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灵通英语读写译教程》的教材特点和内容,进而详细阐述了教学进程和教学方法,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际英语应用能力,主动探寻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坚持因材施教,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关键词:读写译;过程教学法;板块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4)02-0048-3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4.01.013
1 . 引言
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中有三个最重要的因素:知识、教材以及学生。其中英语教材作为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载体,作为学生学习的主体内容,随着时代的进步,突显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灵通英语读写译教程》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对高职高专学生写作能力要求的定位(模写、套写),第一次提出“读写译”整合训练理念,将读写能力与翻译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以有效提高专科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本书从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循序渐进,保证了科学合理的水平梯度。
2 . 教材训练目标
2 . 1 基础知识目标
基础知识目标是指学习并理解《灵通英语读写译教程》每个单元的内容。每个单元包括Fun Start, Text A, Text B和Exercises等内容,并增加听说部分。要求学生掌握文中的单词、短语、句型结构及其语言表达。
2 . 2 能力训练目标
能力训练目标是指在掌握词汇和语法的基础上,培养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2 . 3 素质教育目标
素质教育目标是教育教学中的较高目标,希望在课程的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乐观向上的态度;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拓展,开阔学生视野,鼓励学生了解和吸收外国文化精华,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协作精神。
3 . 教材特点
该教材由译林出版社和加拿大Lingo Media国际集团2007年联合出版发行,这是国内首套中外合作原创高职高专英语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材根据“基本要求”进行编排,较符合教学的实际,教材内容简明、丰富、易懂,适合艺术设计学院和旅游管理学院英语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并作为公共基础课的教材。选材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日后职业密切相关,考虑到学习和交际的实际需要,确保语言信息输入的效果。
本书含读、写、译的技能训练,并兼顾了必要的语法讲解与练习。配套教师用书为教学提供建议、参考答案、语言点讲解和译文,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备课。此外,课文和单词的配套MP3录音,可用于学生听力训练,帮助学生自测对课文的掌握程度,同时也有利于纠正学生发音。此外,该教材还注意引导学生尽可能地多利用机会接触英语,如观看英语电影、上网查阅英文资料、阅读英语报刊书籍、学唱英文歌曲。
4 . 教材内容
充分考虑和尊重目前高职高专教育体系的实际,针对学生英语基础差距大,英语课时有限的状况,力求简易和实用,在强化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语言交际技能的培养;同时为不同基础的学生设置了两个起始点: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从第一册开始学习,入学水平较低者从预备级开始学习。学生学完第二册可达“基本要求”规定的B级水平;第三册学完,可达A级水平。该教材每册有10个单元,涉及历史、教育、哲学及社会重大事件等方面。
各单元划分板块如下:
(1)Fun Start
以轻松的文字和生动有趣的图片切入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题,开启与学生的互动,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Text A and Text B
这是每个单元的核心内容。课文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贴近高职高专学生的生活。文章篇幅适中,难度相宜。文后附有生词、词组、专有名词列表。
(3)Getting to the Point
课后附有阅读理解选择题,引导学生全面理解文章的大意并抓住重要细节,同时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4)Informational Puzzles
信息转换题。以大纲填空与回答问题为主要形式,考查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提炼和中英文表达的转换能力。
(5)Putting It All Together
根据Text A中的内容口头回答问题,并根据题目中给出的连接词将答案写成一个完整的段落。本部分旨在增强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对阅读材料的组织概括能力。
(6)Say What
改错题。要求学生根据Text B的内容改正句子中的错误信息,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熟识程度。
(7)Vocabulary and Structure
本部分旨在让学生操练Text A中的重要词汇、词组及句子结构,以强化学生对词汇和句型的应用能力。
(8)Word Kaleidoscope
本部分针对Text B,设置选词填空练习和同义词辨析填空练习,以使学生对容易混淆的同义词语进行分别掌握,巩固重要的词汇和语言点。
(9)Real World Writing
