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基本图形出发,顺水推舟解一类课题学习问题

来源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jiang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型学习类试题在近年各地中考试题中频频出现,此类试题常常先提供一个问题情境,让考生在解决问题情境的过程中掌握一个数学方法,然后对这个问题进行变式探究或者拓展应用.
  例 (2013·连云港)小明在一次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中,对一个数学问题作如下探究:
  【切入点】对于问题情境,可根据题目条件证明三角形全等,再根据图形面积间的关系证S四边形ABCD=S△ABF;对于问题迁移,通过图形变化,转化在问题情境中,利用问题情境中的结论,求出△MON的面积最小时,点P满足的条件;对于实际应用,通过作辅助线,将问题转化,构造出问题迁移中的基本图形来解答;对于拓展延伸,同样利用上面的结论来解答,并注意讨论.
  【解答过程】问题情境:
  证明:因为AD∥BC,所以∠ADE=∠FCE.
  又因为DE=CE,∠AED=∠FEC,所以△ADE≌△FCE,
  所以S△ADE=S△FCE,所以S四边形ABCD=S四边形ABCE
  +S△ADE=S四边形ABCE+S△FCE=S△ABF.
  问题迁移:
  当直线旋转到点P是线段MN的中点时,△MON的面积最小.
  不妨设PF  由“问题情境”的结论可知,当点P是线段MN的中点时,有S四边形MOFG=S△MON.
  因为S四边形MOFG  实际应用:如图6,作PP1⊥OB,MM1⊥OB,垂足分别为P1、M1.
  在Rt△OPP1中,PP1=OPsin30°=2,OP1=OPcos30°=2.
  由“问题迁移”的结论知,当PM=PN时,△MON的面积最小.
  此时MM1=2PP1=4,M1P1=P1N.
  在Rt△OMM1中,OM1=≈=,M1P1=OP1-OM1=2-,
  ON=OM1+M1P1+P1N=4-.
  所以S△MON=MM1·ON=8-≈10.28≈10.3(km2).
  拓展延伸:
  (1) 当过点P的直线l与四边形OABC的一组对边OC、AB分别交于点M、N时. 延长OC、AB交于点D,易知AD=6,S△OAD=18.
  由“问题迁移”的结论知,当PM=PN时,△MND的面积最小,所以此时四边形OANM的面积最大.
  由题意易得M1P1=P1A=2,从而OM1=MM1=2. 又因为PP1=2,
  所以MN∥OA.
  所以S四边形OANM=S△OMM1+S四边形MM1AN=×2×2+2×4=10.
  (2) 当过点P的直线l与四边形OABC的另一组对边CB、OA分别交于M、N时.
  延长CB交x轴于T点,由B、C的坐标可得直线BC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y=-x+9.
  则T点的坐标为(9,0).
  所以S△OCT=×9×=.
  由结论知:当PM=PN时,△MNT的面积最小,所以四边形OCMN的面积最大.
  MM1=2PP1=4.
  所以点M的横坐标为5,P1M1=NP1=1,TN=6.
  所以S△MNT=×6×4=12,S四边形OCMN=S△OCT-S△MNT=-12=<10.
  综上所述:截得四边形面积的最大值为10.
  【方法总结】本题第2个问题的解决需要用到第1个问题的结论,第3个问题的解决需要用到第2个问题的结论,第4个问题又要用到第3个问题的结论,此类问题在解决的时候,要注意小题与小题之间的联系,千万不要将每个小问题看作独立的个体.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海陵中学)
其他文献
<正>形势任务教育是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大港油田公司坚持开展"形势、目标、任务、责任"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干部员工认真学习集团公司、油田公司工作会议精神
数学,在一般人看来,总是与抽象、深奥等同,让人望而生畏. 其实,它也有可爱的一面,逻辑性强,严谨性高,学习数学,最享受的就是体味数学思维之魅力.  在我的学生时代,那时的教辅用书远没现在丰富,也不能百度搜索,每天最期待的就是数学老师进教室,在黑板一角贴张小纸片,那上面会有一道富有挑战性的题目. 很快,班级同学就会一批又一批地围着看,有的迅速抄下题目,有的当场发表想法,也有的开始讨论甚至争论,大家暗
作者简介:  陈婷婷,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系博士研究生,本科期间曾获得国家奖学金,被评为校“2008级优秀本科生”及“2012届优秀毕业生”。  大学是个美丽的地方,自然有美丽的故事发生。我的大学依山而建,风景自然是美不胜收。能够在这依山傍水的校园里读大学,真是人生一大幸事。曾经有人说过,在一个相对开阔的环境下成长,心胸自然而然就会开阔。  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作为学生,最重要
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此时此刻的山东大学体育馆里,激情正在点燃。每一次在新生开学典礼上,我总会有一个和同学们交流想法的演讲。今天,我想跟2013级的同学交流的是,怎样做一个自豪的山大人,怎样去规划和实现梦想。  从今天起,我们就是一个家庭的成员了。从今天起,你身上就有了一个新的符号——山大人。大学是什么?大学就是一个文化和灵魂的发酵池,你进到这座发酵池里后,大学里面的文化会在你的身上留下永远
几何知识的应用在现实的生产实践和生活中极其普遍,对几何知识的考查也从单纯的几何证明、计算向几何应用方面转变,且题型多种多样. 它利用直线型和圆中的一些基本性质,借助于图形变换(平移变换、旋转变换、轴对称变换、相似变换)进行距离的测量与计算、面积的确定、线路的确定、方案的设计等等,主要考查同学们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对所学几何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解题时一般先从实际的问题中抽
阅读理解题型通常由“材料”和“问题”两部分构成,向同学们提供一个自学材料,该材料可以定义一个新概念,可以探讨一种解题思路,也可以引导归纳一种规律. 这类题不少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一般难度不大,但构思独特,寓意深刻,是近几年中考考查的热点.  求解此类问题时,如果完全无视阅读材料直接做题,往往浪费大量时间,得不偿失;如果走马观花阅读而没有思考理解,则无法读懂问题本质,造成解题障碍. “阅读—分析—