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离合词偏误分析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p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离合词离为短语合为词,这一特点使得离合词运用的偏误成为外国留学生运用汉语的一大通病。本文以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为分析对象,对其使用偏误做了分类,进而从留学生“学”的角度探讨了离合词使用偏误的原因。
  【关键词】离合詞 偏误类型 偏误原因
  离合词是现代汉语中一类特殊的群体,适应了汉语表意精确性和多样化的要求,提高了言语交际的效率[1],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它的特殊性和使用的灵活性也使得离合词教学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一大瓶颈。本文试图通过对留学生的离合词偏误现象的分析,对偏误产生的原因做一些探讨,进而对其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一、离合词偏误的主要类型及分析
  (一)离合词+宾语
  3、今天下午我要见面我的老师。
  4、三年前,玛丽结婚了约翰。
  “见面”、“结婚”类离合词具有[+与事对象]语义特征,不能直接带宾语,需要借助介词来引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同时在两语素之间加上动态助词“了”“过”表示动作的状态。此类词语还有“聊天”、“贷款”、“签字”、“说情”等等。
  (二)离合词+着、了、过
  A.我起床了就给你打电话。
  B.他们几分钟前吵架过。
  C.郑经理正在剪彩着。
  离合词动宾式结构由前边的动词和后边的宾语两部分构成,其内部构造关系不同于普通的动宾式动词。离合词动宾式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的动词性语素虽然带了宾语,但它们仍保留了作为动词所具有的语法特点,所以若在离合词中插入动态助词,动态助词“着”、“了”、“过”应该放在离合词动宾成分之间。
  (三)离合词+定语(以“的”类定语为例)
  妈妈总是生气他。
  张大伯要进县城告状村长。
  “操心”、“告状”类离合词具有[+领属]语义特征,所以表领属的修饰语要放在离合词动宾成分之间。以上两句可改为“妈妈总是生他的气”,“张大伯要进县城告村长的状”。此类词语又如“吃亏”、“发火”、“报仇”、“诉苦”、“告密”等等。
  (四)离合词+介宾结构
  A.我毕业从北京大学以后,就出国留学了。
  B.玛丽出院在星期一。
  汉语语法中,介宾结构若做状语一般位于谓语动词之前,所以在以上例子中,动宾式离合词应该位于介宾结构之后。
  二、离合词的重叠
  A.咱们一会出去聊天聊天吧。
  B.我和玛丽初次见面时握手了握手。
  动词重叠的形式主要分单音节重叠(如看看、看一看、看了看、看了一看)和双音节重叠(如研究研究、研究了研究)。离合词动宾式由于是由动宾两种成分构成,其重叠只能是重叠其中动词性部分。此外汉语动词动宾式不存在AABB式重叠形式,所以以上例子应该为“聊聊天”、“握了握手”、“让让步”、“散散步”。
  以上是离合词偏误的主要分类,此外还有几种类型,如特殊句式中离合词的运用偏误(“我把试考完了”)、离合词中插入“的”产生的偏误(“这件事是他帮忙的”)、离合词词性混淆(“我们明天没有上课”)等,限于文章篇幅,此不赘述。
  三、离合词偏误产生原因探讨
  关于偏误产生的原因,各家表述不一,归纳起来,主要有母语负迁移影响、目的语规则过度泛化、学习策略、文化和交际策略等等。以下仅就前两个因素探讨下离合词偏误原因。
  (一)母语负迁移影响
  由于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大多是成人,他们大都已经具备了较完整的母语系统,所以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会不自觉地运用母语知识来学习和掌握第二语言,在此过程中,母语的干扰就会明显地影响第二语言掌握的准确度。
  以英语为例。汉语中的离合词和英语中的相应成分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前者在英语中可为词,也可为短语。为词时,它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所以才会有“洗澡两次”这样的偏误。此外,相应意义的词语的词性也不是一一对应的。英语中的“meet”是及物动词(如I meet him at the airport.),而汉语中的“见面”具有不及物性,不能带宾语,对动作所涉及的对象只能用“A和B见面”形式。由于二语学习者对两者的差别认识不足,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就产生了偏误。
  综上,在离合词教学中,应有意识地纠正学生将母语和目的语简单对等的趋向,对汉语离合词本身的特殊性加以特别的强调和实践,以尽量减少母语的负迁移的影响。
  (二)目的语规则过度泛化
  目的语规则的过度泛化主要针对的是中等和高等程度的二语学习者而言的。他们在基本掌握目的语的一些知识和规则后,会运用类推等手段把所学到的东西类推到一切与其相似的其他语言点中,造成目的语规则过度泛化从而产生负迁移导致偏误。
  以离合词重叠为例。动词重叠的形式主要分单音节重叠(如看看、看一看、看了看、看了一看)和双音节重叠(如研究研究、研究了研究)。在学过了动词重叠以后,学生将这个一般动词重叠的规则运用到整个离合词体系中,因而出现了“散步散步”“洗澡洗澡”这样的偏误。
  类比推理是二语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方法,它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巩固有很大的帮助,但必须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类推不当必然会产生大量偏误。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讲授汉语语法点的一般规律外,还要在学生可接受范围内适当地补充些独立于规律外的相关语法点,从而有效地避免一些偏误。
