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到定居:呼伦贝尔草原牧民住居模式评价研究

来源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3067838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蒙古草原的游牧到定居以圆形蒙古包向方形定居住居转变为主要特征。学界如何科学评价定居住居关乎草原传统住居文脉的延续和牧民安居乐业。基于此,以牧民住居为对象,对其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的量化评价分析。研究发现:一、牧民住居平面布局正在从多元化向单一方向发展,而对此定居住居牧民普遍持有较高满意度;二、传统[蒙古式]室内空间氛围正在向[现代式]方向转变中;三、物理量与质的心理评价尺度间具有线性相关性;四、心理评价与空间物理尺度、住宅性能、行为便利度间具有线性相关性。这一结果对草原定居点建设与实践提供可参考资料。
其他文献
描述了最新全陶瓷镀层结晶器的跟踪实验,实验涉及到铸坯质量和机器操作性能的改善.铜板窄面磨损是连铸机结晶器使用寿命典型的限制性因素.然而,随着CASTCOAT的开发,陶瓷镀层
村落公共空间是村落最为重要的功能空间和景观要素,当前村落规划设计中缺乏有效的公共空间设计,导致整体环境品质低下。该文秉持乡村特色,从自然生态要素到生产生活需求进行
江西省金溪县作为千年古县,至今仍保存有众多极为丰富且较为完整的明清古村落群,东源村是其中的古村落之一。以东源村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整理、实地测绘、与村民交流获得东
微米级粘性颗粒很难流化,采用纳米颗粒包覆(或表面改性)后,导致微米级粘性颗粒的表面结构、表面能改变,因而其流化性能亦发生变化.为了考察表面改性后的粘性颗粒在流化床中的
佛教源于印度,随佛教传入中国的佛塔,吸收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从意义上发生了融合转换,神圣崇拜之感逐渐褪去,人性感悟之光逐渐明亮,从而体现于形象之上,生成了诸多的形式和用途的变化。作为中国古代独特的建筑语言,佛塔无不影响着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营造和审美。一是其形象的体量、比例和位置对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多样性和鉴赏标准的提升,二是其意义背后的哲学思想对古典园林中"山水""禅境"等高度凝练的空间想象和意
该文以南京艺术学院的空间设计教学在专业基础课程里的教学结构和课题设计为例,结合美院中以建筑设计基础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实践,试图探索适合当代(环境)设计学科的专业基础课
本文分析了信息化条件下档案编研工作变化新趋势,以便更好地把握新时代赋予档案编研工作的新机遇,认识当前编研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此外,本文从推进编研主体多元化、打造成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