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肝脏杀手”有哪些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xun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最近几年的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关于肝衰竭的消息。例如最近有一位中年男子为了治疗困扰他已久的脱发,未经医生指示自行购买了何首乌粉服用,结果险些死于何首乌过量引起的急性肝衰竭。不仅仅是何首乌,生活中不少物质在过量服用或是误用时,都会对肝脏造成严重的损害,甚至威胁生命。下面介绍的几种物质,就是隐匿的“肝脏杀手”。
  可怕的急性肝衰竭
  一般而言,医生们会把在健康人中发生、短时间(最长不超过6个月)内进展到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程度的肝损害称为急性肝衰竭(暴发性肝衰竭)。患者的肝脏在受到诸如肝脏毒性物质、病毒(如甲肝或戊肝病毒)等因素的影响后,在短时间内就会出现广泛的损害,进而导致肝脏控制的一系列生理活动受影响,出现各种严重症状。
  肝脏通常负责人体内毒物代谢与清除、凝血反应调控和血糖调节等工作,因此急性肝衰竭患者除了会有恶心、呕吐、精神萎靡等普遍症状以外,往往会发生出血(凝血因子合成异常)、低血糖(葡萄糖合成和释放受阻)、黄疸和肝性脑病(肝昏迷,它和黄疸均由肝脏解毒能力受损而引起)等症状。由于急性肝衰竭早期症状十分不起眼,患者就诊时很多已经发生难以挽回的肝脏损害,只能等待肝移植。
  扑热息痛
  对乙酰氨基酚,也就是常说的“扑热息痛”,可以说是生活中最常见的解热镇痛药物。发热时它可以快速有效地让患者退热。肌肉酸痛或头痛难耐时,它可靠安全的镇痛效果又广受人们青睐,而在绝大多数复方感冒药之中,它依然是不可或缺的成分。然而,倘若忽视了说明书上严格的剂量规定,对乙酰氨基酚也会从治病良药,变成诱发肝衰竭的元凶。
  在欧美大多数国家,对乙酰氨基酚都是急性肝衰竭的首要病因,接近一半的急性肝衰竭由此引起。而在我国,对乙酰氨基酚导致的急性肝衰竭占了接近12%,鉴于这一数字可能被低估,实际情况将更加严重。通常情况下,对乙酰氨基酚只有在每日用量大于4克时,才可能诱发严重肝毒性。然而,倘若患者本身对其较为敏感,或是在用药的同时饮酒,很小剂量的对乙酰氨基酚也可能导致肝衰竭。更何况不少患者会因疏忽大意而同时服用多种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例如同时吃多种复方感冒药,或是大量服用了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中药制剂),不知不觉便超过了最大用量,酿成悲剧。
  庆幸的是,对乙酰氨基酚中毒只要能做到早期发现、及时治疗,预后反而是所有急性肝衰竭中最好的,60%左右的患者在接受解毒药物治疗后可不接受肝移植而痊愈。因此,对于所有急性肝衰竭患者,都需要仔细回顾近期用药,发现可能的对乙酰氨基酚中毒。对乙酰氨基酚的特效解药是乙酰半胱氨酸(NAC),它在体内可以生产谷胱甘肽,而谷胱甘肽恰好可中和对乙酰氨基酚的毒性代谢产物。一般而言,中毒后10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但即使中毒已超过48小时,NAC依然可成功解毒。
  鬼笔鹅膏
