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化时代到来,乡村幼儿教育得以社会普遍关注。当前乡村幼儿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幼儿教育小学化。幼儿教育小学化就是把幼儿园的教育水准提升到小学教育的水平,这种现象的产生给孩子成长带来了很多烦恼,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的分析和讨论,主要提出幼儿教育小学化出现的问题以及问题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应对策略
一直以来,传统的教育观念和应试教育模式一直在家长心中根深蒂固,伴随着幼儿教育的竞争,一些家长不惜以牺牲孩子的童年快乐为代价,过早地让孩子进入紧张的学习状态。大量的调查数据显示很多幼儿因为不堪学习压力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和健康问题,本文的思路就是通过对乡村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对策,目的是希望通过对本文对该问题的讨论能够改善目前乡村幼儿教育现状,努力给幼儿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狀以及存在的问题
幼儿教育是漫长人生教育的早期阶段,也是未来教育成功的关键阶段,伴随着社会的激烈竞争,儿童教育的竞争也处于白热化的状态。实际上这是一种严重违背儿童成长心理和教育原理的畸形教育,它严重影响到到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下面是乡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乡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状及成因
目前乡镇幼儿园是农村幼儿教育的主要场所,社会的发展已使得幼儿园同行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加深,许多农村幼儿的家长由于缺乏专业的育儿知识,也没有具体的幼儿教育经验,认为能教给孩子文化知识或者社会印象好评高的幼儿园就是最适合孩子的幼儿园,这种笼统模糊的育儿观念在家长的思维里已经根深蒂固,而很多私人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这种儿童教育心理,为了营利而开设一些不符合幼儿教育课程标准的课程(即拔高了的幼儿教育小学化课程),就形成了因教育竞争而最大利益化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
乡村幼儿园已经成为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重要沃土,据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当下有百分之八十五的乡村幼儿园存在着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幼儿教育小学化发展的深层次原因还有家长们“望子成龙”心理,她们想从小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让自己的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而不少以营利为目的私人幼儿园也抓住了家长的这种心理,努力拔高自己的幼儿教育知名度而争抢幼儿教育生源。因为当下公办幼儿园已达到供不应求的现状,私人幼儿园要争得一席之地,就要不断增加学生费用,运用幼儿教育小学化能给孩子提升文化知识,满足农村目光短浅家长的心理要求,达到自己顺利营利的目的。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存在的问题
幼儿教育小学化本身就是一种不正常的教育现象,它的发展自然而然就会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这是乡村幼儿园自身以及孩子监护人的家长都没有意识到的问题,这对于幼儿教育行业的发展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首先是乡村私人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不高。教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幼儿学生的模仿能力特别强,老师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会成为儿童模仿的对象。因此如果老师自身约束能力不足,而且在授课过程中也不注意自己的言行,那么不仅会给孩子造成严重的行为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很难改变,因此幼儿园老师必须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升和完善。
其次就是应试教育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学生只要学习成绩好就代表学校或者老师教学成果好,这样的教育模式最终造成的后果就是学生成为学习的机器,没有创新的能力和思维,缺乏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人才根本不适应现在社会的需求,更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颠覆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争取适应新式教育的要求。
再次是相关部门对于幼儿教育的监管措施不严或落实不到位,最终导致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状况的发生。教育是发展和进步的根本,更是兴旺发达的关键所在。但课改实施没有得以严格、科学、合理的监管,比如对于乡村幼儿园教育课程开展以及授课方式或者是课程安排等是否符合国家要求和标准,是否以最佳方式按照学前教育的标准和要求授予他们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这是幼儿教育小学化目前发展现状中持续时间最长也是解决困难最大的一个问题。
让幼儿过早进入小学学习状态,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严重污染了幼儿教育的安全环境,严重损害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解决对策
