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视野中的重大科技决策事后评价机制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an07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重大科技决策关系到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政策,涉及到众多行业的科学发展和民主进步意识。在进行重大科技决策的过程中需要严谨的考量实际的可行性,并依从合法性的角度进行审核,确定履行贴合实际的风险评价体系,这是必然经历的重要过程。本文针对这样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从行政法的视野中理顺出对重大科技决策事后评价的科学机制,以此支持我国重大科技实施和完善质量的工作需求。
  关键词 行政法 视野 重大科技决策 事后评价机制
  作者简介:李介然,郑州大学法学院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法。
  中图分类号:D9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1-153-02
  我国社会设立了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来管理和调配关于科学技术项目的众多内容,法规内容规定在《科学技术进步法》 中清晰的记录了关于重大科技决策事前评价机制的相关内容,在实施重大科技决策的前提是必须严谨收集相关专业研究人员的相关建议。除此之外,我国行政法还设置了专门的法律法规进行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管理控制,这种方式有效的推动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不断完善和提升我国科学技术的重要方式。就当下我国重大科技决策评价体系的情况来看,事前评价体系相对完善,但是事后的评价体系相对缺失,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了阻碍,也影响实际的科学技术工作质量,因此需要不断的充实和规则细化,进而实现更加深入的发展研究。
  一、重大科技决策事后评价的双重功能
  客观科学的观察重大科技决策工作性质,是体现国家和社会公共权力的一项专业职能,通过正确的形式职责范围内的权利,不能够有效的影响公共事业的发展,也会产生相对应的变量关系。从公共权益到社会事物的产生、发展到结果,都涉及到决策职能的参与,在实际的权利关系中会产生相对应的义务和责任,者正是重大科技决策的功能。根据国家制定的《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暂行规定》、《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关于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 等相关法规确定了重大科技决策的实施工作内容,并且进行了制度的约束和科学的管理,进而促进了体系的完整。在重大科技决策事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事后评价机制的体系构建,不断完成双重功能的工作职能,是未来公众科学技術不断发展的前提条件。首先,重大科技决策事后评价体系具备制定相关法律条文的功能,还能够同时兼备执行的权益。其次,重大科技决策是公共权力的一种决定性的行为,也是一个决策的过程,通过这个评价体系可以确认执行重要决策的合法性和科学性。
  二、重大科技决策事后评价的缺失
  (一)重大科技决策事后评价的具体细化标准混乱
  重大科技决策事后评价体系的建立还存在阻碍因素,可能导致实际的工作内容出现纰漏,因此展开关于事后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工作,主要是为了降低工作中出现的失误。目前,我国重大科技决策的事后评价体系构建还存在缺失,主要的问题涉及到重大科技决策事后评价的具体细化标准出现了混乱的局面。不同的地区会选择不同的事后评价方式,收集信息的途径也存在差别,主要是源于对信息数据收集的需求不同,另外对待评价认知的感受也不同。根据地区之间存在的经济、文化发展速度进行区分和评价也可以发现,不同地区间对于重大科技决策的事后评价标准存在区别的待遇。比如一些城市会利用抽样、跟踪和综合评估 的方式进行评价,但是也有些地区选择民意检验,或者是根据时代发展的背景进行阶段性的总结,以及具体工作操作和利益收益等内容的监管和审查,再参考政府内部职能行使的监督功能等。对于重大科技决策的事后评价体系没有具体的信息收集标准和制度细致规划,都会导致实际的工作内容出现混乱的局面,而影响未来整体局势的发展。
  (二)重大科技决策事后评价的主体选择单一
  重大科技决策事后评价的主体选择比较单一,会影响实际的体系内部运作程序。重大科技决策的事后评价体系主要是为了判断具体决策实施过程中是否具备科学性和合理性,具体概念的制定是在事后评价体系验证和审核之后确定的条例。关于重大科技决策实际产生效果的基础就是采取具体的方式进行干预和理顺,提出建设性的实践措施满足操作评价体系的内容。重大科技决策事后评价体系能够为具体的决策方式进行筛选和审核,可以剔除当中存在的不良行为,或者是不适合的决定,阻止可能发生的问题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事后评价体系的支持下才能够实现对自主认知的约束和管理,进而实现提升工作质量的需求。以上事后评价的方式介绍都是决定多元化重大科技决策的根本性元素,也是位置法规平衡和科学的主要前提。然而,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会出现阻碍的因素,单一的制度会影响实际的工作质量,造成不必要的工作失误。
