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鱼的安全食用研究

来源 :卫生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499586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河豚鱼资源 ,发扬我国传统的饮食文化。我们对河豚鱼安全食用课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河豚鱼体内毒素分布很不均匀 ,主要集中在肝、卵巢、皮肤等部位 ,而且季节性变化明显 ,个体差异显著。本文针对河豚鱼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加工方法和烹制方法 ,制作成独具特色的河豚料理。自1 998年至 2 0 0 2年进行试食试验以来 ,试食消费者达到 1 2 1 2 39人次 ,未发现一例中毒症状和体征 ,各项试验证明 ,经去毒工艺处理的河豚鱼是安全的 ,经食用后不会引起河豚毒素中毒
其他文献
<正> 新疆以往为害棉花的蚜虫主要是棉长管蚜和棉黑蚜,但发生面积一般较小,且为害较轻。棉蚜(Aphis gosspii Glorer)在我区虽有分布,但田间很少发现,因此鲜为人知。1985年吐
校外实习在职业技术院校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结合作者院级科研课题“校外实习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最新成果,以及从事校外实习指导几年来的工作经验,分别从校外
<正>清朝的道光皇帝旻宁是我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节俭皇帝,他颁布声色货利论,说"常人惑之害及一身,人君惑之害及天下"。为此,他身体力行,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反对铺张浪费,拒绝
期刊
<正>土地资源的稀有孕育了一个又一个地王。在土地为王的时代,为了能拿到进场门票,房地产开发商甚至不惜倾其所有。然而从常识看来,面粉贵过面包的日子可能撑不了太久,开发商
论樟树出土的商周青铜器黄冬梅我国使用青铜器的历史,大约开始于四千多年前的夏代或夏之前,到了商代,已有了举世闻名的青铜文化。地处赣中腹地的樟树市,早在4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在消费社会,文学经典呈现出巨大的商业扩张,它被广泛地借名、挪用并出现大规模的异质重现。这些扩张显示出文学经典前所未有地经受着另一种社会机制的制约:一种消费关系座架
<正> 伍子胥与钱江潮本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在浙江的民间(尤其是浙江海宁)传说中,却偏偏将这不相关的两者联系在一起,说钱江潮的产生,是伍子胥因冤屈而死。一股冤气在钱塘
<正> 大约在60年前,有人办了一份《龙凤》杂志,向闻一多先生约稿,闻一多先生写了《龙凤》一文,其中写道:"把龙凤当作我们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可说是再恰当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