通过对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探讨,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乡村幼儿教育小学化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给幼儿教育的顺利开展带来的巨大障碍必须得到根治,否则问题只会不断加深,造成更加严重的不良后果,下面是根据出现的问题提出的应对之策。
(一)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培养和管理
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自然是不言而喻的,鉴于目前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严重性,笔者认为最有效的解决措施就是加强对乡村幼儿教师的培养和管理,比如幼儿园可以在招聘幼儿教师时提升应聘教师的资格审核条件,避免招聘一些素质低下,教育水平不高的教师给后续的教学工作带来严重的麻烦;另一个有效的解决措施就是加强对现有幼儿教师的培训和再教育,争取以最快的速度培养高素质高的幼儿教师,进而提升乡村幼儿教育的整体水平,再次就是对现在就读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严格要求,争取在学校内培养高素质的幼儿教师,这样不仅幼儿教师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增加搞笑学生的就业率,而且还可以提高高等学府的知名度,吸引高素质的学生就读幼儿教育师范学校。
(二)改变老师、家长以及社会的幼儿教育观念
老师和家长的教育观念是影响幼儿教育的关健。观念直接决定了家长对待教育的行为,同时也决定着老师对儿童的管理和教育等,因此从观念上改变老师、家长的幼儿教育观念,进而改变整个社会对幼儿教育的态度是有效应对之策。大量事实证明家长对待幼儿教育有很多的盲区和误区,家长希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但是又无从下手,而且大多数儿童在刚入学时对幼儿园抵触的,他们从温馨的家庭环境来到一个陌生的学校环境,本身就有一个适应过程,这时如果老师和家长的观念不改变就很难从根源上解决和处理这个问题而最后受影响的还是孩子。因此从问题的根源出发解决问题,最直接有效的措施就是改变老师、家长以及社会对待儿童教育观念的看法,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也有利于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助推幼儿教育的发展。 (三)加强教育部门、家长对幼儿园的监管
教育部门是国家规定对人才教育有监督管理责任和管理义务的法定部门,可以直接行使幼儿园的监管工作,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长期存在而得不到有效的管理的主要原因除了自身的问题复杂性之外,最主要的就是相关部门和家长对幼儿园等幼儿教育的监管不到位。教育部门按照相关规定必须定期对私人幼儿园的情况进行检查和上报,在保证幼儿园安全、高效运行的同时也要督促幼儿园搞好育人質量。对于家长来说幼儿园是孩子的又一教育场所,家长不仅仅是消费者更是委托者,家长有权对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情况进行监管,家长作为消费者来说,学校为了保证自己的声誉必定会竭尽所能满足家长的需求,因此家长的监管和要求是最符合幼儿园办学理念的。因此在提升监管力度的问题上需要教育部门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四)健全幼儿教育评价机制
要想有效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出现,就需要健全相关幼儿教育评价机制,缺乏科学、系统的评价机制,将会导致幼儿教育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和异化现象。这样就需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研究者、幼儿园等根据幼儿教育的现状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更好的了解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实现对幼儿教育的有效评价,明确哪些内容是引起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主要原因,并采取哪些方法可以有效的解决。因此,构建一套切合实际的有效评价指标体系,使教育部门、幼儿园、教师及家长可以借助该评价指标体系来了解和掌握幼儿教育是否正常运行。通常情况下,对于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选择哪些进行实施?怎么开展活动?怎么选择?等一系列问题都可以借助该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探究,从而有效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出现。同时,也需要构建幼儿教育办学规范体系和规范和标准,进一步明确幼儿教育性质、任务、的地位及要求等。例如各省根据本省的幼儿教育情况颁布了《一类幼儿园评估指标体系》,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一些规范和标准可操作性不强,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补充和完善,以更好的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发生。
总之,幼儿教育对于人的一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重视幼儿教育,关注幼儿教育,如今已经成为社会讨论的焦点问题,但是乡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仍然严重,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应该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才是最重要的,过早让他们体验学习的压力,不仅达不到预期的育人效果,反而会带来不好的结果。笔者通过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以及处理措施的分析和讨论,希望能对幼儿教育改革和创新带来一缕清新的空气,希望未来在新的幼儿教育环境下所有儿童都能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都真正成为国家未来的希望和栋梁!