  (三)重大科技决策事后评价程序的内部规制失范
  另外,重大科技决策的事后评价机制的内部程序也存在问题,由于内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也会造成实际的工作效率降低,质量不符合标准等问题。关于重大科技决策的评价工作存在信息内容上的闭塞问题,不能正视和发现信息中存在的问题,就会导致实际的工作内容出现缺失,也阻碍了正常的程序流转,会影响评价的透明程度。在重大科技决策事后评价程序中设计到一些非常专业的理论性研究课题,因为没有生动和简单的理解方式,造成评价的具体工作难以进行,而且还存在价值体系和评价观念上的差异。匆忙的总结和讨论得到的只能是简单的评价意见,而实际的意见对于工程的内容并没有指导和批评的作用,也会导致人们错误的认识自身的不足,或者是忽略自己存在的问题,这种方式与评价机制的真正工作意义的背道而驰的。事后评价机制是针对于重大科技决策整体流程实施完善的,在系统的过程中确实相对完整的细节或者是内容,会导致实际的评价机制出现制度上的空缺,最终将影响工作的最终成果,也会导致在未来工作道路上铺设其一道道关卡。
  三、内部行政法视角下重大科技决策事后评价机制的完善   (一)在决策系统内部细化重大科技决策事后评价的具体标准
  不断的完善机制本身是严格要求事后评价体系的关键,也是未来更好发展工作本质的正確途径,也是提升工作质量的重要工作方向。针对决策体系中的内部职能进行细致的划分才能够确定重大科技决策事后评价的具体制度标准,具备了完善、科学、合理的工作指导标准才能够推动实际的评价工作,提升工作的质量,进而实现完善工作质量的目标和要求。事后评价的方式主要是为了完成对工作制度的完善工作,从基本的决策审核目标出发,观察决策内容是否符合法律条文规定,是否具备操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并且能够公正、公平的完成事后评价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关于重大科技决策的事后评价工作具备专业的公式,根据公式进行决策的打分可以确定决策的实际分数。公式如下:
  S=
  公式中的n表示合法的指数,fi表示每个项目的分数,m表示的是合理性的指数,而fj表示的是每个项目的分数。其中,表示具有可以操作性质的数值有1表示,而fk就具体的表示每个分数的数值,s表示的就是总结的三个项目的分数总值。
  (二)在决策系统内部综合选择重大科技决策事后评价的主体
  另外,从内部行政法的视角观察如何完善重大科技决策事后评价机制,还需要从根本上确定评价的主体内容,也就是在决策的系统中找到可以综合进行选择的主体内容,并根据实际的评价的因素进行评价,确立正确、科学的观点。在进行重大科技决策的过程中应该考量到实际的工作需求,通过对主体内部环境和外部因素的双重考量进行评价和判断,确定实际存在的制度制定主要因素、工作实施的主要因素,以及决策关系中存在的众多关系层面因素等等,进行客观、合理、科学的评价。因此,评价机制的内容需要确定综合环境下因素考量的众多内容,然后进行联合方式的评估和界定。
  评价机制的内容是建立在上下级关系基础之上的,所谓上下级关系即制定的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制定和实施评估内容的体系 ,这种体系的构建主要是为了进行管理和监督工作,确保实际的工作内容切实有效的进行,也确定评价内容的客观性和合理性。另外,还需要进行“背对背” 的评价方式,背对背的形式主要是为了实现客观的评价,保证评估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也明确评价结果真实有效。
  (三)制定重大科技决策事后评价的程序性规范
  为完善行政法视角下的重大科技决策事后评价机制,还需要制定相对完善的事后评价程序,并且保证程序的稳定性和规范性,进而实现对重大决策的有效推动和监督价值,也为促进我国社会的科学技术工作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不断的完善重大科技的决策事后评价制度,能够推动我国科学技术工作的发展,还可以促进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进一步强化我国公共科学计划的制定、实施和完成,这也是实施事后评价工作的重点需求。
  四、结论
  综上所述,完善管理和调配重大科技决策事后评价体系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对于未来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我国现有的制度比较严格的规范了重大科技决策事前的评价体系,对于决策事后的评价工作比较忽视,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和失误。通过构建一个完善的重大科技决策事后评价机制,能够完善对重大科技决策的考量,也在根本上实现了重大科技决策的实际操作。面对当下我国的整体社会环境,科学、合理的实施评级机制,尊重行政法规监管条件的同时进行决策事后的评价工作,是有效协调发展的重点。在未来我国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够减少工作中出现的纠纷和矛盾,更加高效的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目标。
  注释:
