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77287728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很重要,语文教学最主要的就是阅读,阅读能力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一个学生的语文考试成绩。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研究性阅读活动已日渐广泛。了解研究性阅读的分类,可以使这种开放性的阅读活动更容易着手,教学重点更加突出,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探究能力等教学目标更容易实现。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勇于创新,阅读水平和文学素养才会有所提高,其审美情趣、伦理道德也会有所改善。这样教学,才能切实体现语文的人文性,真正达到了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作用。本文分别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介绍阅读策略。
  一、教师方面
  1.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很重要,因为在语文教学中语文阅读处于核心的地位。教师要改变以往的中学阅读教学方式,更新教学理念,要改变以往的应试教育和“灌输式”教育,要用当今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加以替换和整改。教师必须从自身做起,充分了解学生个体的特性和需求。首先,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以学生为主体,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从课本着手以生活中的点滴经验为基础,弘扬人的主体性。要创造适应语文教学阅读的课堂氛围,以丰富学生知识,陶冶学生情操。其次,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这就要以兴趣为基础,有了兴趣学生才会去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阅读,作为一种审美再造的艺术实践活动和艺术升华活动,具有鲜明的个性差异。所以在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给学生创造自由阅读的空间,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使课堂阅读教学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不可缺少的一种学习习惯。
  2.教师要多角度、多手段地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积极性。在中学阅读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和疑惑:启发学生,学生却没有反应,使得语文课堂教学和语文阅读培养成为一潭死水。因此,我们必须要改变这种状态,用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鲁迅先生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到易,道学家看到淫,才子看到缠绵,革命家看到排满,流言家看到宫闱秘事”。这就告诉我们要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真正看出学生的个体差别。由于每个学生受到的教育水平和家庭环境影响不同,所以他们对语文阅读的感受也不一样。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阅读主体和阅读个体的差别,让学生将自己不同的感受大胆地说出来,让大家一起谈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这样也在很大程度上活跃了课堂气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倡导阅读教学的民主。学生不明白的,教师不一定就能明白,教师的优势在于首先占据了教学资源和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化程度,在其他方面不一定就比学生强。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建立师生之间平等的教学地位和教学环境,让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共同探讨和学习的平等关系。教育要真正把学生摆在教学主体的地位,努力营造活跃、轻松、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一个自由学习和自由发展的空间。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能力。教师还要给学生创造交流和探讨的机会。阅读教学是一种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是提高自己和给自己充电的一种方式。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往往剥夺了学生心灵对话的机会,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跃的课堂变成了一潭死水。
  3.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做到“少讲、精练、多交流”,尽量留足时间给学生开展各种交流,让学生的思想相互碰撞并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还要探索新的评价方法。教学评价的最主要功能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因此它对阅读教学主体的价值取向、阅读情趣、阅读态度等都有着导向作用。正确的評价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科学的评价方式和方法,不能以成绩去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更不能以成绩的不理想去指责和批评学生。教师要看学习和阅读过程,因为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不能老拿参考答案作为标准,那样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地去学习。
  二、学生方面
  1.培养阅读学习兴趣。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当我们对阅读产生兴趣时,就会很投入,而且印象深刻。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阅读兴趣是学生对阅读材料的一种力求认识倾向,带有情感的色彩,促使人们顽强地追求、探索、愉快而积极地学习。如果对阅读有着浓厚的兴趣,就将会产生源源不断阅读的动力,从而使学生始终保持着对知识主动学习的姿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巧设悬念,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情景,强化学生的阅读兴趣;诱导探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使他们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
  2.掌握阅读方法。中学时期是人生中求知的旺盛时期,也是阅读最佳时期。在这珍贵的阅读时间里,怎样才能取得好的阅读效果,阅读策略的选择十分重要。叶圣陶先生说,阅读程度不够的原因,阅读太少是一个,阅读不得法尤其是重要的一个。多读固然重要,但尤其重要的是怎样读。因此,教师首先应教学生学会选择阅读材料。高效率的阅读教学,得力于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恰当的阅读材料。其次,阅读面要广泛。学生的个性、情趣差别都很大,教师应该鼓励他们自选有益的课外读物。再次,要教学生学会用精读、略读、朗读、默读、速读等阅读方法。教师应教会学生根据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以及阅读的目的,选择相应的阅读方法。选择适当的阅读方法,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也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3.养成阅读习惯。阅读教学要想提高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关键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保证,对于提高阅读能力是大有裨益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呢?首先,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此外,学校、家庭也应注意营造阅读氛围,注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其次,要让学生养成去图书馆借书的习惯。图书馆里有看不完的好书,而且学生会由于书是借来的,借的总是要还的,所以就有了阅读的紧迫感,形成了读书极快的习惯,由此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读书效率。
  总之,阅读是语文教学重要的学习方式,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语文能力。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通过阅读可以丰富知识储备,开阔视野,是有效获得知识的方法。
其他文献
由于欲望和恐惧的存在,人类不可避免地走向异化。现代人的焦虑是生存性的、本体性的,每个人概莫能外而只有程度不同。
中考的指挥棒、社会的呼吁以及家长的期待使得学生“谈数学色变”.在学生的眼中数学就是枯燥无聊的代名词。学生痛苦不堪。我们教师也是有口难辩。“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这么好
空调房间负荷形成本质上是一个热量传递和交换的过程,空调房间的负荷还要受到以前房间和环境状态的影响。要分析影响空调房间负荷的各因素,通过房间负荷仿真的方法较为合适。
绝望感即个体对某种事物完全失去了信心和希望,经历了多次的失败,多次的背叛,最终导致的非常痛苦的感觉,它属于人类负面情感的一种。绝望感对个体身心健康在诸多方面有着深远
近年来,口蹄疫、疯牛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为我国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敲响了警钟.国家为有效阻止重大动物疫病的入侵和发生,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投入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