(作者单位:贵州省瓮安县第二幼儿园)
参考文献
[1]金日勋.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1,(3):41-43.
[2]刘淑静.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4,(20):32-32.
[3]任文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0):57.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应对策略
一直以来,传统的教育观念和应试教育模式一直在家长心中根深蒂固,伴随着幼儿教育的竞争,一些家长不惜以牺牲孩子的童年快乐为代价,过早地让孩子进入紧张的学习状态。大量的调查数据显示很多幼儿因为不堪学习压力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和健康问题,本文的思路就是通过对乡村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对策,目的是希望通过对本文对该问题的讨论能够改善目前乡村幼儿教育现状,努力给幼儿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狀以及存在的问题
幼儿教育是漫长人生教育的早期阶段,也是未来教育成功的关键阶段,伴随着社会的激烈竞争,儿童教育的竞争也处于白热化的状态。实际上这是一种严重违背儿童成长心理和教育原理的畸形教育,它严重影响到到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下面是乡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乡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状及成因
目前乡镇幼儿园是农村幼儿教育的主要场所,社会的发展已使得幼儿园同行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加深,许多农村幼儿的家长由于缺乏专业的育儿知识,也没有具体的幼儿教育经验,认为能教给孩子文化知识或者社会印象好评高的幼儿园就是最适合孩子的幼儿园,这种笼统模糊的育儿观念在家长的思维里已经根深蒂固,而很多私人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这种儿童教育心理,为了营利而开设一些不符合幼儿教育课程标准的课程(即拔高了的幼儿教育小学化课程),就形成了因教育竞争而最大利益化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
乡村幼儿园已经成为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重要沃土,据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当下有百分之八十五的乡村幼儿园存在着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幼儿教育小学化发展的深层次原因还有家长们“望子成龙”心理,她们想从小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让自己的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而不少以营利为目的私人幼儿园也抓住了家长的这种心理,努力拔高自己的幼儿教育知名度而争抢幼儿教育生源。因为当下公办幼儿园已达到供不应求的现状,私人幼儿园要争得一席之地,就要不断增加学生费用,运用幼儿教育小学化能给孩子提升文化知识,满足农村目光短浅家长的心理要求,达到自己顺利营利的目的。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存在的问题
幼儿教育小学化本身就是一种不正常的教育现象,它的发展自然而然就会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这是乡村幼儿园自身以及孩子监护人的家长都没有意识到的问题,这对于幼儿教育行业的发展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首先是乡村私人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不高。教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幼儿学生的模仿能力特别强,老师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会成为儿童模仿的对象。因此如果老师自身约束能力不足,而且在授课过程中也不注意自己的言行,那么不仅会给孩子造成严重的行为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很难改变,因此幼儿园老师必须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升和完善。
其次就是应试教育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学生只要学习成绩好就代表学校或者老师教学成果好,这样的教育模式最终造成的后果就是学生成为学习的机器,没有创新的能力和思维,缺乏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人才根本不适应现在社会的需求,更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颠覆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争取适应新式教育的要求。
再次是相关部门对于幼儿教育的监管措施不严或落实不到位,最终导致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状况的发生。教育是发展和进步的根本,更是兴旺发达的关键所在。但课改实施没有得以严格、科学、合理的监管,比如对于乡村幼儿园教育课程开展以及授课方式或者是课程安排等是否符合国家要求和标准,是否以最佳方式按照学前教育的标准和要求授予他们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这是幼儿教育小学化目前发展现状中持续时间最长也是解决困难最大的一个问题。
让幼儿过早进入小学学习状态,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严重污染了幼儿教育的安全环境,严重损害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解决对策
通过对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探讨,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乡村幼儿教育小学化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给幼儿教育的顺利开展带来的巨大障碍必须得到根治,否则问题只会不断加深,造成更加严重的不良后果,下面是根据出现的问题提出的应对之策。