  《科学技术进步法》是由第八届全国人民表示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与在1993年修订完成的,在1993年10月1日起执行。法规主要内容是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我国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暂行规定》是2000年我国科学技术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的现行法规;《关于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是我国社会为增强国家科普能力,提升公众科学素质而提出的相关意见。
  重大科技决策事后评价具体标准分析比对内容。
  重大科技决策事后评价公式。
  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制定和实施相关的政策内容,主要是为行使监督功能。
  具体的评价体系能够良好的实现独立、客观的评价工作执行。
  参考文献:
  [1]戴建华.作为过程的行政决策——在一种新研究范式下的考察.政法论坛.2012(1).
  [2]湛中乐、苏宇.社会管理创新与行政法形态之变革.行政法学研究.2012(1).
  [3]金自宁.风险规制与行政法治.法制与社会发展.2012(4).
  [4]本刊编辑部.中国行政法学发展评价(2010-2011)基于期刊论文的分析.中外法学.2013(4).
  [5]梁玥.地方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制度研究.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
  [6]黄学贤、桂萍.重大行政决策之范围界定.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其他文献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是立足于学生成人成才的培养目标出发,传授给学生人文知识,并结合专业技能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文化底蕴、心理素质等.探究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缺
中小企业是指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上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具有灵活性、广泛性、敏感性等特点,本文对中小企业人力管理资源进行初探,发发现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管理
在阐述用电监察工作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安全用电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希望能够促进用电监察工作的顺利开展。
不论是电网规划还是电力设计,这两个方面的工作对电网建成投入运行后的安全性均有很重要的影响,由于电网运行中安全性的重要性,就决定了在对电网进行规划和电力设计之时就要对这
义演,指的是戏剧、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表演艺术团体,为某项政治活动或福利事业(如赈灾、救济同业等)筹集经费,集中主要演员举行的公演.因参加人员一律不取报酬,义务演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电能作为我国发展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能源,在国民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的
合理的沟通技巧是确保人力资源管理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能够有效确保信息传达的清晰性、逻辑性和全面性,使双方真正理解对方的沟通意向和目标.同时,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
芹菜粥  做法:连根芹菜12克,粳米250克。将芹菜洗净后连根一起切碎。将粳米洗净后入锅加适量的清水熬粥,米熟后加入切好的芹菜再煮5分钟左右即成。此方可每天吃一剂。  功效:此方具有清热止痛的功效,尤其适合有心烦易怒、面色赤红等症状的偏头痛患者使用。  疏肝止痛粥  做法:香附9克,玫瑰花3克,白芷6克,粳米(或糯米)100克,白糖适量。将香附、白芷一起入锅加适量的清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将此药汁和洗
摘 要 绍兴具有历史文化和水乡风光的独特资源优势,旅游发展势头良好,潜力巨大。对整个绍兴地区来说,延长游客在绍兴的逗留时间直接关系到绍兴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研究影响游客在绍兴逗留时间的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从而打造绍兴精品旅游城市的形象。  关键词 外地游客 延长 绍兴 逗留时间  绍兴地位于宁沪甬旅游黄金地带上,在这个旅游区域内不仅拥有大量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而且这些城市的旅游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也在随之变化,人们需要更多的取探索和发展更多的东西,人力资源在整个社会的人才管理方面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需要更多的了解人才市场的管理政策,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