  总之,离合词偏误的产生并非某一种或两种原因所致,它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于学生汉语学习的结果。基于上述探讨的原因,我们应从教学的四大环节(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语言测试)加以反思,有意识地采取措施改进教学,尽可能减少类似偏误的产生,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月华.实用现代汉语语法[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6.
  [2]王建勤.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3]李大忠.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分析[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6.
  [4]杨庆惠.现代汉语离合词用法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5]周小兵.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因而要深化课程改革,语文学科首当其冲。而阅读教学又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阅读教学中的低效与无效体现在:重个性阅读,轻教师引导,不少老师往往曲解“个性化”,使阅读教学走入误区;因此,阅读课教学如何走出误区、提高朗读指导的实效性显得至关重要。  一、师生朗读存在误区及成因分析  多功利性朗读,少非功利性朗读
【摘要】现如今我国教育的重点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各大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而将学生的素质教育抛在了脑后。学生所谓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了流于形式的一句口号。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往往只是在向学生传授课本上的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不重视学生的学习吸收情况;只注重学生的应试分数,而忽视了学生必要社会技能的培养。“重分轻人”是制约我国教育行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本文将从高中语文互动
【摘 要】新大纲明确指出“现代技术的使用将会深刻地影响数学教学内容、方法和目标的改变。”“一切有条件和能够创造条件的学校,都应使计算机及其网络成为数学课堂教育的辅助工具”。当然鼓励新模式不代表全盘否定旧的模式。新课标鼓励使用不代表可以滥用。信息技术主要应用于“呈现以往课堂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所以我从《几何画板》的作图演示功能、数学作图功能、直观验证功能、联系知识功能、探究发现功能、模拟演示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课,肩负着育人与迎考的双重使命。如何有效地提高复习迎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中考中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是大家共同关心且亟待解决的难题,是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文章从“关注学生,鼓舞士气”“立足于教材,抓好知识点”“抓住教材主线,构建知识网络”“把握时政热点,融合热点考点”“加强‘讲练测’,做到‘精准活’”等几个角度切入,做了较深入的阐述,对初中思想品德的复习有一定的指
【摘要】小组合作可以通过改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的沟通和表达更提高了学生的心里素质。本文分析了小组合作的重要意义,立足与当下的合作实践的问题,针对性的总结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化学复习课 小组复习 合作学习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当下教育教学工作模糊了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地位,也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在校的要求仅仅掌握知识点和解题技巧的运用,导致学生在升入大学或是走入社会之后
【摘要】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所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随着人类对物质世界认识的深入,物理学一方面带动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推动了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物理教学 课堂  课程改革的最高境界是教师观念的提升。教师作为课改的执行者,决定着这场教育变革的成败。随着新课程的推行,物理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