(一)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培养和管理
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自然是不言而喻的,鉴于目前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严重性,笔者认为最有效的解决措施就是加强对乡村幼儿教师的培养和管理,比如幼儿园可以在招聘幼儿教师时提升应聘教师的资格审核条件,避免招聘一些素质低下,教育水平不高的教师给后续的教学工作带来严重的麻烦;另一个有效的解决措施就是加强对现有幼儿教师的培训和再教育,争取以最快的速度培养高素质高的幼儿教师,进而提升乡村幼儿教育的整体水平,再次就是对现在就读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严格要求,争取在学校内培养高素质的幼儿教师,这样不仅幼儿教师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增加搞笑学生的就业率,而且还可以提高高等学府的知名度,吸引高素质的学生就读幼儿教育师范学校。
(二)改变老师、家长以及社会的幼儿教育观念
老师和家长的教育观念是影响幼儿教育的关健。观念直接决定了家长对待教育的行为,同时也决定着老师对儿童的管理和教育等,因此从观念上改变老师、家长的幼儿教育观念,进而改变整个社会对幼儿教育的态度是有效应对之策。大量事实证明家长对待幼儿教育有很多的盲区和误区,家长希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但是又无从下手,而且大多数儿童在刚入学时对幼儿园抵触的,他们从温馨的家庭环境来到一个陌生的学校环境,本身就有一个适应过程,这时如果老师和家长的观念不改变就很难从根源上解决和处理这个问题而最后受影响的还是孩子。因此从问题的根源出发解决问题,最直接有效的措施就是改变老师、家长以及社会对待儿童教育观念的看法,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也有利于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助推幼儿教育的发展。 (三)加强教育部门、家长对幼儿园的监管
教育部门是国家规定对人才教育有监督管理责任和管理义务的法定部门,可以直接行使幼儿园的监管工作,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长期存在而得不到有效的管理的主要原因除了自身的问题复杂性之外,最主要的就是相关部门和家长对幼儿园等幼儿教育的监管不到位。教育部门按照相关规定必须定期对私人幼儿园的情况进行检查和上报,在保证幼儿园安全、高效运行的同时也要督促幼儿园搞好育人質量。对于家长来说幼儿园是孩子的又一教育场所,家长不仅仅是消费者更是委托者,家长有权对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情况进行监管,家长作为消费者来说,学校为了保证自己的声誉必定会竭尽所能满足家长的需求,因此家长的监管和要求是最符合幼儿园办学理念的。因此在提升监管力度的问题上需要教育部门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四)健全幼儿教育评价机制
要想有效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出现,就需要健全相关幼儿教育评价机制,缺乏科学、系统的评价机制,将会导致幼儿教育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和异化现象。这样就需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研究者、幼儿园等根据幼儿教育的现状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更好的了解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实现对幼儿教育的有效评价,明确哪些内容是引起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主要原因,并采取哪些方法可以有效的解决。因此,构建一套切合实际的有效评价指标体系,使教育部门、幼儿园、教师及家长可以借助该评价指标体系来了解和掌握幼儿教育是否正常运行。通常情况下,对于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选择哪些进行实施?怎么开展活动?怎么选择?等一系列问题都可以借助该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探究,从而有效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出现。同时,也需要构建幼儿教育办学规范体系和规范和标准,进一步明确幼儿教育性质、任务、的地位及要求等。例如各省根据本省的幼儿教育情况颁布了《一类幼儿园评估指标体系》,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一些规范和标准可操作性不强,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补充和完善,以更好的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发生。
总之,幼儿教育对于人的一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重视幼儿教育,关注幼儿教育,如今已经成为社会讨论的焦点问题,但是乡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仍然严重,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应该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才是最重要的,过早让他们体验学习的压力,不仅达不到预期的育人效果,反而会带来不好的结果。笔者通过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以及处理措施的分析和讨论,希望能对幼儿教育改革和创新带来一缕清新的空气,希望未来在新的幼儿教育环境下所有儿童都能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都真正成为国家未来的希望和栋梁!
(作者单位:贵州省瓮安县第二幼儿园)
参考文献
[1]金日勋.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1,(3):41-43.
[2]刘淑静.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4,(20):32-32.
[3]任文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