  除了作为药物的对乙酰氨基酚,以鬼笔鹅膏为代表的毒蘑菇(毒蕈),也是急性肝衰竭的重要诱因。人们在郊游、野炊之时经常会采蘑菇煮食,但往往会不慎采到了毒蕈,加之一般人没有掌握辨别毒蕈的技巧,从而大意地食用毒蕈导致中毒。在最近几例媒体报道的毒蕈致死案例中,死者无一不是被这种过度的自信害死的。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毒蕈都具有肝毒性,有些毒蕈(如亚稀褶黑菇)能引起溶血而损害肾脏,有些则会导致神经系统症状。具有严重肝毒性的毒蕈大多集中于鹅膏属,例如俗称“毁灭天使”的白毒伞(Amanita verna)、致命白毒伞(Amanita exitialis)、鳞柄白毒伞(Amanita virosa)等都可引起肝衰竭,且在我国均有分布。此类毒蕈在人体每千克体重0.1毫克这一剂量下就具有肝毒性,而所有烹饪手段都难以去除其中的毒性物质。一般在误食后数小时至一天内即可出现呕吐、腹泻、大汗淋漓等症状,中毒死亡率高达30%。
  要想避免毒蕈中毒,唯一可靠的方法是不要食用任何自行在野外采摘的蘑菇。因为即使是专家也难以掌握鉴别全部毒蕈的技巧,没有专业知识的普通人鉴别毒蕈就更难了,而民间所流传的关于鉴别毒蕈的技巧(如将蘑菇与大蒜同煮、辨别外观等)无一是正确的。一旦误食毒蕈而中毒,应尽快携带所食毒蕈到医院就诊。肝毒性毒蕈最简便、最易获得的解药为青霉素G(没错就是普普通通的青霉素),倘若医院条件允许,水飞蓟素(利加隆)加或不加NAC的解毒效果更好。
  何首乌
  生活中不少人都可能经历过早白发的烦恼,除了外观上的不美观,社会普遍对白发的认知也会让人很是恼火。因此,相当一部分患者会寻求治疗白发的药物,而何首乌则是治疗白发最常见的草药。然而,未经医嘱使用何首乌,很容易引起严重的肝脏损害,甚至是肝衰竭。
  作为传统草药,何首乌连名字都和乌发有关,而部分不负责任的养生节目也在大肆推广使用何首乌进行自我药疗。然而,何首乌的正规使用实际上十分谨慎,用量也较小,而患者的自我药疗往往会忽视用量和安全性因素,误认为何首乌“天然、无副作用”而长期大量服用。这样一来,何首乌中所含的有害物质便会损害肝脏,造成严重后果。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曾于2014年7月发布的药物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明确警告了何首乌及其制剂的肝毒性,并要求各部门加强对此类药物的监测和管理。作为普通人,我们所应该做的便是严格按照医嘱服用药物,不要用何首乌等具有毒性的药材制作“食疗”等。何首乌引起的肝毒性尚无特异性解药,患者往往只能接受保守治疗。 (摘自《知道日报》)
其他文献
每天想一件高兴的事,譬如喜欢吃红烧肉的人,想想曾经吃过的烧得最酥的红烧肉,一边想一边流流口水;做一件开心的事情,譬如休息时间打开微信微博,和相熟的博友微友调侃调侃,或者随手拍一张萌照发到微博微信,搏大家一笑。试试看,再枯燥的一天,会不会因此滋润一点?  离你最近的人,心可能最远;离你很远的人,心可能相通。熟人社会,大家更多的是用口语交流,因为利益的相关性,人与人之间难免口是心非,微博微信主要通过文
家风,亦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多年来形成的传统风气、风格和风尚,表征和反映着其生活方式、情感态度、文化氛围、精神品质、价值观念、人生信仰等,并成为家族成员共同的文化基因和价值共识,建构的是一个家族成员共有的精神家园。  优良家风是个人成长和幸福的道德始基。所谓“始基”,是指万物的根源或基本,万物从它产生又可复归于它的共同的东西。正因为如此,中国历代许多政治家、思想家都十分强调敦睦家风,把铸造良好
关键词 新课程,新教材,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20)03-0038-07   2019年秋,《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启用后,许多教师感觉到“内容多、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原因何在?笔者通过考察诸多教学设计、课件、课堂实录后发现:有些教师没有领会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诉求,基本上是梳理知识,在教学内容整合、体验探究学习上存在问题。为
