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花草共成长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549654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指南》提出要“引导幼儿了解植物,认识人与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实验,运用多种感官探索各种常见自然现象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因此,让幼儿亲近自然,关注周围生态环境,大力开展种植活动,不仅能美化幼儿园环境,还能让幼儿学到许多有关植物的科学知识。我园在培养幼儿种植能力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获得了一定成效,下面我谈一谈具体做法。
  一、开辟场地,设立丰富多样的种植区域
  1.全园每个班级都分到一块地,家长和小朋友们收集不同品种的果蔬种子进行种植。
  选择符合季节、容易成活且收效较快的,如青菜、生菜、黄瓜、茄子、玉米等。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播种、浇水、除草,忙得不亦乐乎。大中班的幼儿中安排了种植田地的值日生,每天都要去照顾自己班级的菜苗。小班的田地则由老师带领幼儿一起负责浇灌和养护。幼儿在种植过程中认识了许多蔬菜,知道了它们的生长过程。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自己管理,和老师、同伴一起分享劳动成果,乐在其中。
  2.各班充分利用阳光充足的阳台,设置班级种植区。
  各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季节特点,合理安排种植区的内容,鼓励每个幼儿都参与到种植、管理、记录的全过程。教师利用废旧的大型积木、旧架子等放置花盆,既美观又利用了空间,能让幼儿直观地观察植物。每班的种植区绿意盎然,充满生机:小班的种植区内,一张张插有爱心名字卡的绿植让大家一目了然这盆植物是由哪位小朋友带来并负责养护的。中班种植区内的魔豆、落地生根、不死鸟等新奇的植物引导幼儿认识更多植物品种。大班幼儿精心培育的水培植物,如吊兰、绿萝、富贵竹、风信子等让幼儿能清晰地观察植物的强大根系。
  二、利用种植,培养自主种植和管理能力
  在种植活动中,幼儿能感受植物的生长变化,尝试初步的播种、育苗和收获,从而萌发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
  1.自主管理种植区。
  发动幼儿收集各种种子,选择合适的种子进行播种,从播种到发芽需要一定的时间,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今年三月份的倒春寒,让大一班首轮春播没有发芽,打击了幼儿的积极性。为了激起孩子的信心,教师引导幼儿寻找原因,经资料查询,幼儿总结出种子发芽要有适宜的温度的条件。当幼儿发现接下来的一周气温走高并且都是晴天后,立刻进行了补种。这一回的播种发芽率明显有了提高,看着地里一棵棵破土而出的小嫩芽,幼儿的内心充满了快乐。另外,我们请有经验的家长经常来园协助幼儿进行植物养护,在他们的示范下,幼儿了解植物需要哪些天然肥料,知道什么样的蔬菜是绿色食品,知识面大大拓宽。
  2.图片、网络等丰富种植经验。
  为帮助幼儿顺利把细小的花种子培育成一盆盆怒放的花卉,我们利用阳台的一面墙布置了“植物培育知识角”,里面介绍了植物如何播种、小苗的管理、植物的假植、施肥等科学知识。这些图片资料能帮助幼儿学会种植,对管理植物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种植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虫害,今年6月份的梅雨季节,让许多班级的种植区的花卉上出现了蚜虫和红蜘蛛等常见病虫害,幼儿们非常着急。我们立刻组织幼儿和家长用查书本和上网搜索的方法寻找解决虫害的好方法。在大家的集思广益下,我们用稀释的洗洁精和环保无害的护花神液体喷淋了花卉,消灭了虫害。这次灭虫害的经历让每个幼儿都有了最切身的体会,种花、种好花都是需要耐心和克服困难的过程。
  三、记录植物,发展观察能力
  1.明确观察目标和任务。
  教师经过研讨觉得应该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引导幼儿明确每次种植活动的目标和任务。如在为种植田地除草时,教师可以让幼儿观察、分辨小苗和野草的区别,试着分一分小苗的种类等,使幼儿知道今天活动的任务是什么,顺利融入种植活动的主题之中,不为其他因素干扰。
  2.利用观察记录植物。
  观察记录可以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种植中的发现,可以与他人交流分享经验,培养幼儿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我园的植物观察记录形式丰富多样,小班是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用图片和实物粘贴的方法记录,中班的幼儿用绘画和符号的方法记录,大班幼儿多数采用表格形式记录,以图画、符号和数字等进行记录,同时大班幼儿能用分类统计的方法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四、种植文化,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
  种植活动是班级环境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但具有绿化环境的作用,还蕴含很大的教育价值,种植是一种文化,能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在种植过程中,幼儿可以观察和探索自己感兴趣的植物,教师用适宜的方式引导幼儿感知、探究与思考分析科学的奥秘和自然界的奇妙。
  结合主题教学,如在大班主题活动“小问号”中,我们鼓励幼儿将种植中的问题,以绘画形式呈现在调查表中,如“含羞草为什么一碰就会收紧”,“凤仙花的花瓣汁为什么能染指甲”,“为什么喇叭花会向上攀藤”……这些问题的提出,说明幼儿已经非常关注植物的各种特点了。
  在中班主题活动“美丽的秋天”中,幼儿通过秋天的播种,知道植物每年有两个最好的播种季节,分别是秋天和春天,有些植物适合秋天播种,来年看花,有些植物适合春天播种,当年开花、结果。
  在中班科学活动“找春天”中,要求幼儿在种植活动中发现春天。幼儿在仔细观察后,发现种子发芽了,沉睡了一个冬天的吊兰从泥土下冒出了新枝条等现象,这些发现让幼儿欣喜不已,增强了他们学科学的求知欲和自信心,也让我们了解到种植文化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育资源,丰富了幼儿的科学知识。