这部分包括句子翻译、写作技巧的讲解和应用文写作三个部分。句子翻译要求学生运用文中学到的重要词汇和句子结构,完成中译英;写作技巧的讲解为学生仔细地阐述写作中需要注意的各个环节;应用文写作则是在给出样文的情况下,锻炼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5 . 教学进程
该课程分2个学期讲授。第一学期的授课时数约52课时。因此有选择地讲授5个单元,共40课时;期中考试2课时;B级辅导8课时;期末复习2课时。第二学期约70课时,单元讲解48课时;期中考试2课时;英语考级辅导16课时;期末复习4课时。
在具体的单元讲解上,每单元4次课,每次2课时。四次课的内容分别为Fun Start & Text A(趣味导入和课文A),Listening & Speaking(听力和口语训练),Text B & Writing(课文B及写作)和Exercises(练习)。
依据教学目的,安排了以下的教学程序(以一堂课40分钟为例):
第一步“Revision(复习)”。通过让学生口头回答3个跟课文有关的问题,复习和巩固上堂课的重要知识点,耗时4分钟。
第二步“Fun Start(趣味导入)”。让学生用英语说出图片中的关键词,鼓励学生用英语联想并讲述与之相关的话题,然后展开讨论,最后由教师点评和总结。用时15分钟。
第三步“Fast Reading(快速阅读)”。要求学生在5分钟内快速浏览全文并简要地回答相关的4个问题。
第四步“Language Points(语言点)”。以举例和英汉互译的方式,讲解课文的重点单词和短语表达。用时20分钟。
第五步“Assignment(作业)”。要求学生再次仔细阅读课文,总结课文大意。
6 . 教学手段与方法
除了使用教科书、粉笔、黑板等传统教学手段之外,还使用PPT(幻灯片)便捷有效地展示课程内容。
根据英语词汇、语法、听力、口语、阅读、翻译和写作不同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实际,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场景教学、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实践表明,利用过程教学法指导学生写作可以帮助他们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有助于提高英语写作的语篇水平。具体过程可分为:
(1)写前准备:学生根据所布置的作文题进行认真审题,搜寻记忆中的有关信息,开始构思,并列出写作提纲。教师监控整个过程,必要时给予指导。
(2)写作初稿:学生将构思的提纲写成文章。这是写作的主要阶段。教师精心观察学生的写作活动,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3)修改阶段:这包括学生间的相互修改和作者本人的修改。教师也可参与这种现场修改活动。
(4)教师批改和讲评:这一阶段主要由教师认真细致地完成,尤其是讲评。讲评包括对文章结构、内容等方面的主体评价,还包括对语法、词汇和拼写等的细节讲评。
总之,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7 . 结语
该教材从高职高专教学实际出发,科学编纂,合理编排,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教师在帮助学生巩固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的同时,要引导学生通过个体的语言实践与体验来获得英语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韩旭、黄硕.灵通英语读写译教程[M].南京:译林出版社、加拿大LingoMedia国际集团,2007:1-10.
王守仁.实用综合教程3(学生用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1-2.
关键词:读写译;过程教学法;板块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4)02-0048-3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4.01.013
1 . 引言
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中有三个最重要的因素:知识、教材以及学生。其中英语教材作为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载体,作为学生学习的主体内容,随着时代的进步,突显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灵通英语读写译教程》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对高职高专学生写作能力要求的定位(模写、套写),第一次提出“读写译”整合训练理念,将读写能力与翻译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以有效提高专科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本书从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循序渐进,保证了科学合理的水平梯度。
2 . 教材训练目标
2 . 1 基础知识目标
基础知识目标是指学习并理解《灵通英语读写译教程》每个单元的内容。每个单元包括Fun Start, Text A, Text B和Exercises等内容,并增加听说部分。要求学生掌握文中的单词、短语、句型结构及其语言表达。
2 . 2 能力训练目标
能力训练目标是指在掌握词汇和语法的基础上,培养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2 . 3 素质教育目标
素质教育目标是教育教学中的较高目标,希望在课程的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乐观向上的态度;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拓展,开阔学生视野,鼓励学生了解和吸收外国文化精华,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协作精神。
3 . 教材特点
该教材由译林出版社和加拿大Lingo Media国际集团2007年联合出版发行,这是国内首套中外合作原创高职高专英语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材根据“基本要求”进行编排,较符合教学的实际,教材内容简明、丰富、易懂,适合艺术设计学院和旅游管理学院英语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并作为公共基础课的教材。选材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日后职业密切相关,考虑到学习和交际的实际需要,确保语言信息输入的效果。