养生六法最早见于明代冷谦所撰的《修龄要旨》。这套养生法,动作轻缓,简便易学,不受条件的限制,若能坚持实施,定能强身健体、预防早衰、防病祛病、延年益寿。  发宜常梳   方法 用梳子轻轻梳头100~300下,或将两手十指插入发间,从前发际梳至后发际,反复数十遍,以头皮有温热感为宜。早晚各梳一次。脑力劳动者,当用脑疲劳时,亦可随时运用此法,以解除脑疲劳。   功效 梳发可刺激头皮的神经末梢,促进血
旧房子自公婆走后一直空关着。有阵子,底楼邻居家要装修,向我们询问能否借住在那里过渡一下。征得老公同意,我领邻居看房。邻居在屋内四处打量时,目光被墙上挂着的一个日历牌吸引了过去。  日历牌本身没什么特别的,就是那种白纸黑字,印了些健康养生常识以及宜忌事项等的老式日历牌,一天一页,印日期的字体特别大,很方便眼神不济的老人看。这是公公当年买的。老人想着那些养生知识有用,舍不得过一天撕掉一页,翻过去的纸页
听腻了“职业装”三个字,每次想到的无非是白衬衫、毫无线条可言的套装外加船鞋,穿成这样,职场真的有前途可言吗?作为职场女性,难道365天几乎有300天甘心穿着并不喜欢的衣服,渐渐把它融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还大张旗鼓地变为应有的品位吗?我现在要打破你的平庸与无趣,把“才色兼收”还给你。  职场翻身第一步:面试!抓住老板  不管你目前处于何种状态,是因为跳槽、身体缘故或者办公室斗争而需要新一轮的面试,不
赵薇男闺蜜:陈坤  保鲜时间>10年  关系定位:不是情侣胜似情侣  这一对既是老同学,又是老搭档。向来对私生活十分保密的陈坤却从来不介意跟赵薇公开打情骂俏,甚至是挽手亮相,让媒体曝光了许多亲昵的画面。两人经常一起出现代言走秀场,一起拍摄写真,一起参加各项活动。在赵薇没有结婚生子前,不少人误认为他俩是情侣。在很多场合陈坤都在默默照顾赵薇,走红毯时怕她绊倒会帮她提裙,下楼梯时自然地扶着她。赵薇说话时
人要有“三颗心”:好奇心,孩童心,自在心。你不快乐的每一天都不是你的,你只是虚度了它。幸福的人,能从微小的事物中,汲取到快乐,每一天都不拒绝自然的馈赠。   清晨,在朋友圈读到博尔赫斯的《此刻》,他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85岁了,由此想到“当我老了”,转发微信道:“80岁的你,能写出些什么?我很好奇!”   这个“你”当然是自指。国学泰斗饶宗颐说,人要有“三颗心”:好奇心,孩童心,自在心,一颗比一
发黄发褐  在中风救治中,时间就是生命,延迟治疗往往会使患者致伤致残,甚至危及生命。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院长张允岭教授认为,中风发作前1~14天为“近中风期”,往往有9种先兆症状出现。识别中风先兆,超早期治疗,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致残、致死率。  乏力嗜睡  大约有四分之三的人在中风前有全身乏力、嗜睡症状,这种乏力往往没有明确的诱因,比如运动、劳累等。无缘由的乏力、嗜睡、频繁打哈欠是最大特点,常是
结婚,是一项面子工程  其实,一开始时我对李聪的印象并不怎么好,他个子有点矮,沉闷得近似木讷。  但母亲特别满意他的条件:36岁,未婚,外企高管,有房有车,在家是独子,父亲去世了,母亲是中学教师,还承诺婚后不跟我们一起住。  这么好的条件,让我不得不动心。是的,女人一到30岁,青春就成了壁虎,就算抓住了尾巴,也是说溜掉就溜掉了。周围人的眼光,也从过去的欣赏变成了探寻,仿佛还不结婚,会碍着人家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