  种植活动让幼儿亲近自然、融入自然,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开阔了视野,我们将更好地利用种植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生态环境,发现大自然的有趣和奇妙。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同一篇课文的学习中,学生的个性差异表现得非常明显,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认识学生个性,尊重学生个性,通过因势利导、分层教育、求同存异等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构建和谐课堂。  关键词: 教学策略 构建手段 和谐课堂  高三我给学生选修了《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教完后,感觉良好,课外导入了好多资料,又让学生阅读了《合欢树》、《我遥远的清平湾》等文章,教学中学生学习很投
摘 要: 在繁华喧嚣的大都市里,隐藏着人世间的种种凄凉无望,人的性命漂浮不定,象征幸福生活的心中那棵无花果树无处安放。本文解读了年轻人的寻人经历,揭示了堕落残酷无情的社会,叹息命运对人生的捉弄。  关键词: 《带家具出租的房间》 凄凉 寻人 命运  一、作品介绍  《带家具出租的房间》是美国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作品。作品展示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游走在纽约的大街小巷,坚持不懈地寻找恋人。他疲惫
摘 要: 书法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以独特的线条和形体反映了人的气质、品格,爱写字,写好字,对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希望学生形成良好的书写状态:有主动的书写愿望、浓厚的书写兴趣、高效的书写方法、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轻松的书写享受。为了促进小学生良好书写状态的形成,文章从四个方面进行实践指导:创设书写情境,激发写字兴趣;创设美感情境,享受写字乐趣;搭建展示平台,提高写字能力;改进评价方
1.研究目的  以农民问题为核心的“三农”问题,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从体育视角看,全民健身计划能否顺利推行落实,关键在于农村、农民。如果农村大众体育发展缓慢,农民没有机会参加体育活动,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健身”,更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全面小康。河北是一个农业大省,全省农村人口和农村区域均超过65%。调查了解河北省农村大众体育的发展和供需现状,有利于引导和促进河北省农村大众体育
【编首语】中学阶段是一个人生理、心理迅速发展的阶段,具有很明显的不稳定性,特别刚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自身基础知识薄弱、行为习惯较差、师生关系紧张及如今生活环境改变等因素,许多学生表现出太多的不适应,甚至出现心理、行为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这时,作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如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学生便可进入一个健康而稳定的发展时期,若得不到妥善解决或处置不及时,学生就极易陷入
摘 要: 本文通过对2014年杭州市中考科学试题的分析研究,发现试题总体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在生活实例中如何选择、运用思维策略的能力。试题中运用频繁的思维方法有整体思维、转化思维和探究思维。在科学教学中需注重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  关键词: 中考试题 整体思维 转化思维 探究思维  《初中科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确定了初中科学课程的性质是以对科
摘 要: 本文以某医学院校为例,对医学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现状进行研究,以“健康管理”和“健康促进”为理论基础,尝试构建医学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模式,并探讨该模式的运行策略。  关键词: 体质健康 健康管理 医学生  健康管理是对个人及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在国外已日趋成熟,在国内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2001年之后,各式各样的健康管理公司成立,但高校关于健康管理的研究较少。越来越多
教育家皮亚杰说:“儿童的认识来源于活动。”活动是少年儿童学习的初始。只有在活动中观察,在活动中认知,在活动中感悟,才能提高学习者的道德素养。现在的学校教育既为综合实践活动、少先队活动提出新的挑战,又为综合实践活动和少先队活动创造性地发展提供新的契机。我们尝试把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少先队活动有效结合起来以开展体验活动,寻找新的突破点。  我们尝试在广大少先队员中组织开展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和少先队
1.研究目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保护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农村文化生活的载体和手段,引导文化工作者深入乡村,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我国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机遇,加大扶持力度,推动农村体
摘 要: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院校学生的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大学生精神状况不佳,为“灰色情绪”所笼罩。如果不清除这些“灰色情绪”,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目标就难以实现,培养有专长的合格劳动者的任务将难以完成。  关键词: 择业观 灰色情绪 大学生就业  当前,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院校学生的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大学生精神状况不佳,为“灰色情绪”所笼罩。具体表现为:对前途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