本书含读、写、译的技能训练,并兼顾了必要的语法讲解与练习。配套教师用书为教学提供建议、参考答案、语言点讲解和译文,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备课。此外,课文和单词的配套MP3录音,可用于学生听力训练,帮助学生自测对课文的掌握程度,同时也有利于纠正学生发音。此外,该教材还注意引导学生尽可能地多利用机会接触英语,如观看英语电影、上网查阅英文资料、阅读英语报刊书籍、学唱英文歌曲。
4 . 教材内容
充分考虑和尊重目前高职高专教育体系的实际,针对学生英语基础差距大,英语课时有限的状况,力求简易和实用,在强化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语言交际技能的培养;同时为不同基础的学生设置了两个起始点: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从第一册开始学习,入学水平较低者从预备级开始学习。学生学完第二册可达“基本要求”规定的B级水平;第三册学完,可达A级水平。该教材每册有10个单元,涉及历史、教育、哲学及社会重大事件等方面。
各单元划分板块如下:
(1)Fun Start
以轻松的文字和生动有趣的图片切入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题,开启与学生的互动,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Text A and Text B
这是每个单元的核心内容。课文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贴近高职高专学生的生活。文章篇幅适中,难度相宜。文后附有生词、词组、专有名词列表。
(3)Getting to the Point
课后附有阅读理解选择题,引导学生全面理解文章的大意并抓住重要细节,同时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4)Informational Puzzles
信息转换题。以大纲填空与回答问题为主要形式,考查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提炼和中英文表达的转换能力。
(5)Putting It All Together
根据Text A中的内容口头回答问题,并根据题目中给出的连接词将答案写成一个完整的段落。本部分旨在增强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对阅读材料的组织概括能力。
(6)Say What
改错题。要求学生根据Text B的内容改正句子中的错误信息,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熟识程度。
(7)Vocabulary and Structure
本部分旨在让学生操练Text A中的重要词汇、词组及句子结构,以强化学生对词汇和句型的应用能力。
(8)Word Kaleidoscope
本部分针对Text B,设置选词填空练习和同义词辨析填空练习,以使学生对容易混淆的同义词语进行分别掌握,巩固重要的词汇和语言点。
(9)Real World Writing
这部分包括句子翻译、写作技巧的讲解和应用文写作三个部分。句子翻译要求学生运用文中学到的重要词汇和句子结构,完成中译英;写作技巧的讲解为学生仔细地阐述写作中需要注意的各个环节;应用文写作则是在给出样文的情况下,锻炼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5 . 教学进程
该课程分2个学期讲授。第一学期的授课时数约52课时。因此有选择地讲授5个单元,共40课时;期中考试2课时;B级辅导8课时;期末复习2课时。第二学期约70课时,单元讲解48课时;期中考试2课时;英语考级辅导16课时;期末复习4课时。
在具体的单元讲解上,每单元4次课,每次2课时。四次课的内容分别为Fun Start & Text A(趣味导入和课文A),Listening & Speaking(听力和口语训练),Text B & Writing(课文B及写作)和Exercises(练习)。
依据教学目的,安排了以下的教学程序(以一堂课40分钟为例):
第一步“Revision(复习)”。通过让学生口头回答3个跟课文有关的问题,复习和巩固上堂课的重要知识点,耗时4分钟。
第二步“Fun Start(趣味导入)”。让学生用英语说出图片中的关键词,鼓励学生用英语联想并讲述与之相关的话题,然后展开讨论,最后由教师点评和总结。用时15分钟。
第三步“Fast Reading(快速阅读)”。要求学生在5分钟内快速浏览全文并简要地回答相关的4个问题。
第四步“Language Points(语言点)”。以举例和英汉互译的方式,讲解课文的重点单词和短语表达。用时20分钟。
第五步“Assignment(作业)”。要求学生再次仔细阅读课文,总结课文大意。
6 . 教学手段与方法
除了使用教科书、粉笔、黑板等传统教学手段之外,还使用PPT(幻灯片)便捷有效地展示课程内容。
根据英语词汇、语法、听力、口语、阅读、翻译和写作不同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实际,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场景教学、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实践表明,利用过程教学法指导学生写作可以帮助他们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有助于提高英语写作的语篇水平。具体过程可分为:
(1)写前准备:学生根据所布置的作文题进行认真审题,搜寻记忆中的有关信息,开始构思,并列出写作提纲。教师监控整个过程,必要时给予指导。
(2)写作初稿:学生将构思的提纲写成文章。这是写作的主要阶段。教师精心观察学生的写作活动,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3)修改阶段:这包括学生间的相互修改和作者本人的修改。教师也可参与这种现场修改活动。
(4)教师批改和讲评:这一阶段主要由教师认真细致地完成,尤其是讲评。讲评包括对文章结构、内容等方面的主体评价,还包括对语法、词汇和拼写等的细节讲评。
总之,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7 . 结语
该教材从高职高专教学实际出发,科学编纂,合理编排,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教师在帮助学生巩固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的同时,要引导学生通过个体的语言实践与体验来获得英语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韩旭、黄硕.灵通英语读写译教程[M].南京:译林出版社、加拿大LingoMedia国际集团,2007:1-10.
王守仁.实用综合教程3(学生用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