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种透明软骨移植后蛋白多糖动态变化的实验观察

来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l6587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动物实验,利用组织学、组织化学和生物化学等手段,对同种透明软骨移植后不同时期基质中的蛋白多糖含量进行了动态变化观察。结果显示,蛋白多糖含量的高低对移植的异体软骨能否存活极为重要。

其他文献
利用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移植修复组织缺损12例均获成功。认为保留的脂肪厚度标准以透过脂肪层能隐约见到真皮下血管网为准,该皮瓣可初步认为是修复手掌皮肤缺损的首选皮瓣,断蒂时间以术后7~8天为妥。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自1988年始,对21例病人侧胸区皮肤血管用超声多普勒血流仪定性观测并结合术中血管定量测量,得出了三大血管系统的长度、口径及出现率的资料。结果是以肩胛下胸背动脉系统为最恒定,平均长度15.43±0.504cm,起端口径平均1.58±0.122mm。侧胸动脉系统和副侧胸动脉系统次之。回流静脉口径最粗的胸腹壁静脉出现恒定。
自1988年9月至1992年12月,共已施行980次自体头皮打孔皮片头发移植术,主要用于供区发源充沛的脂溢性秃发和瘢痕性秃发者395例。根据国人的头发数量较白种人约少1/3,毛干呈直线型,以及头发与头皮色泽反差大等特点,采用了L形排列移植、圆皮片间插入半圆皮片,术后头皮文身及烫发等相应措施以提高疗效。并认为成人秃发适宜头发移植,而儿童则更适宜头皮扩张术。
自1990年以来,利用深筋膜层血管网的丰富血供,结合Z成形术术式,设计两侧反向Z成形筋膜皮瓣修复四肢关节、小腿胫前、头面及骶尾部有深部组织裸露的创面共已21例。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邻近皮肤形成皮瓣将创面完全修复,获得了较好外形和功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