永远被困在了这个寒冷的冬天,前所未有的无力感攫住了她。值得吗?会成功吗?她开始怀疑她一切一切的努力,早上总是太忙,只有晚上借着月光望向窗外时,才觉心中隐隐的痛,才觉眼中的氤氳。
   这时,手机响了,传来女儿稚嫩的声音。“我在电视_上看到妈妈了,大家说妈妈是英雄,妈妈好棒!”
   她忽想起前几天无意接受的采访,点开微博搜索,网友的点赞与赞扬,句句话如同一缕缕阳光照亮她脆弱的心灵,一股暖流涌入心中,让她觉得无比地踏实。
   第二天她起得格外的早,穿上防护服去交班,望向隔离区外的天空,太阳一点点升起,黑夜一点点褪去。看啊,天亮了。
   她叫刘蓉安,来自四川省人民医院,她是万千医护人员的缩影,他们的灵魂烙印了中国人的恐慌却承载着无数的希望,他们是至小的至小,但在疫情面前,他们将是一切。他们同我们一样,无数次望向窗外,带着悲伤也带着希翼,望向历代星辰,望向繁华都市,只为望向凛冬离去,雪融草青,春天的来临!
   爱与希望,总比疫情蔓延的快。
   党敏讷
   成都西川中学2021届优秀学生,爱好跳舞、摄影,曾在《华西都市报》发表诗作。
其他文献
杨福添   中共党员。2014年四川音乐学院优秀毕业生,四川省雕塑家学会会员,师从岩彩画家尉志坚。2012年12月,在第四届国际青少年书画艺术交流展中,作品《安岳石刻——胁侍菩萨》获金奖;2014年1月,在第五届国际青少年书画艺术交流展中,作品《安岳石刻——普贤菩萨》获金奖;2016年12月,作品《范》系列入选四川青年雕塑作品展;   2017年12月,岩彩画作品《安岳魂》入选四川省第六届青年艺术
黑白木刻 58cm×58cm 1978年  作品獲第五届全国美展一等奖,挪威第五届国际版画比赛荣誉奖。作品以极其概括的手法表现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重大主题。手持镐头的藏族男子,铜像般地站在观众面前,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微笑中透着威武和力度。画面采用正三角形构图,黑色大袍占了绝大部分,沿着构图的左侧刻出头、肩,镐把和手,形成环绕,黑白灰分布富有节奏感。
李小鹏  成都市民协会员,自贡市美协会员,四川轻化工大學丹青书画协会副会长,河北省青年美协会员。作品先后入选第十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大学组优秀作品,阿坝州山水相连美术作品展, “新时代新文艺新力量新展望”四川省新文艺群体发展成果展, “我和祖国共成长”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手艺成都”展等。作品《富春山居图》被四川民俗灯文化普及基地收藏。  何晓庆  1998年生于甘肃定西,国画师从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古诗中更是蕴含了深切的爱国主义情怀,本文通过对唐诗代表人物——王维爱国主义精神的表述,探讨其所作诗歌在当代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王维诗歌 爱国主义 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素质教育,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思想品德课被认为是用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课程,而忽略了语文课本中众多的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爱国诗篇。语文课堂上
摘要:“意象”是表达诗歌主旨的最活跃因素,是诗歌之魂。艾米莉·狄金森在美国文坛声誉极高,被视为英美“意象派”诗歌的先驱。通过对狄金森诗歌文本的抽丝剥茧,分析和解读狄金森诗歌中纷繁奇特的“意象”,来展现诗人对自然、爱情、死亡及生活意义的独特认知和思考。  关键词:艾米莉·狄金森 诗歌主题 意象  引言  何为“意象”?在袁行霈先生看来,“‘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
主管单位:眉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眉山市作家协会  刘小川  LIUXIAOCHUAN  《东坡文学》主编。四川眉山人,著名作家,中国传统文化国民普及人,中国传记文学革新者。中國作协会员、眉山市三苏文化研究院副院长,眉山市作协第四届主席。  寄语  眉山自古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这里,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苏祠、有留住乡愁和记忆的纱毂行、有屹立在东坡湖畔的远景楼、有以“三苏父子”名
事实上,中国音乐的历史渊源,不是三千年,或五千年,而是八九千年,或更为久远。一直以来,中国音乐都同中国文化一样,从未中断过,这在世界古老文明中是很少见的。  中国音乐是中国光辉灿烂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历经数千年的漫长岁月,以其各式各样的种类和内涵丰富的独特体系闻名于世。在19世纪中叶之前,它经历了远古、中古、近古三个阶段,人们习惯上将这一时期称为中国音乐的“古代期”或“传统期”。直到184
秦渊,1970年7月生,中国曲艺创作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巴中市作家协会主席,民进巴中市委副主委。创作了数百个文艺作品,先后获“巴蜀文艺奖”、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人口文化奖”、全国曲艺邀请赛一等奖、全国曲艺年度优秀作品奖、全国少儿曲艺大赛一等奖;第九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奖、文学奖,第十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奖;第七届、九届、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
生于1964年1月。张大千再传弟子,供职于眉山市东坡区文化馆,国家二级美术师(副高职称)。四川省诗书画院特聘美术师,成都诗婢家画院画师,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眉山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眉山市东坡区美术家协会主席,眉州书画院院长。   在我看来,绘画,其实就是用线条画生活、画人生、画世界画风骨。文人画从宋代开始,更是从苏东坡开始。   身为苏东坡故里人
摘要:英国玄学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约翰·邓恩在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别离辞·莫忧伤》中的“圆规”妙喻被视为千古奇喻。从不同角度出发,此妙喻可有诸多理解,但无论何种见解,都应受制于诗歌语境、服务于诗歌主题,否则便有断章取义之嫌。  关键词:“圆规”妙喻 《别离辞·莫忧伤》 约翰·邓恩 语境 制约作用  一、《别离辞·莫忧伤》的背景及主题意义  《别离辞·莫忧伤》是十七世纪英国玄学诗派重要代表人物约翰·邓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